2022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爱生****鼠 文档编号:276702184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学校:_ 姓名:_ 班级:_ 考号: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会晤(w)混淆(xio)苔藓(xin)舵师(du)B.攒射(cun)浸渍(z)伟绩(j)绵亘(gn)C.夯实(hng)苑囿(yu)癸丑(gu)讣告(f)D.禁锢(g)逡巡(qn)行伍(hng)窈窕(tio)答案:A2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句是()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比喻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对偶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比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A.闪闪的红星是一部优秀的儿童影片,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一直脍炙人口,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B.两岸实现“三通”以来,去台湾和大陆观光旅客滔滔不绝,呈现出“两岸一家亲”的交往热潮。C.今年上半年长江中下游出现60年罕见旱情,湖泊干枯、河流断流、农田开裂,灾区人民心急如焚。D.骇人听闻的药家鑫故意杀人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警示我们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道德和法律的教育。答案:B4选出下列加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伫立(ch)玷污(din)B.粗犷(gung)刹那(ch;)C.庸碌(yng)蓬蒿(go)D.干涸(h)眼睑(lin)答案:B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兄弟

3、俩一块出生,一块长大,一块上学,两小无猜。B.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鸡鸣狗盗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C.老人在危急时刻用鱼叉扎住了鲨鱼,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D.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答案:D6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就要到达泰山山顶了,可原本拥有雄心壮志的同学们都累得纷纷停了下来,没有了动力。张老师大声说道:“同学们,_,大家要一鼓作气啊!”一踏进学校大门,就能看见学校的校训_,它要求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的精神,具有自觉向上、永不松懈的态度。A.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句填“自强不息”B.句填“行百

4、里者半九十”句填“不屈不挠”C.句填“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句填“自强不息”D.句填“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句填“不屈不挠”答案:A二、填空题1绕树三匝,_?(曹操短歌行)答案:何枝可依2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答案:过蒙拔擢宠命优渥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而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答案: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4_,_。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答案: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5_,俯察品类之盛,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答案: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6玉露凋伤枫树林,_。江间波浪兼天涌,_

5、。(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答案:巫山巫峡气萧森塞上风云接地阴三、古诗文阅读1下边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所联系,对照阅读回答文后问题。(甲)高祖微.时,尝避事,时时与宾客过其丘.嫂食。嫂厌叔与客来,阳.为羹尽轑釜(以勺刮乔釜使出声),客以.故去。已而视其釜中有羹,由是怨嫂。乃立齐代王,而伯子独不侯。太上皇感觉.言,高祖曰:“非敢忘之也,为其母不长者。”封其子信为羹颉侯(剋减菜汤的侯)。高祖号为大度,不记人过者,然不置.轑釜之怨,独不畏太上皇缘此记分杯之语乎?(东坡志林)(乙)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6、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史记项羽本纪)1)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高祖微.时微贱B.时时与宾客过其丘.嫂食大、长C.阳.为羹尽轑釜假装D.虽.杀之无益虽然答案:D2)对比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然不置.轑釜之怨虽杀之无益.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只益.祸耳A.两个“置”相同,两个“益”也相同B.两个“置”相同,两个“益”分歧C.两个“置”分歧,两个“益”相同D.两个“置”分歧,两个“益”也分歧答案:B3)对比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

7、字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客以.故去太上皇以为.言太上皇以.为言且为.天下者不顾家A.两个“以”相同,两个“为”分歧B.两个“以”相同,两个“为”也相同C.两个“以”分歧,两个“为”相同D.两个“以”分歧,两个“为”也分歧答案:A4)对比(甲)、(乙)两文,联系鸿门宴,选出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A.(甲)文中“高祖”与(乙)文中“汉王”所指为同一个人。B.(甲)文中“太上皇”与(乙)文中“汉王”是父子关系。C.(甲)文中“太上皇”与(乙)文中“太公”是指同一人。D.(甲)文中的“而伯子独不侯”的“伯”便是指项伯,从(乙)文中看出项伯在暗中辅助刘邦。答案:D5)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独

8、不畏太上皇缘此记分杯之语乎答案:难道不怕太上皇因此记住分杯的话吗?6)(甲)文中所谓的“分杯之语”,在(乙)文中具体是指什么?摘出有关文字,并翻译为现代汉语。答案:(原文)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译文)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必然要蒸你的父亲,那么希望能分给我一杯肉汤。四、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现代的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构建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思维和意识结构。那么从汉字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呢?汉字是现在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是由图画抽象、规范、滋生而成的。古代的汉字表明,古人不习惯于抽象而习惯于具象,比如“牛”,各种字

9、形始终突出地显现着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又如食物,有“米”“稻”“禾”“黍”等等,但并没有一个总的类名,如庄稼、粮食之类。反过来看,汉字的这种象形性也对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使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始终不曾与事实世界的具体形象分离,思维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汉字的衍生和分类也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汉字的衍生是一个树形滋生的过程,以造字时代独立产生的象形“初文”(章太炎语)为根,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几种造字的方法,滋蘖出“字”。从每个“初文”中产生的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字,在后来被视为同属于某一个“部首”,它们所表示的现象或事物,在古

10、人看来就是事实世界的一个“类”。这种分类方式与近代西方有所不同,古代中国人特别注意一个现象、一个事物可以感知的表象,以此作为分类的依据。因此那些以类相从的字,无论以什么“初文”为义符,“初文”的象征性总是使这个字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使人们一看就可以体会它的大体意思。这种归类的思路,以事物可以感知的特征为依据,通过感觉与联想,甚至隐喻的方式进行系联。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那么以“木”为义符的字应该都表示树木,如梅、李、桃、桂等等,但实际上,“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它可以是树木的一部分,如“本”“末”,可以是与树木有关的某些性质与特征,如“柔”“枯”,甚至还可以是

11、与树木并不直接相关,却可以从树木引申的其他现象,如“杲”(日在木上,明也)、“杳”(日在木下,冥也).再如“彳”字,本来是象形的通衢大道,殷商时代的卜辞中,不少字就与它有关,而“役”字,在甲骨文中本不从“彳”,但当它在后世以“彳”为义符后,就使人觉得从役之人好像真的总是在路上奔波当汉字作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思想运算的符号被接受时,人自己创造的文字就反过来影响、制约和规范了人对世界的认识。汉字的象形性也影响了汉语的句式,独立呈意性使汉字在任何场合均无需严密的句法即可表现意义。这就使得古代中国人的思维世界似乎不那么注意逻辑、次序和规则,话语发出者和接受者凭着共同的文化习惯,就能够表述和理解很复杂的意义

12、。我们除了能从汉字本身大体了解古人“怎么想”,还可以从中了解他们“想什么”,此如能从汉字的字形中探寻某种思想和制度的起源,从汉字的分类中理解古人生活的重心和兴趣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古老的汉字置于思想史的视野之中,考察其中的思想史意义。(摘编自葛兆光作为思想史的汉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因此从汉字中,我们能读出古代中国人深层思维和意识结构中的一些东西。B.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由具体图画演变而成,它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方式衍生滋蘗,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符号体系。C.在古代汉字中,“牛”的各种字形都突显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这体现了古代中

13、国人习惯于具象而不习惯于抽象的思维特征。D.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许多表具体事物的文字,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如指食物时有“米”“黍”等字,却无表“庄稼”“粮食”这类抽象意义的字。答案:D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汉字的分类中包含着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分类的依据是现象与事物的表象,这种分类方式不同于近代西方的分类方式。B.象形的“初文”是汉字衍生的根基,作为义符,每个初文都能提示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汉字的大体意思,后来又被视为该类汉字的“部首”。C.由“木”引申出“梅”“李”,进而引申出“本”“末”,再引申出“杲”“杳”,体现了汉字归类通过感觉、联想、隐喻等方式进行系联

14、的特征。D.“役”字原不从“彳”,后来才以“彳”为义符,因为“彳”是通衢大道的象形,所以人们看到“役”字就会产生从役之人奔波于路的联想。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既留下了创造者思维方式的烙印,反过来又会影响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古代中国人旳思维始终与具体形象相联系,就与汉字的象形性大有关系。B.象形性使汉字能独立呈现意义,因而说话者在缀词成句表达某个意思肘,无需严密的句法,听话者就能借助共同的文化习惯顺畅理解话语的意思。C.古代中国人主要通过表象来感知世界,无需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这种感知世界的方式使汉字具备了强烈的象形性。D.古老的汉字能让我们感知古人的思维务式初知识观念,因此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应当被作为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答案:C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