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

上传人:柏** 文档编号:276701448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 产后抑郁是指产后6周内埋伏起病的不典型抑郁,属神经性抑郁症范畴,病程较产后抑郁长,严峻程度较产后精神病轻1。近年来,产后抑郁受到越来越多的眷注,据报道,我国产后抑郁发生率差异较大,为7.3%34.9%2。产后抑郁不仅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婴幼儿的正常发育,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成为各学科的讨论热点。本讨论实行流行病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妇女产后抑郁的发生现状,并分析影响产后抑郁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学因素,为高危人群的防治供应依据,为病因学讨论供应线索,为产褥期妇女心理调适进展提出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讨论对象选取2022年4月1日2

2、022年3月31日在我院住院分娩的600名产妇为讨论对象。纳入标准:分娩前后1周以内意识醒悟;自愿参与本次讨论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具有必定的阅读理解本领;产后42天内能到本院进行随访;排解标准:沟通困难,不能进行有效面谈;既往有精神病史;患有严峻躯体疾病;3个月内经受重大应激大事。本讨论获得调查单位临床讨论伦理机构的批准。其中583名(97.17%)同意参加本次讨论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最终回收有效问卷576份(96.00%)。 1.2讨论方法采纳病例对比讨论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状况调查表和孕产期状况调查表于产后42天内进行调查,收集整理产妇产后抑郁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 1.3讨论工具

3、参照文献自行设计一般状况调查表:包括人口学因素、婚姻家庭因素、自身健康因素和生活大事因素;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个方面,总分为66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采纳香港中文高校翻译修订版本,该讨论将评分13分者定为产后抑郁。 1.4统计学分析采纳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为提高质量,全部问卷双录入并进行规律检错。全部数据均采纳SPSS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2检验或Fisher准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8.18%,经统计学分析,年龄、居住地、产妇是否独生、是否规划内

4、怀孕、产前睡眠状况、孕期焦灼抑郁心情、产假时长以及产妇和丈夫对婴儿性别的满足程度在抑郁与非抑郁人群的分布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争论 产后抑郁是产褥期妇女的常见负性心情之一,其发生率范围为7.3%34.9%。本讨论结果显示: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8.18%,与已有讨论结果范围全都。产后抑郁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对多种不同种类影响因素的分析尤为必要。本讨论综合分析人口学因素、婚姻家庭因素、自身健康因素和生活大事因素共20个条目,讨论结果更可信。 本讨论显示:年龄与产后抑郁相关,年龄24岁和35岁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与林玉萍等讨论结果全都,这可能是由于年龄偏

5、小的孕妇缺乏孕期保健学问及分娩阅历,而年龄偏大者机体条件差,易并发各种合并症所致。居住在农村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倪保臻等也得出相像的结论,可能与农村产妇经济条件差、孕产学问的缺乏以及家人对婴儿性别的重视有关。相对于独生产妇而言,非独生产妇抑郁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家人对独生产妇照看更加谨慎有关。生活大事因素中,多个因素与产后抑郁的发生相关,包括产妇是否规划内怀孕、产前睡眠状况、孕期焦灼抑郁心情、产假时长以及产妇和丈夫对婴儿性别的满足程度。产假时长过短者抑郁发生率高的缘由可能跟工作压力大而无暇顾及孩子有关,与朱桐梅等结论全都。张兴琴的讨论结果证明,产前焦灼及抑郁等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发生有较强的危急性,与本讨论结果相同。此外,非规划内怀孕、常常失眠以及对婴儿性别不满足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更高,可能是由于产妇自身状态、心情不佳以及缺乏家人的理解及悉心照看。 综上所述,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广泛,生活大事相关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发生影响较大,但它是可转变因素,加强对此类因素的改善,有利于产后抑郁的预防。 :刘一迪 李晓宏 张洪涛 刘宇 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