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九单元九主题主题23 23 过渡时期的社会转型过渡时期的社会转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010203高 考 政 策 研 究主干知识梳理目 录 C O N T E N T S 重点问题突破04高考真题训练PPT下载 http:/ 考 政 策 研 究PPT下载 http:/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 2)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3 3)概述)概述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至年代至7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4 4)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5 5)知道我国)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验和教训20202020年版年版(1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 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3 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4 4)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高考政策研究必备知识:必备知识:新增了建国初期人民政权建设与巩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新增了建国初期人民政权建设与巩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关键能力:关键能力:突出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意义,理解其开创性突出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意义,理解其开创性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认识到人民蓬勃的建设热情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强化家国情怀认识到人民蓬勃的建设热情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强化家国情怀。
PPT下载 http:/ 干 知 识 梳 理时空坐标:主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一、新中国的成立与政权的巩固1、新中国的成立 (1)条件: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与毛主席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2)过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9月,国名、国旗、国歌、国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它规定国家性质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它的地位为:临时宪法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3)意义: 结束了; 中国由成为真正的; 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展开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2、巩固政权的斗争 (1)土地改革 时间:1950年1952年 方针:1950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实质: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意义: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村产生关系一次深刻的变革; 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巩固了人民政权; D.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巩固政权的斗争 (2)抗美援朝 时间:1950年1953年 保家卫国 各方评价: 抗美援朝雄辩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抗美援朝雄辩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的报告) 美国在朝鲜打了两场战争,赢了,却输给了红色中国纽约时报)美国在朝鲜打了两场战争,赢了,却输给了红色中国纽约时报) 抗美援朝战争无可争议地表明,抗美援朝战争无可争议地表明,“由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由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永远宣告结束了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永远宣告结束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文集)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团结战斗的伟大胜利,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胜是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团结战斗的伟大胜利,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胜利。
习近平)利习近平) 作用: 抗美援朝战争被称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为什么?粉碎了美国的侵略阴粉碎了美国的侵略阴谋;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了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洲和世界和平;使中国的国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威望空前提高;增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国内经济建建设和社会改革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定的和平环境境2、巩固政权的斗争 (3)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时间:1950年 背景:1949年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接管城市以后,面临着市场混乱、物价飞涨的严重局面 措施: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集中调运一批大米、棉花和布匹,由中央财经委员会直接掌握,在适当的时候集中抛售,给投机资本家以毁灭性的打击 作用:毛泽东高度评价了这场经济领域的斗争,认为它的意义不亚于拿下了一场新的淮海战役毛泽东高度评价了这场经济领域的斗争,认为它的意义不亚于拿下了一场新的淮海战役 结束了物价猛烈上涨、市场混乱的局面;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 体现制度优势 (4)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0 1950年年1212月至月至19511951年年1010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是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的三大运动之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的三大运动之一 稳定社会秩序; 巩固了政权3、政治制度建设(一根本,两基本)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规定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它是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评价: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代表人民的利益; 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即能广泛听取意见,又能提高决策效率; 监督其他国家权力机关 具有制度优势,适合中国国情3、政治制度建设(一根本,两基本)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 1949年,第一届政协召开 全国政协代行人大职权 1954年,第二届政协全国委员会修改章程 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多党合作的方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中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不是在野党和执政党的关系。
3、政治制度建设(一根本,两基本)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杂居、小聚居内蒙古自治区1947.5.13、政治制度建设(一根本,两基本)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依据: 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是我国一项基本 政治制度 作用: 实现了少数民; 保证了; 促进了二、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 1、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19491952年)(1)举措: 土地改革,19501952年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定物价 统一财经,实现收支平衡 合理调整私营工商业,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性质的国营经济 为了有计划地为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必须调节同各方面的为了有计划地为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必须调节同各方面的关系,团结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绝关系,团结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集中力量向国民党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攻,大多数,集中力量向国民党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攻,不要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不要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 19501950年年6 6月月6 6日毛泽东七届三中全会的讲话日毛泽东七届三中全会的讲话(2)意义: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实现恢复和发展;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恢复恢复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的时期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的时期这一时期从这一时期从1949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到19521952年底年底结束,其中心任务是结束,其中心任务是巩固新生的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人民政权,迅速,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围绕着这一中心任务,国家围绕着这一中心任务,国家没收没收了资本额占整个资本了资本额占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主义经济80%80%的全部的全部官僚资本官僚资本企业,并将其改造成为企业,并将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从而掌握了国,从而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实现了全国范围的民经济的命脉;实现了全国范围的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达到财政收支平衡,制止了,达到财政收支平衡,制止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稳定了物价;调整了工商业调整了工商业,进一步确立了,进一步确立了国营经济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并把私的领导地位,并把私营工商业初步纳入社会主义改造的轨道;完成了新解放区的营工商业初步纳入社会主义改造的轨道;完成了新解放区的土改土改,连同老解放区,全,连同老解放区,全国约有国约有3 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约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约7 7亿亩土地,并开始发展互助合作运动;肃清了国民亿亩土地,并开始发展互助合作运动;肃清了国民党党反动派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力量和土匪,和平解放了西藏,建立了各地的人民政府、镇压在大陆的残余力量和土匪,和平解放了西藏,建立了各地的人民政府、镇压了了反革命反革命,开展了,开展了“三反三反”、“五反五反”运动,胜利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发展了社会运动,胜利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发展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有系统地恢复了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贸易。
主义国营经济,有系统地恢复了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贸易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53年9月 (1)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3)评价: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出的论断是,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3、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一五”计划 (1)基本任务: 集中力量有限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