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儿童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

上传人:jie2****301 文档编号:274192919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儿童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儿童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儿童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儿童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儿童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儿童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思考胡金姣 通讯作者:胡金姣,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E-mail:(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广州 510631)摘 要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是一个完整而有意义的整体。一日活动不仅是满足幼儿生理需要的途径,它还是教育、引导幼儿的有效途径。它既是幼儿知识、技能学习的基础,又是形成幼儿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基础,并对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作为幼儿园教师,应提高对日常活动中教育契机的敏感性,不失时机地在日常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在不断重复的日常活动中获得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生活;教育价值一、 幼儿的生活是什么幼儿的一日生活本来是完整的,完整得应当像我们

2、成人一样,早餐、搭车、上班、下班、买菜、做饭、与家人共享天伦这些事情一样的重要,我们追求每一分钟的生活品质。但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似乎有些不同,被人为的分成了学习、游戏、生活三个部分,当然这种划分并没有什么问题,反而突显了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但在园所的实际教育操作中,学习与生活活动被人为的用具体到分钟的时间点割裂开来,并且在教育观念中学习活动成了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案、有实施和评价的需要“备课”的重要环节;而生活活动则成为了“常规”和“过渡环节”。(一) 什么是生活辞海(1979)对生活的定义是生存,活着。辞海(2002)提出生活的另一种定义是人类的各种活动。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虽然没有直接给生活

3、下定义,但却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角度出发,根据重要程度的高低,将人的生活依次划分为:1、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2、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3、目的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4、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5、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1 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土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第7页。而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则指出,生活是个体的和种族的全部经验2 斯宾塞著: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第3页,即包括了个体的和群体的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中,个体的经验是有限的,群体的经验却在不断地延续之中。这是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来界定的。而根据经验的不同范畴,杜威认

4、为,生活包括了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3 同上,第7页。在我国学者陶行知的论述中,生活是指人类所有的实践。他曾指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其范围之广实与教育等4 陶行知著: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全集卷一,第78页。”从范畴的角度而言,他认为生活包括职业、消闲、社交、天然界这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对于生活的不同描述,本文认为,生活指的是人通过内化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发展并实现价值的能动的过程。(二) 儿童生活的本质与特征儿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应当是在讨论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必然要涉及的一个问题,在这里笔者借鉴卢梭与杜威的观点分析儿童的生活,借以对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以反思

5、和启示。1. 儿童生活的本质首先,儿童生活既是文化活动,又是人化活动;其次,对儿童的生活而言,文化应该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简化的东西,既有以符号形式再现的文化,又有以实物形式反映的文化;第三,儿童的生活是一种具有自然属性的生活,本身没有直接的社会性目的;第四,儿童的生活是一种日常生活,是具有自在性特征的生活。儿童生活不同于制度化生活,如果用后者代替前者,那么儿童的生活将是没有童心、童趣的;第五,儿童生活是儿童的存在方式,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人存在生活之中,生活是人不可避免的。5 李亚娟,. 关于卢梭与杜威的生活教育观论儿童的生活与教育J. 教育探索,2005,(12).2. 儿童生活

6、的特征首先,儿童的生活具有生长性或发展性的目的;其次,儿童生活的方式在特征上具有游戏的性质;第三,儿童生活的内容涉及整个生活世界且具有整体性。1 李亚娟,. 关于卢梭与杜威的生活教育观论儿童的生活与教育J. 教育探索,2005,(12).(三) 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活动,主要可分为三部分:日常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日常活动主要指晨间入园、进餐、饮水、睡眠、入厕、盟洗、离园等时间比较固定,又容易为幼儿熟悉和掌握的活动。本研究将幼儿一日生活中重要的环节划分为五类:1. 幼儿来园、离园环节、室内与室外活动过渡环节2. 幼儿饮水、服药环节3. 幼儿盥洗、入厕环节4. 幼儿

7、进餐环节5. 幼儿散步、午睡环节幼儿每天的这些例行活动,在幼儿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日常活动不仅是满足幼儿生理需要的途径,它还是教育、引导幼儿的有效途径。因为它们是幼儿每天都要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活动,能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最基本的生活经验;日常活动与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直接相连,它既是幼儿知识、技能学习的基础,又是形成幼儿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基础,并对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作为幼儿园教师,应提高对日常活动中教育契机的敏感性,不失时机地在日常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在不断重复的日常活动中获得发展。目前日常生活活动偏重于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其中的教育价值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保证幼

8、儿的健康,又能促进幼儿自我服务能力、与同伴交往能力等的发展。二、 重视儿童一日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乔治福门博士在儿童经历的寻常时刻中论述了儿童生活中的典型时刻和寻常时刻,认为:儿童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在被命名为“学习”的活动中度过的,而由一个个细微的生活片段联结而成;恰恰是这些片段,蕴涵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潜在契机;最佳的时刻是简单细小的寻常时刻,而不是那些庞大复杂的时刻。乔治福门博士所说的典型时刻即是被命名为学习的活动,但在实际生活中,幼儿一日高结构的学习活动仅有短短的一个小时左右,幼儿大部分时间都在各个生活活动上循环,一日三次餐点、六次饮水、无数次盥洗入厕细细算来,这些细微的生活活动构成了一个庞大的

9、寻常时刻。但这个寻常时刻是潜在和隐蔽的,它的教育价值更是潜在和隐蔽的。幼儿这些循环着的,日日反复做着的活动其教育意义绝并不仅仅停留在其本身所反映的内容,还在于对现象背后意义的探寻及挖掘。这些活动是儿童更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幼儿终身成长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教师的关注,寻常时刻也就只会从儿童的生活中平淡地流过,而不会在儿童的学习历程里留下痕迹。”纲要也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可见生活不只是简单与学习相分离的,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也不是那么简单。但目前

10、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幼儿的生活就是处于被忽略的寻常时刻,不仅没有引起教师们的足够重视,对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没有明确的目标;生活活动与教育活动脱节,没有同时更没有将幼儿普通的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扩展到社会生活中,没有与幼儿的终身发展相衔接;另外在生活环节的实施中更多是一种班级管理,而远离了教育的价值,在环境创设与规则要求等方面缺少人文精神的关怀。所以我们提出“重视幼儿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的理念,就是希望能把幼儿一日生活中最隐藏的、潜在的寻常时刻提升到教师理论认识的层面上来,明确地将幼儿一日生活是具有教育价值的认知传递到教师的课程理念中;强调其教育性与教育价值;并期望生活活动体现出课程的人文关怀。三、

11、两个重要观念的转变(一) 教师课程观念的改变在现代的课程理念中,我们强调一日生活皆课程,即幼儿的一日生活本来就是课程的一部分。但抛开理论层面,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中却并非如此,课程指的还是传统意义是园所中高结构的学习活动,或者基于园所开发的特色教育活动。因此我们基于园所的现状,提出一日生活环节课程化的想法,就是希望能把幼儿一日生活中最隐藏的、潜在的寻常时刻提升到课程的层面上来,明确地将幼儿一日生活是课程的认知传递到教师的课程理念中;并赋予一日生活课程性的模式;强调其教育性与教育价值;并期望生活活动体现出课程的人文关怀。所以在幼儿一日生活的观念上,我们首先要突破的就是教师课程观念这个壁垒,即要从观念

12、上为教师树立“幼儿入园不是简单的家长送的过程,而是具有丰富教育价值的幼儿学习的过程”,树立这样的教育观念,教师才能去做有准备、有教育价值的活动,就要去思考幼儿入园环节针对不同年龄班的孩子应当确立什么样的目标;在接送时、晨炼时、晨间谈话时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活动内容和主题;在具体的实施中应当如何安排活动内容、应当如何进行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的创设、怎么调整家园沟通方式与途径、如何指导家长配合园所教育将教育成果扩展到幼儿的家庭生活与社区生活中去;如何更好地对幼儿进行评价等等。因此教育观念的更新与学习是最重要的一步。(二) 幼儿在园生活观念的改变幼儿的生活是完整的,更是连续的,园所的生活不能只关注幼儿围墙

13、的生活。幼儿的生活同时更是一个连续体有发展性,因此幼儿的生活也不能只关注幼儿3-6岁这个阶段的各种习惯的养成,要关注生命全程的发展。基于这个理念,我们就要展现完整的生活给孩子,即完整的真实的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而不只是借助生活的形式。在生活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上就要注意,目标不只要体现园所管理的要求,更要体现人类社会生活的目标,内容可以进行相应的拓展、在实施中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教育环境,能够将教育的成果扩展到家庭与社区中去。在这里关于幼儿在园生活的观念就要突破园所的“围墙”,关注幼儿在围墙内外的整体社会生活。参考文献:1常丽丽,郭芬云,. 建构回归儿童生活的学前课程J. 学前教育研究,2007,(Z1). 2虞芬. 回归幼儿生活的课程实践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2005,(3). 3朱细文. 积极对待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J. 学前教育研究,2004,(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