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院前急救机构新冠肺炎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274190297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院前急救机构新冠肺炎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省院前急救机构新冠肺炎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省院前急救机构新冠肺炎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省院前急救机构新冠肺炎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省院前急救机构新冠肺炎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院前急救机构新冠肺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院前急救机构新冠肺炎(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院前急救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引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做好全省院前急救机构(包括急救中心、急救调度指挥中心、急救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和规范院前急救工作,制定本指引。一、目标要求规范指导院前急救机构严格落实转运流程与医院感染防控制度,确保精准防控,科学防护,规范处置,安全转运,保障院前急救患者及工作人员生命健康安全。二、工作原则(一)建立“两个屏障”。包括物理屏障和行为屏障,物理屏障以实现空间分隔为基本手段,行为屏障以规范院前医疗急救活动和实施标准预防为重点。(二)实现“双向防护”。包括院前急救机构工作人员防护和接诊患者、家属防护

2、,工作人员按要求做好职业暴露风险防护,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个人防护。(三)落实“两个到位”。包括调度首问与急救首诊流调筛查“到位”,充分发挥院前急救“哨点”预警监测作用。(四)确保“三个安全”。包括人员安全、急救安全、患者安全,认真落实以标准预防、强化防控为关键的人员安全,以规范流程、提升技能为关键的急救安全,针对冬春季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和老年慢性病叠加风险,坚持“多病同防”,保护患者安全。三、工作要求(一)建立防控管理机制。成立疫情防控管理委员会,明确疫情防控管理部门,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按照明确分工、专兼结合、指导检查、落实责任的要求,加强对新冠肺炎的预防和控制。(二)落实防控工作制度。制

3、定覆盖院前急救全过程的疫情防控管理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做好防控风险评估,细化防控措施和工作流程,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三)常态化全员培训、演练。根据最新诊疗、防护、感染与预防控制的指南、规范文件要求,结合院前急救机构感染与预防控制的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分人员、分岗位、分层次开展院感防控培训、演练,提高全员防控意识和处置能力。(四)加强防控预警监测。充分发挥院前急救机构发热“哨点”预警监测作用,调度指挥、急救人员落实“首问”、“首诊”流调筛查要求,遵循就近转运原则,做好院前发热患者的交接、信息登记与上报。(五)保障防控物资储备。各院前急救机构应储备种类齐全、质量合格的防控物资,储备量应

4、至少满足急救满负荷运转30天需要。(六)提升应急防控能力。各院前急救机构要因地制宜建设标准化洗消区,配备洗消设施,完善硬件配置,三区明确,环境布局符合隔离要求。完善转运工作运转机制,建立转运、消毒梯队负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转运洗消工作。(七)关注工作人员健康。各院前急救机构应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班次安排,保证其休息,适时心理疏导,避免长期疲劳作战。转运、消毒等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接种新冠和流感疫苗。四、防控指南(一)工作人员防护。1.加强健康状况监测。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外来人员、急救志愿服务者和物业、安保、食堂等外包服务人员体温及健康情况的摸排管理与监测,发现发热或疑

5、似症状人员,及时进行隔离、排查、检测及治疗,降低传播风险。2.院前防护分级。工作期间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执行标准预防,根据接诊患者进行风险评估,调整所采取的个人防护级别。防护用品穿戴规范,适时更换,做好手卫生。(1)标准防护(一般防护)。适用于日常转运普通患者的急救人员。工作时穿工作服、工作鞋,戴医用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2)一级防护(基本防护)。适用于转运以发热和呼吸道相关症状为主诉的患者的急救人员。工作时穿工作服、工作鞋、隔离衣、戴医用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级以上),必要时戴乳胶手套/丁晴手套等,严格执行手卫生。每日工作结束时建议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

6、呼吸道与粘膜的防护。(3)二级防护(加强防护)。适用于转运新冠肺炎疑似、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医学隔离点密接人员等的急救人员。工作时穿工作服、戴医用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级以上)、双层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医用防护服、胶靴、靴套。消毒人员佩戴的外层手套建议佩戴长筒橡胶手套,防护服外加穿一次性防渗隔离衣或防水围裙。转运任务结束后严格按区域进行个人卫生处置,注意口、鼻腔黏膜和眼结膜的卫生与保护。(4)三级防护(严密防护)。当急救人员为新冠肺炎疑似、确诊等病例实施吸痰、气管插管等容易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可采取三级防护,即在二级防护基础上加戴正压头套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在防护服外加穿防渗性隔

7、离衣。3.其他岗位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社交卫生礼仪,勤洗手,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或参与人群聚集性活动。疫情期间原则上不召开集中会议,建议采取线上会议形式,如必须集中开会,应控制参会人数,参会人员全程佩戴口罩,隔位就坐,会场开门窗通风,控制会议时长,会后注意环境清洁消毒。4.手卫生要求。(1)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要求,掌握洗手或卫生手消毒的指征:戴手套和穿个人防护装备前;对患者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之后;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或污染环境表面之后;摘脱个人防护装备时。(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可

8、选用含醇速干手消毒剂或醇类复配速干手消毒剂,或直接用75%乙醇进行擦拭消毒;醇类过敏者,宜选择季铵盐类等有效的非醇类手消毒剂;特殊条件下,也可使用3%过氧化氢消毒剂、0.5%碘伏或0.05%含氯消毒剂等擦拭双手,并按消毒剂说明书描述的消毒作用时间进行消毒。(3)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六步法洗手,然后可按上述方法进行手消毒。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或可能接触艰难梭菌、肠道病毒等对速干手消毒剂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时应洗手。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或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应先洗

9、手,再进行卫生手消毒。每次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时,双手至少揉搓15s,每一个步骤至少重复5-10次。(二)救护车的清洁与消毒1.消毒隔离基本要求(1)转运新冠肺炎疑似、确诊等病例时车辆、急救设备、担架应专车专用,建议使用负压救护车或负压隔离舱隔离转运。救护车的驾驶室与医疗舱应密封隔离。救护车医疗舱为污染区,驾驶室为潜在污染区,转运途中尽可能减少对驾驶舱的污染,避免交叉污染。医疗舱与驾驶室的清洁消毒应分区管理。(2)转运患者时,应加强转运中及转运后车辆的开窗通风。负压救护车转运时应保持密闭状态,开启医疗舱高效过滤装置紫外线灯,空调系统调至内循环,舱内相对压强应维持在-30Pa至-10Pa,保证负压运

10、转良好。负压隔离仓运转2min内应建立不小于15pa的负压。转运途中,如非必要,不得打开负压隔离舱。不具备负压系统的救护车参与转运时,车辆行驶时同时开启驾驶室和医疗舱的侧窗玻璃,可在车身外侧周围形成负压区,加速驾驶室与医疗舱的空气排出。工作人员工作时尽量处于上风位置。无独立冷暖空调系统的救护车,驾驶室和医疗舱的空调系统通风管道应严格密封隔离,禁止开启空调系统。(3)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排除诊断者、治愈复阳患者可一车多例转运,疑似病例、密接者、发热患者、符合出院标准病例需一车一例转运。(4)转运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等病例后,救护车及车内设备、污染急救诊疗用品必须清洁消毒后再用于其他患者

11、。转运车辆返站后停放在污染停车位进行终末消毒,清洁消毒完毕方能驶入清洁停车位。(5)疫情期间,严格落实救护车随时消毒与转运后消毒,在不影响出诊的情况下一转运一消毒。救护车门把手、车内扶手等接触频次高、易污染的物表应增加消毒频次。救护车消毒顺序参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的规定,按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当发生血液、呕吐物、痰液等污物喷溅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6)对于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用屏蔽保护措施,用于屏蔽保护的覆盖物(例如塑料薄膜、铝箔等)实行一用一更换;对于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

12、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合适的清洁与消毒产品。(7)防护用品穿戴在清洁区进行,个人卫生处置时应在指定区域进行,遵循由污到洁的顺序按区域依次摘脱防护用品,摘脱防护用品动作应轻柔,污染面和清洁面分辨明确,注意手卫生,口罩最后摘除。(8)所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2.救护车消毒方法救护车因含较多金属配件,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合理使用。(1)通风:在患者病情耐受的情况下,非负压救护车应加强转运中及转运后的开窗通风和/或机械通风。(2)紫外线照射:用移动式或车载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按不少

13、于1.5W/m3安装),因紫外线照射消毒易受温湿度、环境清洁程度影响,可适当延长照射消毒时间1小时以上。(3)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消毒:转运发热或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等病例后,需对转运车辆车内环境及物表进行空间-物表联合消毒。采用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器,使用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先表面后空间,循序进行。在空气及表面消毒时要求在密闭空间里形成浓雾并注意药物用量,喷至均匀湿润为度。具体用药量及密闭作用时间参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密闭消毒后注意通风与清洁。(4)汽(气)化/干雾过氧化氢消毒:转运发热或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等病例后采取的强化终末消毒措施。使用5%-

14、8%过氧化氢喷雾消毒,用药量5-8ml/m3,密闭作用1小时-1.5小时,充分通风后清水擦拭。(5)车内地面、物表消毒:转运普通患者(非发热、传染病患者)后,使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救护车内环境及物表。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转运发热、有流行病学史、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等病例后,使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救护车内环境及物表,作用至少30分钟后去氯清洁。驾驶室与医疗舱消毒清洁用具应严格区分使用。擦拭消毒主要用于车内门窗、门把手、扶手、担架等形态不规则、多面体及表面光滑物表的消毒。地面应采用消

15、毒液进行湿式拖擦。擦拭消毒需至少进行2遍,小面积的物表可选用75%乙醇消毒液擦拭,作用3分钟以上。喷洒消毒是使用小型喷壶喷洒消毒剂,用于消毒医疗舱内壁、门窗、地面及物体表面,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依次进行,喷药量以喷至表面湿润,消毒液均匀覆盖于物表、地面为宜。喷洒的同时用消毒液擦拭和拖地,使消毒液均匀覆盖于需消毒的物表、地面。(6)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等病例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的消毒:少量的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小心移除。处理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

16、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0分钟以上(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小心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用有效氯2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物、药比例1:2浸泡消毒2小时。清除污染物后,应对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有效氯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去氯清洗。(7)车载设备、急救用品的消毒:氧气湿化装置、呼吸机管道、负压吸引管道等用品建议采用一次性医用耗材。出诊箱、车载担架等采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耳温计、听诊器、除颤监护仪、心电图机等可用75%乙醇或同等效果的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应擦拭2遍。不能采取以上消毒方式的用品(手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