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家住平原》教学教案设计

上传人:zhuq****5476 文档编号:274041959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文《家住平原》教学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课文《家住平原》教学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课文《家住平原》教学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课文《家住平原》教学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课文《家住平原》教学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文《家住平原》教学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家住平原》教学教案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课文家住平原教学教案设计家住平原教案设计1一、课程标准2-5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2-6运用各种资料,描述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二、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内在联系,掌握梳理知识的复习方法。2、通过对比湄南河平原和美国大平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掌握区域间对比的复习方法。3、运用所学的复习方法,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

2、问题。4、通过例题的讲解,掌握做题的基本方法。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分析湄南河平原和美国大平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内在联系,掌握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2难点:运用所学的复习方法,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四、教学过程同学们有没有玩过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呢?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来玩一玩这个有趣的游戏。一、大家来找茬时间:5分钟形式:4人小组合作找茬要求:从给出材料中找出表述有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看谁找的最快、最多、做全面!湄南河平原湄南河平原,位于东南亚山东半岛的泰国境内,濒临波斯湾,经纬度位置大概

3、在南纬14度17度,西经99度103度之间。湄南河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均为旱地。湄南河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玉米和大豆。因为这里的人口较为稠密,同时人力资源充足,所以湄南河平原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多采用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由于当地潮湿的自然环境,房屋的建设均为平房和低矮的楼房。当地人民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人们团结互助,邻里关系融洽。师:同学们。你们都找到了哪些茬呀?生(预设):山东半岛-中南半岛;南纬-北纬;西经-东经;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旱地-水田;小麦、玉米和大豆-水稻;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人工耕种;平房和低矮的楼房-高脚屋。师:看来同学们对之

4、前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不错。从以上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复习回顾一个地区的相关知识需要从哪些要素入手呢?生(预设):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等。师:一个地区的要素有很多,所以需要我们同学进行合理的归纳,这就是我们复习的第一种方法:要素归纳法。在归纳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环节目的:此环节通过学生自主找茬的方式进行回顾性复习,引出复习的第一种方法-要素归纳法。刚刚的游戏同学们玩的过瘾吗?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称叫做“对对碰”。什么碰什么呢?湄南河平原碰美国大平原,看看他们之间会不会碰出火花来呢?对对碰 湄南河平原 美国大平原 地理位置

5、 气候 耕地类型 农作物 耕作方式 民居特点 邻里关系 精神生活 农作物用途 师: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完成这个表格。 师:结合这个表格中的内容,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试分析两个地区农作物存在差异的原因。生一(预设):这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湄南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网密布,使得当地的条件非常适宜种植水稻。而美国大平原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全年降水少,较为干旱,耕地的类型属于旱地,适宜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生长。师问:2、试分析两个地区民居存在差异的原因。生二(预设):湄南河平原气候潮湿,水网密布,所以他们居住的房屋是高脚屋;美国大平原气候较为干旱

6、,并且人口较为分散,因此居住的房屋是低矮的房屋。师引导:两个地区都存在差异,一些是生活上的差异,一些是生产中的差异,大事这些差异的形成都离不开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这个要素。因此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都影响着当地的社会生活以及风土人情。师问:那么,尽管两个地区存在差异,但当地人民都积极的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这充分体现了一个怎样的科学道理?生三(预设):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师总结:这也就是我们在复习时要运用到的第二种方法:对比法。在对比的同时要注意对比的内容以及他们产生差异的原因和这当中所蕴含的道理。本环节目的:通过两大平原的对比,

7、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地关系中所蕴含的道理。二、请同学们用所学的复习方法,自主复习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的相关知识,时间8分钟。师:接下来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于两种复习方法的运用。生一(预设):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经纬度位置大概在北纬30度,东经120度的位置。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均为水田。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因为这里的人口较为稠密,同时人力资源充足,所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大多为人工耕种。由于降水较丰富,民居多为斜顶房屋。当地人们团结互助,邻里关系融洽。生二(预设):华北

8、平原,位于黄河的下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坦,耕地类型为旱地。主要的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和大豆。这里的农业生产方式多为机械化耕种。华北平原冬季寒冷,因此民居中有取暖设备。生三(预设):民居各具特色,都和当地的气候有关。两地的农作物不同,和当地的降水,土壤,以及耕地的类型有关。因此,自然环境会对当地的人文环境产生影响。生四(预设):同样体现了人们因地制宜,创造不同的区域生活,体现了人地和谐的道理。此环节目的:让学生运用复习方法,学会自主复习。看来同学们对这两种方法掌握的很不错,接下来我们进行实战演练。三、请同学们完成复习测试题,并在讲解的过程中讲授答题的技巧。此环节目的:通过例题的讲解,掌握做

9、题的基本方法。1完成复习成果检测中未完成的习题;2通过所学的复习方法和做题方法,复习掌握所学的其他区域的相关知识。板书设计家住平原教案设计2一、教学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第二课时主要介绍了高度机械化成为美国中部平原上的农业特色,以及在这一特色下的人们生活情况。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分析与结比,明确人的生活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不同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促使学生支探索居住在平原条件下其他人们的生活特色,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2、课程标准了解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商品性农业特点和经营上的生要特色-高度机械化,熟悉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图景,明确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通过对具体区域的分析,掌握案例分析,掌握

10、案例分析法;明白地理事物受多种因素影响,学会综合分析问题方法。通过对国外先进农业科技的学习,认识到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又要明确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可使农业得农业所受到可持续发展的观点。3、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商品性农业特点和经营上的重要特色-高度机械化。教学难点:对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商品性农业所受到的多种因素影响的具体综合分析。4、教学方法本节课的设计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得出结论。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先惧有关资料,呈现疑难情景,通过分析典型实例,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同时为顺利完成探究任务

11、,教师先做好范例,然后让学生根据资料,提出问题,相互探讨,共同解决,从而引导学生带着自身的感受、体验、认识,参与教学过程。这样既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又使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得到了培养与发展;学生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培养了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也穿插了一些讨论法、讲述法以及设问启发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提高认识和能力。5、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选取一个有关美国中部大平原上农庄的有关文字介绍、图片资料和影像资料,并把它们分类成四大块:“我的家”“我家的农场”“农场的周边景观”“日常生活与活动”。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美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情况。二、教学流程整体构架教学活动程序

12、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大家先来谈一谈:你脑海中浮现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将学生带入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激发学习举。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新知1、显示以下几大块内容:“我的家”“我家的农场”“农场的周边景观”“日常生活与活动”。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2、播放“我的家”的有关资料,教师开始针对内容提出各种相关问题。巧妙地做好范例工作,使学生发挥技能。3、播放“我家的农场”,并要求在看完后分组展开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获得新知。4、播放“日常生活与活动”,以学生欣赏为主。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张一弛。5、请大家把看到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感受,相互交流一下。然后,请一位同学把这幅美国乡村

13、生活风景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思考、讨论交流后,结合实际,畅所欲言,从众多的内容中达到一种共识。6、展望未来,要大力进行科技兴农,培养为振兴我国农业而努力的意识。从思想情感上来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学习,渗透德育教育。学法指导通过让学生分析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给社会生活带来的深刻的影响,充分说明了人们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从而进行人地辩证观点的教育,教会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的方法。三、 学与教的过程叙述:前面我们贪图了湄南河平原上美好的风土人情,反映给我们的是一幅传统农业生产的美好生活场景。今天我们交到美国中部大平原去领略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的生活图景。板书:用机器种庄稼

14、叙述:乔治热情地邀请我到他那儿去做客,他住在美国中部的大平原上,他通过互联网给我们传来了一些资料。展示:“我的家”、“我家的农场”、“农场的周边景观”、“日常生活与活动”四个框题。乔治告诉我,看了这四大块内容,就基本了解了他那里的情况。下面我先给大家看一块内容,然后问几个问题,让同学来回答。总结:实际上,乔治家农庄的特色也就反映了美国中部平原的农业特色。大家可以去阅读一“阅读卡”。市场的变化是影响农业最突出的因素,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也使市场对农业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美国中部平原的农业是一种商品性农业,其形成就是由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播放:“日常生活与活动”,包含乔治一家吃饭、旅游、节假日到教学做礼拜、到超市购物、探亲访友、上学过程、家门口做游戏等内容。叙述:乔治给我们的资料全部看完了。通过这些资料,我觉得他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美国乡村风景画。我想请大家把看到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感受,相互交流一下。然后,请一位同学报这幅美国乡村生活风景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问: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今天通过学习美国中部平原 的农业生产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