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

上传人:1980****057 文档编号:273669863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 柴胡类方 主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主脉:弦细。 病位:半表半里。 病机:1、上焦火郁 2、中焦胃虚关键病理基础:胃气虚 3、下焦饮逆 4、正邪交争于半表里 病性:寒热错杂,以热为主;虚实夹杂,以实为主。 治法:解表清热,补胃化饮,疏利三焦。 主方:小柴胡汤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 人参三两 炙甘草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1两=6g 1升=48g 一枚=2g 煎服法:六碗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烧开小火煮,熬成三碗,去滓再煎至一碗半,每次服半碗,每日三次。 大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旋覆代赭 汤、半夏、甘草、生姜泻心汤

2、 柴胡法 邪在半表里往来寒热柴胡 上焦火郁口苦、咽干、心烦柴胡 黄芩 中焦胃虚津亏咽干、默默不欲饮食人参 甘草 生姜 大枣 下焦饮逆目眩、胸胁苦满、喜呕半夏 生姜 黄芩汤 外感热病理法: 寒热病势分阴阳 虚实表里分大小 小阴旦汤:黄芩汤+生姜二两 大阴旦汤:小柴胡汤+芍药四两 小阳旦汤:桂枝汤 大阳旦汤:黄芪建中汤+人参三两 正阳旦汤:桂枝汤+饴糖一升 阳旦法则:外感温热: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阴旦法则:外感风寒: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方机:阳明里热,伤津耗血 主方: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用量理法:一两清无形之热邪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甘草泻心

3、汤 二两入血分,凉血开闭,清已着血之热邪当归散,奔豚汤 三两清已郁结之热邪小柴胡汤 清已伤津之热邪黄芩汤 结饮之热邪(入水分)生姜泻心汤 动血之热邪(入血分)黄土汤 小阴旦汤 大阴旦汤 小阳旦汤 小阳旦汤 实 虚 寒 热 清热解毒:+黄连清热泻火大黄黄连泻心汤 +芍药清热补津黄芩汤及类方 +柴胡清热开结小柴胡汤类方 +甘草、黄连泻火解毒生甘草泻心汤 宣泄水热:+干姜、生姜化水饮与热邪之交结生姜泻心汤 凉血开闭:+当归、芍药活血养血,清血分之热邪当归散 +生地、阿胶凉血止血黄土汤 +芍药、大黄活血祛瘀大黄蟅虫丸 主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身热,汗出,头目痛,干呕,下利。 火热偏盛黄芩汤水饮偏盛黄芩加半

4、夏生姜汤(黄芩+生姜一两半半夏半升) 功效:清热,补津,养血 桂枝汤类方 1、桂枝汤:桂枝辛甘温辛温发散;甘温补中益气,健胃气扶正祛邪 芍药苦酸寒苦泄,通利二便;酸补津液;酸寒收敛固涩,保护津液去腹痛,除血痹 气血津液亏虚,不荣则痛 水饮阻滞气机,不通则痛姜枣草健胃,补津血,制化水气,祛除邪风 *桂枝甘草汤治疗表寒的基本配伍+麻黄、杏仁麻黄汤苦泄 +芍药、生姜、大枣桂枝汤酸甘补益 2、桂枝去芍药汤误下后伤阳胸闷 3、桂枝加芍药汤误下后伤阴腹满时痛(太阴中风证)更甚大实痛津血虚,肠道失其濡润阳明燥结桂枝加大黄汤 4、小建中汤偏于腹壁上的拘急疼痛,并能够解表(理中汤偏于腹重疼痛) 治虚劳病津血虚+

5、虚热甘温建中补津液 在虚寒基础上发生的虚热 虚寒津血不能化生虚热:鼻衄,梦失精,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伴舌质淡胖,腹痛喜温喜按,口干欲饮热 5、黄芪建中汤 6、当归建中汤: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重刺痛不止。以虚为主的产后中风。*若以瘀为主生化汤 7、桂枝加桂汤:奔豚 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汤证+阳明层面的气机壅滞胸闷、咳喘 9、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证+项背强急 10、栝楼桂枝汤:太阳痉病柔痉 津液不能濡养栝楼养津液邪风阻滞血络葛根舒筋解表 11、桂枝加附子汤:津液不能温煦 1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儿夜啼、盗汗,青少年失精 13、桂枝加黄芪汤:桂枝汤+五两黄芪甘温补益 加强桂枝汤的补益作用,又

6、能祛风散水,治疗虚人太阴中风 黄汗、黄疸表虚证热更重芪芍桂酒汤加强治疗阳明层面的湿热14、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骨弱肌肤盛+疲劳汗出血痹 脉象:阳微阴涩 *黄汗病:桂枝加黄芪汤:腰以上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两胫自冷上热下寒 病机属太阴中风里虚寒产生水饮郁阻气机气郁化火感受风邪湿热熏蒸 芪芍桂酒汤 15、当归四逆汤: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表寒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太阴里虚寒(久寒产生的水饮)温里祛寒化饮表寒+里寒 16、桂枝新加汤:产后中风 17、桂枝二越婢一汤:补益耗散的津血,发越凝滞的津血慢性咳喘,慢性皮肤病 18、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里虚寒产生的水

7、饮附子、细辛温化水饮,畅行气机;去阴柔的芍药 19、桂枝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4 3 3 1 用药规律:少量如里,大量出表 桂枝附子汤大量温煦表上的卫阳,去除表上的寒湿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少量温里阳 若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白术附子汤湿痹 20、桂枝芍药知母汤:历节感受风湿,化热伤阴之痹症 21、近效术附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甘草一两暖肌补中,益精气 栀子豉类方 1、辛寒清解表里俱热:石膏,葛根 2、苦寒直折里热壅盛:黄连,黄芩,大黄,栀子 3、咸寒润下里燥成实:芒硝 4、酸苦涌泄湿热熏蒸:豆豉(苦酒) 30ml陈醋+15ml黄酒 阳明中风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表邪未解 下之 胃中空虚太阴不足

8、里热上逆 水湿内生舌上胎者客气动膈心中懊憹 舌上胎,湿热 心中懊憹 心中结痛 热郁饮滞 胃中空虚,客气动膈 栀子豉汤:栀子十二枚12g 苦寒,清热泻火,除烦消疮 淡豆豉四合18g 苦,酸,寒:疏表透邪:伤寒,头痛,烦热 涌泄郁热:烦躁,满闷 化湿除中:瘴气,恶毒 建运补虚:虚劳 枳实栀子豉汤:枳实三枚栀子十四枚豉一升清浆水酸,微温,补养胃气,利水除湿较栀子豉汤更偏重气结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差后:里虚,水湿停滞劳复:表不了了,余热未清因过度劳累复发者 治疗要点:解表,补虚,化饮,清热 辛燥则助火,滋腻则碍中,利水则伤津,大苦则败胃 解表忌麻桂,补虚忌胶饴,化饮忌苓术,清热忌芩

9、连 栀子大黄汤:栀子十四枚大黄一两枳实五枚豉一升 治疗酒疸。太阴中风+水饮+阳明里热阳明水热(小便不利)黄疸 燥化 酒疸 1、栀子豉汤=里热+表束+水湿+里气不和 2、栀子甘草豉汤=里热+表束+水湿+里虚(里气不和里虚) 3、栀子生姜豉汤=里热+里气不和+饮逆(表束+水饮) 4、栀子干姜汤=里虚+饮逆 4、栀子厚朴汤=表束+里热+气结+水湿 5、栀子大黄汤=表束+里燥+气结(更重)+水湿 6、枳实栀子豉汤=里热+表束+水湿+气结 麻杏甘石汤证 麻杏甘石汤: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麻黄汤证伤寒表实证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 葛根汤证表寒并郁热扰心表寒重,郁热轻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10、邪热壅肺表寒轻,里热重 白虎汤证里热炽盛表无寒,里有热 纯寒 纯热 1、病机:寒束于表,热郁于肺 2、辩证要点:咳喘(包括剧烈的干咳)、汗出,身热或高或低而不恶寒,口渴 3、注意事项:其为发汗解表之剂而不可久用 *非但汗出而喘可用此方,无汗而喘者只需加大麻黄用量亦可用之。但心、肾之虚喘禁用。 麻黄为治喘之良药,寒热咸宜。 +干姜、细辛、五味子寒喘 +石膏、桑皮热喘 +杏仁、薏苡仁湿喘 伤寒喘证的辨证思路 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邪热壅肺,汗出而喘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与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2、麻黄汤证寒邪闭表之喘,无汗而喘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11、3、小青龙汤证外寒内饮,无汗而喘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中风兼喘,汗出而喘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5、阳明热实迫肺证汗出微喘白虎汤证、大承气汤证 6、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协热下利兼表证,汗出而喘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麻杏石甘汤治遗尿宣肺清热“提壶揭盖”法 肺热郁结肺失宣降,肺气无权肾水不摄膀胱开合失司 苓桂剂 水为有形之邪,其性寒冽,最伤阳气。 水气为病,致病广泛:外周身浮肿;内心悸眩晕;上咳嗽喘息;下小便不利 核心病机:阳不化阴

12、导致的水寒泛滥 核心治法:温阳化饮 水气:水肿、水饮(水气上冲) 心阳不足阳不制阴 脾阳不足土不制水 肾阳不足气化无权 1、望诊: 面色黧黑(水色) 额、颊、鼻梁、唇周色素沉着斑(水斑) 舌质淡嫩,舌苔水滑欲滴 2、脉诊: 脉沉紧或沉弦,亦可见结脉或沉伏无力 3、问诊: 自觉气上冲、心悸、胸闷、短气、眩晕、明喉不利等, 苓桂术甘汤:获苓六两,桂枝三两,白术甘草各二两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病机: 心脾阳虚,水气上冲 治法: 温阳健脾,平冲利水 若偏肾阳虚,寒饮水湿较甚者,可用真武汤,加桂枝降逆平冲。 鉴别:半夏厚朴汤治疗痰气上凝之喉痹(舌两边有两道黏液) 苓桂术甘汤治疗水气上冲之咽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