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心理学知识点

上传人:1980****057 文档编号:273669158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心理学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传播心理学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传播心理学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传播心理学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传播心理学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心理学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心理学知识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播心理学知识点 一、知识小点 1.传播心理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投射法、量表法、实验法、内容分析法 2.常见的归因偏差 基本归因偏差、当事人与旁观者效应、自利归因偏差、虚假一致效应3.无效倾听的形式 虚假倾听、垄断谈话、选择性倾听、自我保护式倾听、心存敌意的倾听、只重表面意义的倾听 4.态度的心理成分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填空 1.从意识活动的形式来看,自我意识变现为认知形式、情绪形式和意志形式 2.提高观察判断的前提为激发观察兴趣、保持强烈好奇心、增加知识储备、扩展生活视野、丰富人生阅历 3.倾听的心理过程的步骤;信息接收、信息理解、信息评估、反馈和记忆 4.情绪状态的

2、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5.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6.衡量传播者应变能力的指标;应变的速度和准确度 7.发散思维的特征;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 8.态度的功能;效用功能、自我保护功能、认知功能、价值表达功能 9.传播者对自己的观察主要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 10.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11.网络新媒体彻底打破了人际传播的面对面特征,使得跨时空人际传播成为可能 12.奥尔波特于1947年提出的谣言产生的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x(事件的)模糊性 13.一个错误的信息即便是被更正之后,如果更正的信息与人们原本的看法相违背,反而会加深人们对这条错误的信息的信任

3、。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逆火效应” 1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由个性心理导致的 15.威廉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作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16.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17.考察传播心理效果主要有三个指标;注意度、认知度和态度 18.自我意识就是认识你自己 19.适度是最好的印象管理策略 20.特殊的言语引导;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鼓励和重复(自己理解P89) 21.美国电影的分级制度分为5级 二、名词解释 1.约哈里之窗 将人的内心世界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都代表了某个不同的自 我: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未知区。同时是一个阐

4、释自我和他人相互沟通的模型,因此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用来理解自我和他人传播关系的动态变化。 2.社会比较理论 该理论认为,自我认知的过程是一个社会比较的过程,是个体通过对自己的价值和他人的能力及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 3.印象管理 也称印象整饰,是指人们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 4.情绪情感调控 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情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情感的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5.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是无定向、无范围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指思考时信息从同一来源出发,朝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

5、,并引出更多的新信息,使人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种途径和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各种解答,得出的方法、答案是新颖奇特的。 聚合思维:是利用已有定论的原理、定律、方法,解决问题时有方向、有范围、有程序的思维方式,它要求传播者对已有信息进行抽象概括、分析推导、归纳演绎,强调思考时信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形成确定的答案。 6.脑力激荡法 也称为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BBDO广告公司的奥斯本创立的一种集体思考,以求激发思维创新的方法。 7.注意的过滤器理论 “注意”就是这样一个信息的过滤机制,它就像一个门户或者通道,这个门户或通道的容量是有限的,所有外界的刺激必须先经过它,才能得到后续

6、的认知加工。注意的过滤机制提示我们进行传播活动时必须考虑受众的因素。 8.选择性接触 是指个人倾向于接触那些与自己既有态度一致的传播,而回避那些与自己既有态度不一致的传播。 9.选择性理解 是指人们理解受多种心理因素(比如假定、期待、动机、情绪、态度等)的影响,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信息刺激,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反映方式和理解方式,最终会形成不同的认知。 10.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廷格(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认知失调理论”。该理论同样承认存在一种趋于实现认知一致性的压力,不过此理论关注的是个人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状态,这种状态导致心理紧张,人们必须减少或消除它的压力,以恢复调和状态。为了

7、重回调和状态,人们要么改变自己的态度,要么改变自己的行为,而在现实中,人们经常会选择改变自己的态度而非行为。 三、简答 一提高观察力的方法 1.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2.形成完善的观察计划 3.强化自己的观察意识 4.掌握一些观察技巧 5.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表达 二观察技巧中的非语言线索 1.面部表情 2.肢体动作 3.身体姿势和呼吸 4.空间关系和社会距离 三运用印象管理的注意事项 1.适当注重外在形象 2.学会角色置换(了解对方喜好) 3.适度的自我表现 4.恰当的自我表露 5.给予他人支持 四传播者移情能力的体现 1.传播内容体现传播者对所报道事实的认识和情感。 2.要体察传播对象和受众对

8、传播内容的需求。 3.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受众。 五传播者移情能力的培养路径(如何培养移情能力) 1.深入了解受众心理 2.保持移情心态,有意识进行角色扮演训练 3.增加情感类的词汇储备,感染受众 4.深入体验多元生活,融入受众 六情绪情感调控的方法 1.情绪体验调控:深呼吸法、(全身放松深呼吸,同时默数的“1, 2,3”,吸气要深、吐气要慢、匀。)凝视法、消 遣法。 2.行为调控:个体通过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来改变相应 的情绪。(对镜子扮鬼脸或者适当的运动。) 3.认知调控:改变看问题的角度,进而影响情绪的转变。 4.人际调控:是指经由他人的参与而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与朋友聊天

9、,吃饭、逛街) 5.环境调控:外界自然和物理环境对人类的情绪也有一定的影响。 6.合理宣泄:人们的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找一个发泄的出口。(唱歌) 七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1.增强发散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连接法/连点法/联想法/故事命题法 2.滋养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3.提升想象力: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不依现成的描述而 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多看、多闻、多想、更 多地去体察生活) 4.突破定势限制:打破惯性思考 5.发展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形式逻辑分析而直接迅速 地认知 6.激发创新动机:不是少见多怪,而是多见多怪 7.保持适度质疑:一

10、档综艺开播几季的创新 8.善用积极暗示:皮格马利翁效应 9.开展脑力激荡(头脑风暴法) 八通过网络舆情把握社会公众心理 1.注意力覆盖广 2.注意力转移快 3.思维容易扩散 4.容易遵从权威 5.聚焦与放大效应 6.谣言易生成扩散 7.演化成网络狂欢 九网络谣言的认知特征 1.用过于精确化的数字来证明可靠性 2.用强烈冲击力的图片以求“眼见为实” 3.简单而又具体的谣言更容易传播 4.谣言往往会假借科学之名进行扩散 5.谣言与部分事实混杂使人真假难辨 十传播者的印象管理技巧 1.获得性印象管理: 是指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自己的努力,其目的在于传递一种特定的形象。 (1)讨好 (2)自我宣传 (3

11、)威慑 (4)以身作则 (5)恳求 (6)非语言行为 2.保护性印象管理: 是指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其动机是试图避免显著的社会赞许的丢失或避免积累社会不赞许的愿望。 (1)合理化理由 (2)事先申明 (3)自设障碍 (4)道歉 四、论述 1、在传播过程中,常见的偏见有哪些?如何避免这些偏见?(举 例) 偏见的来源;社会化学习替代性攻击群体间竞争从众压力偏见人格 偏见的消减:社会化学习群体接触基于共同目标的合作重新分类 2、传播活动中引发接收者注意的方法,考虑哪些因素? 引发受众不随意注意的方法: 新异性 新异性是指传播刺激异乎寻常的特性。(eg.广告创意

12、) 刺激强度 环境中出现的强烈刺激也能吸引受众的不随意注意。(eg.巨响、强光) 运动变化 运动的事物比静止的事物更能吸引受众的不随意注意。 (eg.所以电视、电影天然比报刊书籍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 引发受众随意注意的方法: 目的的依从 一方面,刺激目标越明确越具体,越易于引起随意注意,在传播过程中,先抛一个问题来设置一个悬念,便能吸引受众 一直跟着传播者的思路往前走;另一方面,明确通过传播活动 想要达到什么目标,比如课堂上要求学生看一篇新闻报道并进 行测验,那么受众或学生付出的随意注意就要比其他情况下更 多。 对兴趣的依从 令受众感兴趣的事物更容易引发受众的随意注意。 对组织的依从 传播活

13、动是否有组织的,也关系到随意注意的引起与维持。比 如某位观众媒体晚上都会收看新闻联播,那么一到晚上7 点钟,他的随意注意就会发生作用。 对经验的依从 知识经验也对随意注意有重要影响。人们对自己熟悉的食物更容易维持注意。 注重分析受众自身的差异: 注意虽然是由外在刺激引起的,但是它也与受众自身的差异密切相关。 一方面,千差万别的受众其心理状态,需要、情感、情绪、兴趣各有不同,只有了解自己的受众,才能成功地吸引他们的 注意,更加科学的受众调研、更加精确地受众测量将在传播研 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受众的人格特质也会影响到他们对传播刺激的注意,比如有些受众自身性格坚毅、意志坚定、自控性强,就 更易于克服干扰,使自己的注意集中于当前的传播内容。 3、新闻信息如何从知觉角度影响我们对社会的认知? (举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