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路镇100万羽蛋鸡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涵洞桥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272516774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路镇100万羽蛋鸡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涵洞桥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路镇100万羽蛋鸡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涵洞桥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路镇100万羽蛋鸡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涵洞桥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路镇100万羽蛋鸡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涵洞桥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路镇100万羽蛋鸡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涵洞桥说明(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路镇100万羽蛋鸡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第三篇 涵洞说明3一、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二、技术指标1、设计荷载:公路-级。2、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3、地震烈度:六度三、设计原则根据项目筑路材料分布情况,本着就地取材、节省工程造价的原则,不降低原有河沟功能,尽量不改变原有自然条件及环境,以满足泄洪、农田

2、排灌及配套水利设施的需要。通过现场勘察、资料分析和经济比较,选择桥涵型式和孔跨布置。涵洞设计视填土高度、地基承载力和泄洪能力而定,本项目采用钢筋砼盖板涵。四、桥涵分布情况本项目无新增桥梁,新建涵洞2道。全线涵洞的设置能较好地满足排洪及农灌等的需要。五、钢筋砼盖板盖板涵设计要点涵顶填土对涵洞的竖向压力按土柱重力计算,车辆荷载以车轮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按 30分布。其设计要点为: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按简支板计算内力,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2、盖板涵设计为变厚度板,根据内力计算分别确定跨中与板端的厚度。3、 计算涵洞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按30扩散,当几个车轮

3、的扩散线相重叠时扩散面积以最外边扩散线为准。4、 预制盖板按99cm和49cm两种宽度绘制,若需要变更盖板宽度时,可参照本图的配筋根数,按实际板宽进行折算。5、 斜交涵洞口两端盖板设计为梯形盖板,可预制安装亦可现场浇筑。六、钢筋砼圆管涵设计要点1、 涵顶填土对涵洞的竖向压力按土柱重力计算, 填土容重=19kN/m3, 内摩擦角=35;车辆荷载以车轮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按30角分布。2、 管节内力按刚性管节受弯构件计算,不考虑法向力和剪力的影响,且按不同填土高度的受力情况配筋。3、斜管节未另行作结构验算,适当配置构造钢筋;正管节长度为:1.0m。管节均采用成品钢筋砼圆管。七、涵洞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4、7.1 钢筋砼盖板涵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涵洞施工中,必须注意其基底承载力的要求。全段的涵洞基底标高可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在满足基底承载力要求的情况下,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可酌情调整基底标高。2、据地质勘察结果,凡基底为土层或软基,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均需采用换填处理。若开挖后基坑底面的地基承载力达不到相应涵洞基底承载力的设计要求时,需采取换填或其它加固措施。换填面应做好排水处理。3、各式钢筋混凝土涵洞(不含圆管涵)的涵身及端墙,在基础面以上凡被土掩埋部分,均涂以热沥青两道,每道厚11.5mm,不另抹砂浆。4、帽石一般较八字墙顶端外边缘悬出5cm。阶梯涵中矮墙的面坡为1:0.25。5

5、、片石回填可按回填襟边宽30cm,回填边坡1:n据实计量,n值据开挖后土质的稳定性取0.10.5。6、为使涵台与盖板连接起到支撑作用,涵台顶面作成椅背与盖板顶面齐平抵紧。台帽椅背若用浆砌块石砌筑者,应在台帽上用C30小石子砼找平,以保证盖板与台帽均匀接触,受力均匀。7、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在台帽上设置三角垫层,以使涵面形成1.5的横坡。8、台帽或涵台顶面,应铺设厚度不小于1cm的油毛毡垫层。9、台背填土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进行,并应在两个台背同时分层夯填。台背填土应选择透水性良好的砂砾石或砂质土壤,保证内磨擦角不小于35。10、盖板预制时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才允许脱底模

6、、堆放和运输。堆放和运输时,必须在盖板端部用两点搁支,并不得使上、下面倒置。吊装钢筋应与板底主筋焊接。11、斜交涵洞端部异形板应采用现浇。12、阶梯涵基础底部务必平置,并做好防滑处理,尤其是纵坡较大的涵洞。13、涵台基础底面埋置深度应符合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第4.1条规定。基础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应根据现场情况对基础进行换填或抛石填筑,待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后再施工涵洞基础。14、台基与台身均采用片石砼时,台基与台身接触面应保证有一定量的片石互相嵌入,提高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如下图所示:7.2 圆管涵施工注意事项1、管节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后,才能脱

7、模、堆放和运输。脱模应在管壁上注明适用的填土高度。2、施工设计和施工放样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的配置以及洞口端墙的准确位置。斜交管涵由两端各一斜管节和若干个正管节组成。为避免放样误差,可将一端洞口端墙于管节安装接近完成时浇筑。3、涵洞顶上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须填卵石土对称夯实,相对密度达到95%。4、施工过程中,当洞顶覆土厚度小于0.5米时,涵顶及涵两侧填土在两倍孔径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方法分层夯实; 当洞顶覆土厚度在0.51.0米时,涵顶可通过施工车辆,但压路机必须采用静压。5、施工中应尤其注意填实之处应确保回填密实度达到要求砂浆饱满。所有涵洞施工要求及材料质量均应合符

8、现行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6、涵背回填均不单独计量,分摊到涵洞圬工内,回填应严格按桥涵技术规范进行。M7.5浆砌片石换填与洞底铺砌之间的回填材料及要求同涵背回填。7、施工前,应对现场的进、出口地面标高进行复核,若因涵洞进、出口设计标高未与路基边沟完全接顺而影响水流的,可视施工现场情况适当调整涵洞进、出口标高,确保进、出口排水通畅。8、施工中应做好基坑的临时排水及临时支护,开挖后应及时施工涵洞基础,避免基坑长期暴露于野外环境之中。9、未尽事宜按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要求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