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72516012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支持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金融支持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金融支持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金融支持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融支持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支持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金融支持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胡文莲金融扶贫作为国家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当前,在国家扶贫开发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固原市通过着力打造金融支持六盘山区扶贫开发精品工程,推动实现了金融支持扶贫开发效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一、金融支持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一)明确界定政府部门在金融扶贫开发中的角色和定位,确保金融扶贫的市场化运作政府缺位和越位都不利于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持续开展。固原市充分发挥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激励、导向作用,建立了由当地政府部门统一组织和领导,人民银行+财政局+农村信用联社+担保公司+农村互助资金社+

2、保险公司“六位一体”的扶贫开发组织体系,强力推动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同时,固原市加强对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规划指导,专门制定印发了金融支持六盘山连片特困固原市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和固原市金融支持扶贫示范村建设试点方案,推动金融扶贫与财政扶贫、产业扶贫协调发展,提升了金融资源在扶贫开发中的配置效率。(二)建立整村推进、全面发展的金融扶贫开发模式,确保金融扶贫不留“死角”固原市建立健全金融扶贫对象筛选机制,依据收入水平、收入来源、贷款需求等指标体系,科学界定贫困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金融扶贫的目标群体,明确规定金融支持贫困村的贷款对象、程序和条件,在全市125个

3、整村推进贫困村中选定26个村作为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示范村,选定6家金融机构作为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示范行,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效应,主动打造“金融扶贫开发示范村”,全面推进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扶贫工作。(三)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融资环境固原市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在全区率先规范农村信用体系考评标准,制定并经固原市委、政府印发了固原市县(区)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暂行办法,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截至2014年10月末,全市共考核评比出信用乡镇10个、信用村149个、信用农户9.01万户。固原市通过扎实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活动,建立完善了“农村青年

4、+征集+信贷”的信贷投入机制,有效解决了农村青年创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截至2014年10月末,固原市已发放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业贷款5000多万元,给农村青年信用示范贷款户减免利息支出250多万元。为加大对违背诚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固原市率先在地方政府部门将金融机构贷款清收工作纳入到对乡镇和县直部门(单位)的年度考核中,率先在宁夏政府公务活动中试点推广使用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率先将人民法院提供的执行案件等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面净化了当地的社会信用环境。截至2014年10月末,全市通过征信系统共为2150家企业和75.35万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在1000多个行政村

5、建立了征信知识宣传站。(四)构建金融扶贫、财政扶贫、产业扶贫联动机制,推动实现扶贫开发政策效用的最优化为不断增强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发展后劲,固原市金融机构从支持地方具有潜在优势的马铃薯、苗木、种养殖等特色主导产业入手,大力推进当地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促进当地产业迅速形成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帮助企业和农户增强金融资源承载能力。一是加大“输血”力度。大力实施“定向支持”政策,当地人民银行专门向上级行争取1.5亿元支农再贷款限额,专项用于支持“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示范村”建设,并探索实施监测前移、定向精准等前瞻性管理措施,加大对特困片区支农再贷款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

6、施降低1个百分点的支农再贷款利率优惠,引导金融机构在覆盖成本和风险溢价前提下,加大让利惠农力度。二是增强“造血”功能,从建立完善扶贫机制激发贫困农户的内在活力入手,建立完善了“主办行、示范行、示范点”制度,引导各金融机构科学确定金融扶贫发展支持重点,大力开展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贷款、退耕还林还草土地抵押贷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如宁夏泾源县建立“贷款+保险+保证金”制度的“定联保”融资机制,“定向”支持苗木、草畜、旅游等优势特色产业,政府出资1000万元注入担保基金,用于撬动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并对试点地区农村经营主体贷款利率给予80%的贴息补助,积极争取引入保险机制,提高承保金额,降低农

7、户的风险和后顾之忧,比如将当地肉牛保费由125元/头提高到425元/头,承保金额由2500/头元提高到7500元/头,政府保费补贴由30%提高到70%。三是打造银企对接平台,主动牵线搭桥,通过召开政银企合作座谈会、银企合作洽谈会、项目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实现了银企项目对接的常态化。积极推进固原金融网建设,努力搭建政府、企业和信贷项目的对接“桥梁”和经济金融方针、政策的宣传“窗口”,实现银企对接纵深化。自2013年以来,固原市银企对接信贷规模已突破20亿元大关,其中47家企业通过网上对接系统申请贷款,涉及金额8.81亿元。(五)建立金融扶贫风险补偿、预警机制,提升金融扶贫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资金的安全

8、性是确保金融扶贫能否持续的关键。为了用活用好财政扶贫资金,有效解决金融支持扶贫开发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固原市有效整合各类财政扶贫资金,推动设立了由财政及担保公司共同出资的1500万元扶贫担保基金,有效克服了财政扶贫规模有限和效率不高等问题。为了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当地主导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固原市充分发挥信贷担保基金对金融资源引导、放大和风险补偿功能,专门安排2000万元融资担保基金用以引导撬动信贷资金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在金融扶贫过程中,固原市对非不可抗力造成的贷款损失,由担保公司和经办银行按82共同承担,即担保公司承担80%的贷款损失,经办银行仅承担20%的贷款损失;对因不

9、可抗力造成的经追偿不能偿还的贷款损失,由固原市扶贫担保基金全额清偿,担保基金不足时,由当地政府进行弥补。(六)建立和完善金融扶贫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向贫困地区集聚为了降低扶贫金融机构的运行成本,固原市专门制定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办法,将增加县域信贷资金投入、提高县域贷存比作为考核重点,结合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每年拿出40多万元专项资金对金融机构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实行财政账户支持政策,将金融机构支持示范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将考核结果与当地涉农财政性账户开设及资金的存放挂钩,鼓励经办银行加大扶贫信贷力度。当地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差别存

10、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贫困地区小微企业、三农重点领域的信贷投入,如对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向扶贫示范村按基准利率发放的贷款,由当地人民银行按其贷款余额给予等额支农再贷款进行“定向支持”,对按照基准利率发放项目村建设贷款的农信社和村镇银行,由市财政按照当年新增贷款月平均额2%给予定向费用补贴。(七)增加金融供给的宽度和深度,实现金融服务对特困地区乡镇全覆盖为了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环境,固原市主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农村手机支付和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等自助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力度,充分发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POS机、ATM机等的作用,全面消除了金融服务空

11、白乡镇,有效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截至2014年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已达149个,全市共建立助农取款服务点1045个,布放银行卡特约商户2123个,其中ATM机224个、POS机具2665个,累计发放银行卡198万张,人均持卡量达1.57张。西吉县更是在全区首创“2+1”便民取款服务点模式,使助农取款服务得到升级,被当地居民形象地称为设在家门口的“三农/社区银行”。二、金融支持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推动连片特困地区的信贷投放力度不断加大,地方经济和农民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截至2014年9月末,固原市共发放各项贷款192.34亿元,较上年

12、同期增加34.15亿元,同比增长21.58%,较全区同比增速高出3.08个百分点,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2014年前3季度固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93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41亿元,增长20.4%,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39.59亿元,增长12.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4.6元,增长12.2%。(二)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扶贫的“政策组合”效应和“资金整合”效应不断显现,扶贫信贷投入力度将不断加大固原市通过将产业扶贫、财政扶贫及金融扶贫各项优惠政策加以组合,形成了政策“组合拳”,集中于扶贫示范村建设,发挥了政策的组合效应,初步建立起了“金融

13、+财政”的扶贫联动机制,打通了金融更有效、更深入地参与扶贫开发的通道。同时,宁夏固原市把分散于政策多个部门的财政扶贫资金整合起来,设立扶贫担保基金以撬动银行贷款,既转变了财政扶贫资金到人、到户“撒胡椒面”式的低效模式,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又扩大了扶贫资金的投入总量。2014年,固原市已整合各方面资金,设立了0.35亿元的担保基金,按照15的担保比例,将撬动银行贷款1.75亿元。同时,扶贫担保基金将逐年增加,为扩大扶贫信贷投放、解决“担保难”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实现了“两个对接”,农户贷款成本大大降低,支农再贷款管理管理运用方式实现突破固原市通过担保基金(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有效对接和

14、良性互动,降低了在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发放贷款的风险,调动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在支农再贷款全额支持下,农村信用社向示范村发放的贷款,一律执行基准利率,担保公司统一执行1.5%的优惠担保费率,扶贫部门利用“双到”资金还要对已付息的贷款给予一定额度的贴息,农户实际支付的贷款利率比市场利率低近8个百分点。固原市创新提出了支农再贷款“定向支持”的方式,使支农再贷款与实实在在的扶贫信贷政策“捆绑”在了一起,实现了支农再贷款与扶贫信贷政策的有效对接,更加突出了支农再贷款的导向实效,为今后支农再贷款的管理探索出了新思路、新方法。自2014年以来,固原市已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38.28亿元。(四)

15、探索建立了符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贷款担保方式和路径“担保难”是“贷款难”的决定因素,解决“贷款难”问题必须解决“担保难”这一瓶颈。而在贫困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担保体系和怎样建立担保体系,才是问题的关键。在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和资本逐利的本性下,贫困地区日益被商业资本边缘化。因此,利用民间资本发展民间担保机构不符合当地实际。固原市通过整合低效的财政扶贫资金,设立以财政为主体的担保机构,为贫困地区担保体系建设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径,这正好与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关于“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担保机构”的意见相吻合。(作者系自治区政府顾问、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责任编辑:杨建虎-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