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欢乐一家:阿尼帕与6个民族19个孩子的故事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5.92KB
约9页
文档ID:272124901
欢乐一家:阿尼帕与6个民族19个孩子的故事_第1页
1/9

          欢乐一家阿尼帕与6个民族19个孩子的故事                    凤凰新疆青河县维吾尔族老人阿尼帕和丈夫阿比包共养育了19个不同民族的孩子,其中10个孩子是他们收养的汉、回、维、哈4个民族的孤儿每当看到自己家180多人聚会在一起的时候,她会很满足地告诉你说:“我觉得我很幸福!”阿尼帕以博大的慈母之心,创造了人间至真至纯的旷世奇爱,她入选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她的故事被作为原型拍摄出电影《真爱》,她家还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艰难日子收留19个孩子1956年,阿尼帕一家随父亲迁到了新疆青河县定居1963年,阿尼帕已是6个孩子的母亲,丈夫阿比包在县公安局工作他们一家8口人,再加上因父母去世和他们一起生活的3个妹妹,家里一共有11口人这么大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丈夫每月45元的工资支撑,艰难可想而知,但因为有浓浓的亲情,他们过得很幸福1970年冬天,和阿尼帕家住一墙之隔的哈萨克族邻居亚合甫夫妇不幸相继去世,撇下了3个年幼的孩子,都穿着破鞋子,脚趾头露在外面,在风雪中冻得通红阿尼帕看孩子们十分可怜,对丈夫阿比包说:“把3个孩子接回来吧,只要我们有饭吃,就有这3个娃娃的。

在那个年代,家家都是节衣缩食,多一张嘴就意味着多一份生活的艰难,一下接回三个孩子,他们的压力可想而知,但阿比包了解善良的妻子,没有多说什么就这样,这3个孩子成为阿尼帕家收养的第一批孤儿1974年,11岁的回族孤儿王淑珍和她的兄妹共4人在父亲去世后便开始在街头流浪阿尼帕的妹妹在医院门口发现了又冷又饿的王淑珍,便将她领回了姐姐家王淑珍走进阿尼帕家时,屋里正在玩耍的孩子全都捂着鼻子跑了出去因为王淑珍满脸污垢,身上的衣服又脏又破,头上长满了头癣和癞疮,流着脓水,散发着臭味看到王淑珍这个样子,阿尼帕心疼地把她揽在怀里,眼泪哗哗地流随后,阿尼帕烧了一锅热水,将王淑珍浑身上下洗干净,让她换上暖和的衣服,并给她做了一盘香喷喷的拌面因为头癣和癞疮,王淑珍一根头发都没有,阿尼帕只好用头巾裹住她满是脓血的头,背着她去看病路上,王淑珍伏在阿尼帕的背上,轻轻地叫了声:“妈妈为了治好王淑珍的头癣和癞疮,阿尼帕每天都带王淑珍去医院上药两个月后,王淑珍终于长出了浓密的黑发,恢复了以往的清秀就这样,在毫无血缘关系的阿尼帕的关爱下,王淑珍的命运从此改变阿尼帕给王淑珍取了维吾尔族名字哈比扎,意思是“维护”王淑珍在阿尼帕家住了一段时间后,阿尼帕了解到王淑珍还有一个哥哥王作林和两个妹妹王淑华、王淑英,便把他们都接到了自己家。

在回忆起被领回阿尼帕家第一天的情景时,已是中年的王淑珍泪流满面她说,直到现在,她依然留着过膝的长发,因为是妈妈给了她这头青丝,她要用这长发见证和铭记这份无私博大的母爱如今,已经开餐厅的王淑珍,仍然认为妈妈30多年前给她做的那盘拌面是她这辈子吃到的最香、最美的一顿饭1989年2月,王淑珍的继父金学军因病去世,留下了金海、金花、金雪莲3个孩子,阿尼帕又义无反顾地将这3个汉族孤儿接到了家里至此,阿尼帕和丈夫阿比包共收养了10个孤儿,加上自己生育的孩子和3个妹妹,共养育19口人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这样一大家子人要吃饱肚子,谈何容易当时,阿尼帕家有4间土平房,19个岁数差不多的孩子睡在一张大炕上,炕上先铺麦草,再铺床单,男孩睡一边,女孩睡一边,盖一条破旧的大毯子虽然生活很艰辛,但孩子们回忆起童年时,感觉更多的是幸福和快乐男孩子们帮助爸爸打土坯、放羊,女孩子们帮助妈妈洗衣服、洗羊头,每个人都为这个家贡献着力量,同时也享受着温暖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妈妈会把牛奶做成酥油,大家围在妈妈的身边,一群孩子排着队,妈妈把酥油一小勺一小勺地喂进他们的小嘴里就是在那样的年月里,阿尼帕也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垮,始终对生活充满着信心。

尽管连吃饭穿衣都很困难,但阿尼帕夫妇省吃俭用,仍然让孩子们去上学家里用不起電灯,阿尼帕就找来破棉絮搓成条,放在羊油碗里做成油灯照明,让孩子们学习,19个孩子没有一个因家里穷而辍学一大家人最让阿尼帕发愁的是一日三餐问题做一锅饭一个人分不了一碗,锅就见底了;打一坑馕饼,19个孩子围在馕坑边熟一个吃一个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生活虽然苦,但从没饿过肚子妈妈总是做好饭后就离锅远远的,一碗稀稀的奶茶撒一把麦粒就是她的一顿饭笑声总比别家多为了让孩子们吃上饱饭,阿尼帕几乎把家里的全部收入都换成了食物,春天粮食不够吃,她就去地里挖野菜,秋天还要出去捡麦子、收土豆尽管如此,生活依然捉襟见肘为了多赚些钱给孩子们交学费,丈夫阿比包下了班就去打土坯卖钱他还去帮别人宰牛宰羊,就是想得到一些牛羊杂碎,用这些换面粉、玉米面给孩子们吃,以此改善一家大小的生活为了贴补家用,阿尼帕在县食品厂找了一份工作,说是工作,其实就是清洗羊肚和羊肠,每个月计件可以挣上36元钱每天早晨起床做好孩子们的早饭后,阿尼帕就来到青格里河畔,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的双脚常年浸在雪山融化的水里,双手不停地撕扯着羊肚羊肠上的杂物,把羊肠一根根地捋顺,又一根根地盘起,周而复始。

就连她在生完最小的孩子没满月时,也没有耽误洗肠子的活儿恶劣的工作环境,长期超负荷劳作,阿尼帕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母爱无痕,消逝了她青春的容颜;涓涓细流,倾注了慈母无限爱心那水多凉呀!可妈妈成天在里面洗羊杂碎,时间长了,就落下了风湿大女儿卡丽曼哽咽着说起母亲受过的苦,“当时我们都还小,甚至不知道心疼妈妈,只知道围在妈妈跟前要吃的那时,阿尼帕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出门,晚上12点多才能回到家,回来后还要给孩子们洗衣服,第二天早上起来还要打好馕饼再走 为了让孩子们能同时吃上东西,阿尼帕专门买了一口直径1.2米的铁锅和一个特大号的盘子,这个锅被孩子们称作“团圆锅”回忆起那时候,王淑珍说:“阿尼帕妈妈家虽穷,但很温暖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成天一起玩耍,一起上山打柴,我们这个家总比别人家的笑声多正是因為阿尼帕对这个特殊大家庭付出的艰辛,让兄弟姐妹们早早就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相互关爱今年已经33岁的热阿黑是阿尼帕最小的亲生女儿,回忆起当时的生活,她心里充满了辛酸和感动她说:“我们兄妹几个当时特别恨妈妈,家里那么穷,干吗还要再收养别人家的孩子呢?尤其是在每年过年时,别人家的孩子都有新衣服穿,而我们却没有;过六一儿童节,别人家的孩子可以买好吃的,而我们只能带家里自做的酸奶和半块馕饼吃。

如今,当了母亲后的小女儿终于体谅到妈妈那时是多么的不容易对于收养的孩子,阿尼帕夫妇待他们比亲生孩子还亲卡丽曼至今还记得当年的一件事,说:“我是大女儿,又是亲生的,但从没穿过裙子有一年,妈妈买回一条淡绿色的裙子,我很喜欢,以为妈妈会给我穿,谁知妈妈却把裙子给了金雪莲我伤心得大哭妈妈说,你是大姐,要让着妹妹卡丽曼说,小时候,心里自然是有很多不满的,但长大后都理解了妈妈,也很为妈妈自豪提起这些事的时候,阿尼帕只是一个劲地抹眼泪,这泪水是想起过去苦日子的辛酸,也是看到儿女懂事后的幸福!因为在她心里,每一个都是她的孩子从20岁出头初为人母开始,阿尼帕含辛茹苦地将这些不同民族的孩子抚养成人,在无限的爱心和有限的力量之间,阿尼帕夫妇从来没有动摇过,不论是亲生的还是收养的,都视如己出阿尼帕的小妹妹哈丽卡姆说:“大姐阿尼帕和姐夫结婚后不久,我的父母相继去世,我们姐妹全在姐姐家住,当时姐姐22岁,最小的我才5岁姐姐和姐夫实际上承担的就是父母的角色,把我们全部抚养成人1994年,对阿尼帕一家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他们收养的孤儿中最小的女儿金雪莲要出嫁了阿尼帕为金雪莲办了个热热闹闹的婚礼金雪莲说,她永远也忘不了出嫁那一天的情景:“妈妈把我搂在怀里亲了又亲,又把自己的戒指摘下来给我戴上,一遍遍地叮嘱我好好过日子,一定要幸福,真是比亲妈妈还要亲。

被阿尼帕收养的这10个不同民族的孤儿是幸福的,这些孩子们在这个家里重新获得了温暖,10个孩子都让爸爸妈妈给自己起了维吾尔族名字,除了王淑珍叫哈比扎外,王作林叫“切布”,意思是大树的分枝,王淑英叫“热孜亚”,意思是春天,王淑花叫“阿依古丽”,意思是月亮花,每一个名字都寄托了阿尼帕夫妇的爱和希望播下爱心,就会开出爱之花阿尼帕夫妇的行为在悄然影响着他们的儿女19个兄妹们用不同的方式,接过父母手中民族大团结的接力棒,纷纷投入到扶贫帮困、收养孤儿的行列中来大女儿卡丽曼在青河县城建局工作2007年的一天,卡丽曼上中学的女儿告诉她,班里有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哈萨克族女同学,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有工作又有病,这个同学压力很大,想辍学卡丽曼听说后,当即让女儿把这个女孩接到自己家中卡丽曼说:“尽管我的经济条件也不富裕,但我从父母身上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我要尽力帮助这些有困难的孩子从小吃阿尼帕的奶水长大的侄女热孜万古丽是青河县希望小学的教师她资助了3个贫困学生,她说:“我从姑妈身上学会了爱,学会了帮助更困难的人民族团结是一家现在,阿尼帕辛苦操劳的日子已经过去,看着孩子们全都成家立业,她感觉特别欣慰而当年的孩子们,如今有的当干部,有的当工人,有的经商,有的种地,虽然都不在老人身边,但每到过年过节,他们总会想方设法地赶回来跟老人住几天,唠唠家常。

如今已是子孙满堂、年过半百的托乎提,提起40年前的事仍然十分感动他说:“那个年代,家家都不富裕,当时阿尼帕一家仅靠丈夫一个月45元的工资生活,要养活19口人,困难可想而知她对我们一家人的恩情,我一生都会记在心上,阿尼帕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母亲阿尼帕的家是个普通的院落,但这个宁静的小院和70岁的老母亲阿尼帕一直是孩子们心中最大的牵挂阿尼帕夫妇十分豁达和坦然,对生活要求得很少,觉得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阿尼帕夫妇从不多的收入中拿出1000元捐给灾区阿尼帕看着失去父母的孤儿们总是在流泪,她找到县民政部门的领导说:“我们现在生活不知比过去好了多少倍,我愿意再收养10个孤儿在阿尼帕老人的感召下,全县有10多个家庭向民政部门提出收养地震孤儿的请求2008年8月,操劳一生的阿比包不幸病逝,孩子们都回来了,当初的19个已经变成了180多个子女们在哀悼阿爸的同时,把更多的爱给了阿妈阿尼帕,争抢着赡养老人从来不曾红过脸的兄弟姊妹们,为了争得赡养权常常互不相让2008年12月,已经去世的阿比包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5届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当阿勒泰地区负责人把奖状和1万元奖金转交给阿尼帕时,她却要求把这笔钱捐给那些失学儿童。

阿尼帕70岁生日时,孩子们都回来为她祝寿,他们拍下了一张全家福看着院子里满满的180多口人,饱经风霜的阿尼帕说,那个时刻,她是最幸福的人2010年春节前夕,阿尼帕荣膺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走进了中央电视台颁奖晚会,并入选《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2013年7月20日,第3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在乌鲁木齐开幕,以阿尼帕为原型进行创作的歌舞剧《情暖天山》感动了无数人2015年5月,由天山电影制片厂以阿尼帕为原型拍摄的电影《真爱》在全国各大电视台热播,再一次感动了全国各民族观众2017年1月,中央文明委在北京举办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阿尼帕一家获得了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很多人都觉得,给阿尼帕什么样的荣誉都不过分,因为她值得但阿尼帕却说:“现在,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我要更多地帮助别人,我希望孩子们都能入党,在祖国的怀抱中幸福成长〔编辑:潘金瑞〕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