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读后感800字经典名著 鸿门宴读后感900字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271417162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鸿门宴读后感800字经典名著 鸿门宴读后感9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鸿门宴读后感800字经典名著 鸿门宴读后感9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鸿门宴读后感800字经典名著 鸿门宴读后感9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鸿门宴读后感800字经典名著 鸿门宴读后感9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鸿门宴读后感800字经典名著 鸿门宴读后感9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鸿门宴读后感800字经典名著 鸿门宴读后感9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门宴读后感800字经典名著 鸿门宴读后感900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鸿门宴读后感800字经典名著 鸿门宴读后感900字 项羽是英雄,但只是一个失败英雄,只是一个杯具英雄。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鸿门宴读后感,梦想对大家有所扶助。 鸿门宴读后感1 鸿门宴所表达的是项羽,刘邦在共同灭亡秦国之后,范增见刘邦有雄视天下之心,因此举办了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打定除掉刘邦。而刘邦最终在张良,项伯,樊哙等人的扶助下逃离楚营的故事。项羽,过去的楚霸王,多么的威信,多么的不成一世!但由于与刘邦争天下,兵败垓下,最终落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归根结底,都是他桀骜不驯,踌躇不绝的性格让他在鸿门之上错过了一次刺杀刘邦的绝好机遇。就这样,一个唾手可得的江山被拱

2、手送人。多么的可悲!多么的残忍!项羽压根儿就没想到他所见的种种,皆是刘邦之计。所以,“古之成大事者,不成拘泥于小节”。 曹操,历史上的奸雄。这是基于人们个人爱憎根基上赋予他的名字。让我们正视历史:“曹操,字孟德,诗人,军事家”这些是什么?这没有什么,仅仅是由于他当断那么断,遇事有魄力,当他诛杀孔氏后人时,正是由于他的铁血,后世才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典故。若不是他的才能,他的性格,何以三足鼎立,统江山;又何以有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壮诗篇。 项羽之所以失江山,刘邦,曹操之所以得江山,正是由于个人人格。项羽的桀骜不驯让他孤注一掷,让他呈匹夫之勇,让他兵败垓下;而刘邦

3、,曹操也正是由于他们的性格,让他们招贤纳士,让他们统帅三军,让他们“该出手时就出手”。当然结局也必然有不同,一个既失江山,又失美人,另一个那么建立千秋功业。 江水悠悠,易安居士临江悼念,凭谁干杯?江水涛涛,千古文人抚剑长叹,泫然泪下! 忘不了,忘不了,那么沉重,那么凄凉,让后人评述,让后人哀伤。 我永远的西楚霸王! 就个人观点而论,项羽我崇拜,但只有一个叹惋英雄短命;刘邦,曹操我崇敬,但他们也只有一个评价书写历史。 鸿门宴读后感2 刚刚学完了鸿门宴一课,感受颇深,在此浅谈几句。 “鸿门宴”是个众所周知的故事,也被作为日常用语,广为流传。在这个故事中,不只是描述了发生在刘邦、项羽间的一个故事,更

4、是楚汉之争的分水岭,表现出刘邦、项羽的种种特点。“鸿门宴”上项羽的失败令多数人惋惜,却在其中有更多的历史必然。 (一)项羽与刘邦的性格特点 项羽的军事实力比刘邦强得多,却没有在最正确时期干掉刘邦,后患无穷,这与他们的性格特点紧密相关。 项羽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奇才,他率领士兵们进入“反秦”的浪潮,“破釜沉舟”,九战九捷,成就了奇迹。但也正由于这些,才使得他高傲自大、草率鲁莽。当和刘邦会面时没有清楚的头脑,被花言巧语所蒙蔽,竟然供出了自己在刘邦内部的奸细曹无伤;更是在宴会上没有听从范增的劝谏决断的下达杀掉刘邦的命令,使其逃脱,成为后患。 而刘邦恰好与项羽相反,他不但能虚心纳谏、随机应变,更重要

5、的是擅长用人。他犹如有一种魔力一样,能让挚友与之同生共死,为人忠诚。他对项伯就是一个再好但是的例子,能将项羽的叔父收买,他的“魔力”真是不小,这也使项庄刺杀刘邦的筹划不得告成的根本理由。 (二)相伯在“鸿门宴”中的作用与分析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就应站在项羽一边,而今却与刘邦“约为婚姻”,其中自有刘邦拉拢相伯之意,但相伯怎样就不假思量的同意了呢?这不得不让人质疑。 但与历史联系起来,这个事情就不难解释了。相伯是项家仅存的元老之一,是与项羽竞争最有利的对手。而项羽告成后,权力的调配展现了问题,使项伯感到不公,而刘邦未尝不是一个强大的外援,那么投靠刘邦也就不见怪了。 总之,“鸿门宴”的失败不是某一方

6、面的问题,而是连环性的,值得我们细细研究。但项羽这个杯具对我们是个告诫。 真是“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啊! 鸿门宴读后感3 谈到楚汉之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鸿门宴了。由于司马迁传神的描述,不但使得鸿门宴的过程曲折动人极富于戏剧性,更使得人物栩栩如生,活生动现。而期间得失更是另后人咋舌不已,或惋惜之,或痛恨之,或不屑之,或称赞之。 对于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的理由却莫说纷纭,前人对此根本赋予否决的态度,视之项羽不听臣言,放荡无礼,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眼光短浅,有勇无谋。其结论就是项羽头脑简朴,高傲自大,所以大意放走了敌手,酿成后患。 近年来展现不少学者通过研究当时背景,

7、重新探讨这个问题,作出不同于传统的看法。譬如学者张志坤在其文鸿门宴楚汉得失之我见认为鸿门宴实际上是项羽兵不血刃,不废吹灰之力夺得关中,既降伏刘邦,又维护自己反秦盟主的地位;而刘邦忍辱负重,拿土地换来渡过暂时难关,而已。 学者周骋在刘项关系与鸿门宴结局识论一文认为鸿门宴是由于当前的形式而导致项羽不得担心抚刘邦,就大局上,项杀刘毫无必要;就理智而言,项不杀刘,不为失策;就感情而言,项不杀刘,不能算矫情;就未来前景而言,项羽已有对策,不杀刘不能看作放虎归山学者蔡伟更是高度的评价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假设说刘备释刘璋为仁释、关羽释曹操为义释、孔明释孟获为智释,那么,项羽之释刘邦不但总其全体,更添一条

8、勇释。” 前人对项羽鸿门宴上轻易放跑刘邦简朴归于其头脑简朴,缺乏论矣!好在现在大多学者开头从当时的背景重新来探讨,犹为可喜,但是翻案过甚,大量观点尚有待于商讨。汉元年十月,刘邦从武关进入关中,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泱泱大秦,就此覆灭。刘邦进入关中后听从儒生建议:“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那么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派兵把守函谷关,自己欲在关中为王。 刘邦此战略有早年楚怀王之约为政治依据,早在约法三章的时候,刘邦就报告关中父老:“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在这里刘邦把楚怀王之约的主角偷天换日改

9、成自己,显示他此时不成一世,忘无全体,急不成待想在关中称王的心理。当然派人把守函谷关,以免其他反秦诸侯来分一羹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此时刘邦却犯了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反秦诸侯在北方和秦军誓死角斗,终究击败秦军,刘邦却趁秦主力被诸侯牵制而轻易盗取了告成果实,却关起门自己独享成果。从道义上讲,刘邦这样做不厚道,遭到各路诸侯唾弃;从利益上讲,刘邦这样做大大惹怒了各路诸侯,使各路诸侯同心协力要歼灭刘邦这个绊脚石。 公然,不久项羽带诸侯联军来到函谷关,却被刘邦的军队阻拦。项羽命英布击破函谷关,大军驻扎戏西与刘邦驻扎于霸上的大军对峙。 鸿门宴读后感4 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过

10、江东。在好多人眼里,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豪杰。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交替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曾几何时,举世共仰,千秋景慕。项羽因之而成为历代王朝倍加推崇的人物,着实为后人所景仰。 然而,项羽终究是一个悲剧式的历史人物。他的悲剧,不仅是历史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而他的悲剧性格,无疑张扬了他的人格魅力。 项羽性格的魅力在于他的义,而这个义也恰恰演绎了他的个人悲剧。古人云:义者,宜也。又云:行而宜者谓之义。可想而知,只要行之得当,言而得体,便可称其义。然而,义是没有一个十足标准的。项伯为报救命之恩,向张良通风报信,可称得上义,可此举客观上却扶助了刘邦,使得沛公在鸿门宴中能化险为

11、夷,此举又谓之不义。两军对垒,项羽却不忍弑杀刘邦,纵虎归山,结果成就了刘邦的霸业,实乃对敌人的义,而对自己不义。项羽的妇人之仁与义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可以说,项羽重义而轻理是他的性格的悲剧。 项羽的性格悲剧还表现在他的刚愎自用。韩信始在项羽麾下,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陈平效力于项王,累谏不受,乃封其金与印,仗剑亡,归汉于武。此二人均有经国之伟,济世之才,然而却不为项羽所用。亚父范增,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亦未免被猜忌。结果,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是韩信;七稀奇计,困项王于垓下的是陈平;十面匿伏,逼项羽走江东的是张良;乌江渡口取项羽头颅的竟然是项王故人王翳。项王的刚愎自用,终究让自己饮下了周

12、围楚歌的恶果。可以说,过分借重于武力而忽略智谋,也是造成项羽性格悲剧的一个重要理由。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驹不逝。驹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悲怆无疑已成为千古绝唱。假使项羽不固守那狭隘的义,假使项羽那么,意气风发,衣锦还乡,击筑高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土,安得猛将兮守四方的人,可能就不会是刘邦了。 鸿门宴读后感5 成王败寇,这是人们历来所遵循(信奉)的“真理”。惟有千年前的楚汉之争犹如是个例外。这场战役最终是以项羽命断乌江而告终,刘邦才是结果的告成者。然而,后人往往是不为刘邦喝彩而为项羽惋惜。 众人皆知,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善带兵打仗,乃一代枭雄。他身上无处不

13、透露着慑人心魂的严肃、虎虎生风的气势和与生俱来的英雄魅力。他一展现,貌似其他人马上变得渺小了。而刘邦,出身寒微,举止粗俗,为(是)公认的地痞无赖。想开初,西楚霸王项羽无敌于天下,有谁能想到刘邦会这么快地战胜他呢?但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宛如一盘棋局,项羽擅长勇往直前,大砍大杀,当他把刘邦逼得就要满盘皆输的时候,刘邦突然妙手转动,结果竟反败为胜。 鸿门宴被认为是楚汉战役的转折点。正如宴后范增碎玉所言:无知短视之辈,缺乏共谋大事。天下,终归要落入刘邦手中。天意,这是天意!正所谓“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往今来,多少人慨叹:如若鸿门宴上项羽狠下心来置刘邦于死地,哪里还会再有后顾之忧;如若

14、战败时项羽横渡乌江东山再起,哪里还会落得如此下场;如若可我想说的是,如若这一切统统实现的话,那他就不是项羽了,而是另一个“刘邦”。没错,比起戎马一生的大英雄项羽,刘邦是个十足的小人,阴谋家。但他却有着精明的政治头脑和笼络人心的技巧,这恰恰是项羽所不具备的,而这又恰恰是在乱世争雄中独占鳌头的犀利武器。 所以,刘邦最终获得了告成,用他自己的方式,不是礼义廉耻,不是道德说教,而是阴谋狡计、权术厚黑。这也正诠释了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最为出名的一句话:“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即使是这样的结果,后人还是一味地敬仰项羽的一身正气,而将刘邦视为阴险狡诈的反面典型,但是,作为开创西汉王朝二百多年霸业的帝王,令人敬仰不如令人畏惧。 再看这结果的失败对于项羽未尝不是一种公允。以他的性格,注定不会成为真正的王者。然而踏上了这条不归路,项羽务必为自己的妇人之仁和自大放荡埋单,就算代价是死亡。可怜项羽和虞姬的生离死别,也不过是其悲壮结局的序曲!而项羽的傲骨和正气必将流芳百世,只不过,是以一种失败者的容貌。 这就是历史。 成王败寇,刘邦与项羽也无法例外。 鸿门宴读后感800字经典名著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