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271308365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6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跨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跨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跨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跨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技术规程(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材料堆码、装卸和搬运安全技术规程1、各类物资应按品种、规格堆码整齐、稳妥,不得乱堆乱放和超高堆放。金属、木材及构配件等的底部应按规定加设垫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易于滑滚的材料堆放必须捆绑牢固,高度不得超过2m;、片石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m,条石、块石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砖块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并应平置堆放,互相压叠;、用人工堆放袋装材料时,其高度不得超过1.5m;、堆放钢板及钢杆件时,其高度不得超过1m,每层应用垫木隔开;、存放压缩气瓶时,应立放于无油、干燥、通风良好、无日光直射的室内;2、装卸搬运危险品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的易燃、易爆、有害物品管理规定,并

2、应轻搬轻放,每人负荷不宜过重。在装卸搬运有毒和腐蚀性物品时,不得采用直接接触身体的装卸方法;3、装卸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装卸、搬运作业场地应平坦宽敞,跳板应坚固牢靠,并有防滑措施,跳板的坡度不应大于1:3;、作业前应有专人负责说明物料种类、性质、质量、装运地点等有关注意事项和不安全因素;、大型设备的装卸运输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应有专人指挥。、装卸管材、钢筋、型钢及细长构件时,应动作一致;超出车身部分应加托架,捆绑牢固;、使用滑车倒链装卸重物时,不得超载;、采用漏斗棚架装料,棚架下严禁站人或通行;4、当使用轻型小车装运材料时,前后两车宜保持2m以上间距,上下坡道时宜保持10m以上间距。5、运

3、输大型物件和重型机械设备时,必须符合交通部门运输大型物件的有关规定。、施工机械安全技术规程:1、施工机械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机械设备使用前应经过调试、检测,确认技术性能和安全装置状态良好后方准使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防爆设备管理,必须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施工机械应指定司机负责保管,轮班作业应执行交接班制度;2、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应符合下列要求:、操作人员应熟悉机械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具有对机械发生事故时采取紧急措施的能力;、操作人员应按机械设备的规定使用,不得超出规定的使用范围或超负荷运转;、驾驶室或操作室内不得超乘、存放或运送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严禁疲

4、劳作业,严禁机械带故障作业;、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地点,并将带负荷的部件放松,并设有制动、防滑、防冻措施。3、施工机械检修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机械设备不得在运转中进行维修、保养、调整;、液压系统发生故障,停止作业检修时,应释放压力;、不得在坡道上停放或检修机械,当需在坡道上检修时应做好防护。4、施工机械在特殊环境中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危险地段作业时,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并设专人指挥;、在高压电线下附近作业或通过时,施工机械与输电线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下表的规定:施工机械与输电线之间的安全距离(m)机械类型电压(KV)位置起重机械其他施工机械1115204050110200

5、1125(不含)25110(不含)110200(不含)沿垂直方向1.53.04.05.06.01.02.02.53.0沿水平方向1.01.52.04.06.01.02.04.06.0、在电杆附近挖土时,其周围应加固。对于不能取消的拉线、地垄及杆身,应留出土台。土台半径:电杆为11.5m,拉线为1.52.5m,并视土质情况决定坡度,土台周围应插标杆警示。、在埋有电缆、管道的地点作业时,施工前应在地面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并制定施工安全措施。未探明地下设施位置走向前,应由专人现场监护作业。严禁使用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盲目作业。5、钢丝绳的使用安全技术规程:钢丝绳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机械

6、用钢丝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丝绳(GB/T8918)的规定。、用于走行的钢丝绳不得有接头、扭结、变形。、起重用钢丝绳的接头,必须采用插接,其插接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0倍,总长不得短于300mm;非起重用钢丝绳接头,可用索卡连接,但必须经常检查紧固情况;与绳径匹配的卡子数量和间距应按下表规定执行。与钢丝绳直径匹配的卡子数量和间距钢丝绳直径(mm)10以下10202126283636404555最少绳卡数(各)3456721(卡板)绳卡子间距(mm)8014016022024010、钢丝绳有磨损或锈蚀时,应按下表规定进行折减,并按折减结果决定降低使用等级或更换。当钢丝直径与公称直径相比减小7

7、%或更多时,即使未断丝,该钢丝绳亦应报废。钢丝绳折减系数表钢丝绳表面磨损或锈蚀量(%)10152025304040折减系数(%)85757060500注:钢丝绳表面磨损或锈蚀量是以每根钢丝的直径计。、钢丝绳断丝达到下表规定时,应予更换。钢丝绳断丝更换标准钢丝绳的股数及处数619=114加麻芯一根637=222加麻芯一根661=366加麻芯一根1819=342加麻芯一根钢丝绳结构形式交叉绞丝顺向绞丝交叉绞丝顺向绞丝交叉绞丝顺向绞丝交叉绞丝顺向绞丝每扭节距中不准超过的断丝数126221136183618、起重吊装用的钢丝绳,其安全系数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起重吊装钢丝绳的安全系数用途安全系数用途安全

8、系数缆风绳3吊索(无弯曲时)6手动起重设备4.5捆绑吊索8机动起重设备5载人升降机146、起重吊装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起重指挥应由技术培训合格专职人员担任。作业前,应对起重机械设备、现场环境、行驶道路、架空电线及其他建筑物和吊重物情况进行了解,确定吊装方法。、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起吊:、起重臂和吊起的重物下面有人停留或行走时;、吊索和附件捆绑不牢时;、吊件上站人或放有活动物时;、重量不明、无指挥或信号不清时;、起重机的变幅指示器、力矩限制以及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应齐全完整,灵敏可靠,不得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进行停机。、不得使用起重机进行斜拉、斜吊。起吊重物时,不得在重物上堆放或

9、悬挂零星物件。、起重吊装物件时,不得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非重力下降式起重机,不得带荷自由下落。、施工用电安全技术规程:1、施工现场用电应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且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供电线路始端、末端必须作重复接地;当线路较长时,线路中间应增设重复接地,其电阻值不应大于10。2、施工用电应进行施工用电设计,并采取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方式。3、用电设备应实行一机一闸一漏(漏电保护器)一箱(配电箱);漏电保护装置应与设备相匹配。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4、配电室及其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配电室应设在靠近电源、无尘、无蒸汽、无腐蚀介质及无震动的地方,并应采取防止雨雪和动物侵入的

10、措施。、配电室内应配置砂箱和绝缘灭火器。、室内的配电屏(盘)和控制台两端应与重复接地及保护接零做电气连接。、配电屏(盘)应装设短路及过负荷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配电屏(盘)上的各配电线路应编号,并标明用途。、配电室应设专人值班,停送电应专人负责。5、自备电源应满足下列要求:、自备发电机组应采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发电机组与外电线路电源连锁,严禁并列运行。、发电机组应设置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装置。、多台发电机并列运行时,必须在几组同期后后符合供电。6、架空线路应满足下列要求:、加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并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不得挂在树木、脚手架上。、导线的选用应根据

11、负荷大小、允许电压损失、机械强度等确定。、架空线路之间及与各种设施之间最小安全距离应满足下列要求:、外电架空线与施工现场机动车道交叉时,其最低点与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表规定:机动车道路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外电线路电压1KV以下110KV35KV最小垂直距离(m)677、通信线路与低压线路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m,低压线路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6m,低压线路与10KV以上的高压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2m,10KV高压线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8m。、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与外电架空线路边线之间应保持下表规定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增设屏障、遮拦或保护

12、网,并悬挂警告标志牌等防护措施。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外电线路电压1KV110KV35110KV154220KV330500KV安全操作距离(m)46810157、电缆线路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电缆线应根据环境条件,采取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敷设。、电缆类型应根据负荷大小,允许电压损失计算确定。、电缆线路与热力管道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m。8、配电箱及开关箱应满足下列要求:、固定式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底面与地面垂直距离不得小于1.3m,移动式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底面与地面垂直距离应大于0.6m。、配电箱及开关箱应安装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严禁

13、设在有瓦斯、烟气、蒸汽及其他介质中。、配电箱及开关箱内应分设工作接零和保护接零端子汇流排。、配电箱应采取防晒、防尘措施,并配锁。9、施工照明和行灯的安全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在金属容器内作业或特别潮湿的环境中应使用12V安全电压;在隧道开挖工作面,桥梁基础的井下作业和夜间滑爬模提升,组合钢模板作业,给排水的大口径井下作业,房屋的狭小空间和沟、槽、池内施工以及各种机床和其他易发生电击危险场所应使用36V安全电压。10、生活照明用电,不得擅自拉线、装插座,不得私自使用电炉及其他功率较大的电器。11、漏电保护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CB6829),并应定期检查。12、夜间和

14、井、地下及影响施工安全作业场所照明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混凝土土与砌体工程安全技术规程:1、混凝土工程使用的模板及支架结构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应满足施工要求,其承载能力应满足支承新浇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荷载的要求。2、使用木工机械加工木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使用带锯时,人员应站在两侧,送料手不得进入台面,接料时不得越过锯口;、使用圆盘锯时,上锯人员的手距锯齿不得小于30cm,下锯人员应待木料推出工作台或锯片20cm后方可接料;、使用平刨机时,手指距刨口不得小于5cm,严禁用手推送木料;使用压刨机送料时,手指必须离开滚筒20cm以外,接料人员应待刨料离开台面后方可接料;、锯、刨短料应使用木棍或压棍推送;、打孔机打眼时,应使用夹料器,不得用手扶料;1.5m以上的长料必须使用托架;3、地面以下的模板安装、拆除,应先检查坑壁稳定和支护牢固情况。深长基础宜分层支模,边装边支,逐层施工。4、地面以上的模板安装,应分段分层自下而上,逐层支撑稳固。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如下:、模板安装、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模板及支撑材质是否合格。、地面上的支模场地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