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业务学习计划四篇

上传人:芳** 文档编号:271297928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教师业务学习计划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教师业务学习计划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教师业务学习计划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教师业务学习计划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教师业务学习计划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教师业务学习计划四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教师业务学习计划四篇教师业务学习计划 篇1为不断提高我校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xx年中小学教师暑期政治学习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xx年暑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20xx年我校教师暑期政治和业务学习计划。一、培训对象:方桥小学全体在职教职工。二、培训主要内容1、开展以“爱与责任”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重点是认真学习徐立科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以及身边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2、教师职业道德专题学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国师德手册等。3、学习掌握新课程改革理论和教育教学技能。主要学习解读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

2、南并展开讨论。三、培训形式及时间安排以校本研修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等形式进行。集中学习时间为20xx年8月26日8月29日。四、培训要求1、时间要求。学习时间为上午8:0010:00,下午1:303:30(特殊情况另定时间)。严格考勤制度,按时参加,不迟到、早退,有事必须事先办好请假手续。2、每位教师要认真参加学校的集中培训,认真做好培训笔记,积极参与讨论。因故不能参加培训的教师应补上培训笔记。3、培训结束每位教师要认真撰写1篇高质量的暑期学习体会文章。4、通过学习,剖析自我,强化教师依法执教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自觉履行教师职

3、责,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做一个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人民教师。教师业务学习计划 篇2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总结经验,形成富有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理论,用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1、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和隐含的人文价值,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发展学生的人文个性和人文精神。2、提高对课程的认识,学科的认识,背景资源评价的认识,教学中不断地内化、提升、反思,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始终保持较高的教学成绩。3、将教学过程的点滴感受、理性思考记录过下来,通过不断丰富内容,最终以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发表。4、尊重学生

4、的个体差异,做到分层施教、定向实教。在施教过程中,要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5、认真用心上好每一堂课;不段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多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真正良师益友。6每月至少阅读一本书,并写好相关读书心得。每月至少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天读书不少于一小时。坚持每天写微博,一周内不少于四条。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的理论专着,至少发表一篇市级优秀教学论文。7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8、注重教学实效,在各项教学检测中决不拖后腿,争取领先。使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毕业会考。创造机会,组织优秀学生参加作文比赛等语文活动,最好是榜上有名。9、做好全员育人工作。10、组织好每周的集体备课。坚决执行学校读书会、博客圈、

5、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教学处、年级部等部门机构的各项教学要求。计划是美好的。实施也不难。难在坚持。把它晒出来,就是想听听各位同仁的宝贵建议,更是想受到众多人的监督与鞭策。教师业务学习计划 篇3一、指导思想: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为促进广大教师更快地融入课改的大潮中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逐步完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尽快提高教师专业化的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良性发展,特别制定本计划。新一轮基础课程较之原有课程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有大的突破和创新,要更好地适应这样的状况,必须打破多年来所形成的教学方式和行为,对自己进行重新的认识和定位,改变以往习惯

6、模式,掌握进行课程开发的技术。基于这样认识,本学期的教师业务学习突出理清进行课程改革的思路,以促进教师群体以更有效的方法打破思想禁锢,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二、学习目标;结合课程目标提出的要求,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广大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为目的。通过各级各类培训,进一步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教学工作,使全体教师目标明确,立足课改,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形成新型教学观,加快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三、学习内容:1、各学科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训练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提高基本专业技能。3、各学科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4、各教育教学刊物的文章,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结

7、合工作实际撰写论文,积极投搞。5、体现新课标理念和课程改革精神的课堂教学,缀经验交流,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6、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各种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掌握相关方针政策。四、学习重点:(一)各学科新课程标准1、教师角色的定位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思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索、合作、体验、创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教师始终不能忽视自己的角色定位,适时点拨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2、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新课程标准要求

8、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文化素养。(2)正确把握各学科教育的特点。应重视各学科对学生熏陶感染的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各学科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各学科课程。应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

9、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二)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三)教师继续训练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五、学习方式及组织实施(一)培训学习1、集中培训。主要对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培训,通过培训打造共同的教学理念,要注重培训内容的系统性。本学期我们计划将邀请教研室领导和通过观看vcd光盘等形式系统地分类、分期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产生思想、观念、情感上的认同,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该培训由教导处具体组织实施。本学期,教导处将通过“示范课”、“研讨课”、“教案设计”、 “评选各科论文”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有计划地集中培训与指导。2、校内培训。各校可以自

10、搞活动或几校联合组织活动,通过“示范课”、“研讨课”、“演讲”、“集体研讨”等形式,对教师进行经常性的校内培训和指导,从而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反思自己,将新课标的精髓升华为自在的观念、思想。(二)自学、自练教师自学内容要包括上级教育部门下发的各种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方针、政策。各级各类教育报刊、杂志,校内外能充分体现新课标观念的.课堂教学经验,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等。六、预期目标1、每学期教师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8篇,学习心得不少于4篇。2、每学期教师撰写体现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论文不少于2篇,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撰写的论文,每学期至少有1篇在县以上获奖或发表交流。七、保障措施1、各校成

11、立教师业务学习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检查教师的业务学习情况。2、对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师论文及各项比赛,要定期进行考核、检查评比。3、每双周四下午三节课后为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八、学习安排略教师业务学习计划 篇4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我校教师掌握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和考试的教学技能,并熟练运用这些技能进教学活动,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二、培训对象全员培训根据我校教师队伍状况和教学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对全体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和教学业务培训。三、培训内容1、培训教师熟练掌握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增强理解和运用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能力。培训教师

12、理解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培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和基础知识等,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程序和选用教学方法的能力,确定教学目标的能力。2、培训教师的上课技能培训教师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培训教师展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产生学习动机的能力;培训教师讲授知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能力、训练教师运用引导、设疑、提问、演示、归纳、总结等方法实现教学目标。3、教师批改技能4、教师的辅导技能训练教师学会应用不同的辅导办法面对差异不同的学生。5、教师的考试技能培训教师组织考试的能力、编写试题的能力、批卷的能力、考试内容分析的能力。6、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一书。四、培训方法集中学习辅导,专题辅导讲座,教师自学自练,专题研讨等方式。五、培训时间年月:培训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年月:培训教师基本技能;年月:培训新课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变;年月:培训新课改革教师角色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