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化学实验与教学相联系的认识与看法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71170954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初中化学实验与教学相联系的认识与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初中化学实验与教学相联系的认识与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初中化学实验与教学相联系的认识与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初中化学实验与教学相联系的认识与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初中化学实验与教学相联系的认识与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初中化学实验与教学相联系的认识与看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初中化学实验与教学相联系的认识与看法蔡幸坡西宁七中东校 青海省西宁市 邮编:810007摘要: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中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中学生。如何结合本学科教学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围绕当前中学化学实验开展创新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从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分析了化学教学的紧迫性,并提出了对化学教学的一些具体的认识,着重讨论了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关键词:化学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正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和科学探究为基础的科学,任何理论知识的来源都离不开对于实验的探究。因此在

2、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就日益突出。如何在实验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对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而言,实验的作用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掌握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实验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可以说在教学中,实验的成败能够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基于以上观点,下面我谈谈自己对于化学实验的一些浅薄的认识:一、初中化学新课程标指出: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

3、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实验的最大功能呢?当前人们讨论最多的是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比如如何开展实验探究式教学,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实验等。但对化学实验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却讨论较少【1】。我认为,研究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才是真正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功能的关键要素。而加强实验基础操作、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生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在现实中有不少学生的实验基础技能较差,如: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操作不过关,存在安全的隐患。因此,加强学生化学实验基

4、本方法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将基本操作的内容分成若干个单元,每组实验需经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纠正等过程,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初级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和熟练操作能力。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一定要学会观察实验。一要全面观察化学实验的各个阶段;二要仔细观察各个阶段中物质的形态、颜色等变化,以及是否有光、热等现象产生。例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时、当通过CO的试管黑色氧化铜受热慢慢变成红色铜时,学生对实验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此时,教师应强调反应前后物质的状态和颜色发生了

5、什么变化。这样,学生就初步学会了观察。教师还应进一步告诉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无论是老师做演示实验还是自己动手做实验,都要全面、仔细、认真地进行观察。日积月累,学生的观察能力就形成了【2】。三、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目的、原理和实验条件,正确掌握和运用实验的基本操作和知识技能,合理选择仪器进行连接与装配,仔细观察现象并认真做好记录。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验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四、加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目前对验证性实验的批评较多,还有很多教师主张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对于这些批评和主张我们要辩证地加以认识,

6、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各自的作用,验证性实验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探究性实验则有利于理解科学过程和培养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两类实验各有特点, 不能用一类实验完全取代另一类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对化学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实验,主要是通过“问题一化学假设一实验一验证结论”的过程完成。探究性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来获得结论的一种实验,其过程是:“发现和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一查阅和搜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一提出假设一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一分析研究、形成结论一应用”。探究性实验从提出问题开始到形成概念、原理,最终解决问题为止,学生始终处于独立

7、思考、积极求索的学习情景之中。实验的成功、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迷惘到解决、最终结论的得出,使学生能初步尝试到科学探索的乐趣,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3】。五、实验要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化学是一门应用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与实际的联系非常密切。新课程标要求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接触社会的机会有限,通过实验来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作用,可说是一条很好的途

8、径。近年来,实验的改革正在向着生活化的方向进行,从生活性、实用性出发,在现行教材中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作为实验课题研究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成为解决化学知识和实际问题的习惯,如日用牙膏、洗涤剂、化妆品等主要成分和作用原理,对人体有无毒害,如何正确使用等。六、实验教学中的化学科学素质的培养在义务教育中,化学科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面广,但难度适中或倾向简单,化学实验教学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获得比较熟悉的实验

9、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选择演示实验时,应以突出教学重、难点为前提,以符合直观、简单、安全、可靠为基本条件,以规范操作为保障,以帮助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及获取化学知识为目的。如在讲解水电解的微观解释时,如果能够演示一下水电解的实验,那么就有利于学生以直观事实为依据分析问题,从而形成分子、原子这一概念。在演示实验观察过程中,应以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为主,避免出现学生“只看热闹,不看门道”的现象。具体做法是要让学生首先明确观察的目的性,弄清“看什么”,而后再观察,以免学生把化学实验当作“好玩儿”,克服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盲目性;其次

10、是指导学生即全面观察,同时又要分清主次。如镁带燃烧,要让学生既观察镁带燃烧发出的强光,同时主要要求学生观察生成物的颜色,以便为后面化学变化这一概念的形成打下基础。最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更重要的是将观察与思维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实验规范化也很重要。对学生操作不正确,应给予及时纠正,以防止学生形成错误操作习惯。因此,对学生的规范操作必须严格要求。特别是学生在初学实验基本操作时,应鼓励学生按规范操作多练习几次,相互监督,相互纠错。而且教师还要善于分析学生发生错误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而且学生实验结束后,总结和填写

11、实验报告很有必要,以便让学生改正错误,发扬优点和实验技能及化学知识的内化与升华。结束语:如何提高素质教育,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肩挑重担,担当起责任,为教育的事业添砖加瓦。本文仅就化学实验如何与教学相联系提出一些拙见,望广大同仁指导。 主要参考文献:【1】张克龙.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讨。实验教学研究,2007 ,第9期,911.【2】朱 驯.化学实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化工时刊, 2007,21(11),76-77【3】李艳茹.在新课标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实验教学研究,2006,第1期,14【4】刘知新. 化学教学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刘知新,梁慧妹等.化学实验郑长龙.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初中化学实验与教学相联系的认识与看法单位: 西宁七中东校姓名: 蔡 幸 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