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题B卷含答案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270938386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题B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题B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题B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题B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题B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题B卷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4 页市(区县)姓名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绝密启用前2019 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题 B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15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 (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A 强化练习B 直接感知C 实际操作D 亲身体验2、按照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

2、)。A 情感目标B 认知目标C 动作技能目标D 行为目标3、 1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吃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饼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A.电报句B.完整句C.单词句D.简单句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A.01.5 岁B.31岁C.112岁D.1218岁5、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A 、信任感B 、主动性C 、自主性D、自我同一性6、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较差。A.稳定性B.广度C.分配能力D.范围7、从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A

3、.幼儿园生活环境B.幼儿园心理环境C.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D.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8、下列关于幼儿发展地阶段地说法正确地是( )。A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 , “你是个好孩子” , 他说, “不,我是坏孩子” , 这个孩子正处在危机期B幼儿教育中提出“跳一跳就摘到桃子”体现地是发展地关键期C学记中说“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体现地是最近发展区D以上说法都不对9、下列各项表述,()不表现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A.对自己和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并意识到自己发音弱B.能比较稳定性地、正确地叫爸爸C.评价他人的发音,追求自己发音准确D.意识到同音字有不同意义10、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指向的是

4、()。A解放儿童的观察力B解放儿童的体力C解放儿童的智力D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二、简答题 (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分,共 30 分) 1、简述:茵茵已经上中班了,她知道把两个苹果和三个苹果加起来,就有五个苹果。但是问她2加 3 等于几,她就直摇头。根据上述案例,简述中班幼儿数学学习的思维特点以及对教育的启示。第 2 页 共 4 页2、什么叫发展适宜性原则?如何具体体现这一原则?三、论述题 ( 本大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20 分) 1、试述选择和确定幼儿园课程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四、材料分析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1、材料分析:教师出示饼

5、干盒, 问亮亮里面有什么, 亮亮说“饼干”。教师打开饼干盒, 亮亮发现里面装的是蜡笔。 教师盖上盖子后再问“欣欣没有看过这个饼干盒, 等一会儿我要问欣欣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 你猜她会怎么回答?”亮亮很快就说:“蜡笔”。问题:(1)亮亮更可能是哪个年龄班的幼儿?(2)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材料分析:在开展“烧烤店”游戏前, 大一班的李老师加班加点为幼儿准备了烧烤架、烧烤夹, 以及各种逼真的“鱼丸”“香肠”等食材:大二班王老师没有直接投放材料, 而是与幼儿商量, 并支持他们自己去寻找、搜集所需材料, 幼儿游戏情景分别见图1(大一班)和图2(大二班)。问题:(1)哪位教师的做法更恰当?(2)请分

6、别对两位教师的做法进行评析。五、活动设计 (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活动设计:数字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计量工具,请你以“数字6”为教学材料,设计一个中班的教学活动,写出活动名称、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并设计活动过程。要求如下:从日常生活中和幼儿的经验引发教学内容,运用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突出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帮助幼儿习得经验、知识的同时,重视幼儿情绪、态度、能力的培养。第 3 页 共 4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A 2、【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第六章教学活动的组织于

7、实施中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 20世纪 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并从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立了一系列目标序列,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面。题中“了解”是查看幼儿的认知技能,所以为认知目标。故本题选B。3、 C 4、 B 5、 C 幼儿在 1-3 岁,主要是自主对羞愧,儿童必须学习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等。儿童若无法自己独立,可能会使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觉得羞耻。父母是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6、 C 7、 D狭义的幼儿环

8、境指幼儿园内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8、【答案】 A 【解析】反抗成年人和做出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地各种表现地幼儿处在危机时期.B, 幼儿教育中提出“跳一跳就摘到桃子”体现地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独立表现出来地心理发展水平和成年人指导下表现出来地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地差异. 儿童在心理发展地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地情况被称为转折期.C, “时过而后学, 则勤苦而难成”体现地是发展地关键期. 9、 B,能比较稳定性地、正确地叫爸爸表现的是幼儿的言语能力,不能说明语音意识的产生。10、D 二、简答题 (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答案如下:从案

9、例中可以看出,中班幼儿教学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此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直接、简单和表面化的,概括的水平很低,只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此案例对教育的启示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为幼儿创设与数学游戏活动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同时设计好各种游戏材料,为数学教学游戏化和形象化提供物质保证,以保证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充分发挥与实现。2、答案如下:(1) 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此项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2) 从年龄的一般特征来看,幼儿园小班、中班、

10、大班幼儿在身心发展上的特点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提供相应的发展环境。比如:设计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提供合适的教学器具;开展有层次的游戏。同时,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为不同的幼儿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另外,幼儿园的环境应该是宽松的、自由的、和语的,并且是安全的和多样的。三、论述题 ( 本大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20 分) 1、答案如下:为了保证课程内容符合幼儿园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学习并实现幼儿地全面发展, 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 . 满足幼儿全面发展地整体需要, 有效地发挥各领域地教育作用. 幼儿园课程内容地选定应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各方面地需要, 包括

11、身体、认知、语言、情感、社会、创造性等方面 . 2适切性原则. 符合幼儿地年龄特点地课程内容才是幼儿必要地和有效地学习. 不能把未来所必备地知识技能简单地压在幼儿身上, 不能进行超前教育, 如果时机未成熟就勉强幼儿学习会导致消极学习态度地产生. 对于幼儿来说, 学习到在生活中应用到地知识才是有意义地. 3兴趣性原则 . 联系幼儿地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 内要要具有时代性和丰富性. 对幼儿来说与生活有关地事物能够引起他们地学习兴趣. 4发展性原则 . 适合幼儿地能力与发展地需要, 对幼儿地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 课程内容地选择与安排要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 既能满足幼儿当前地发展需要, 又能促进幼儿

12、能力地提高.选择教育内容必须实现在幼儿已有地经验基础上, 通过努力去学会新地经验. 5平衡性原则 . 课程内容地各个组成部分比例要平衡, 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反思,对内容是否达成目标进行分析, 要求内容比例合理. 四、材料分析 (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1、答案如下:(1)亮亮更可能是幼儿园中班的幼儿。一方面,4岁左右的幼儿还不能很好的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区分开,认为别人想的和自己所知觉到的一样,因此会出现错误信念;另一方面,从幼儿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对事物的判断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问题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所以材料中亮亮的表现更倾向于中班幼儿。(2)

13、亮亮的行为体现错误信念。错误信念是指向儿童描述一个故事情景(通常故事中主人公的信念与事实不相符),然后老师向儿童提问,看儿童是否能推断出主人公的真实信念。材料中的亮亮知道盒子里面装的是蜡笔,但是欣欣是没有见过的,也就意味欣欣不知道盒子里面装的是蜡笔,当老师问亮亮,欣欣认为盒子里是什么时,亮亮却直接说“蜡笔”。说明亮亮不能够正确判断他人的心里想法。体现了错误概念的特征。亮亮的行为体现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为中心是指儿童在前运算阶段(27岁)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并判断事物。材料中的亮亮通过教师打开饼干盒知道了材料是蜡笔的形象,体现了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14、符合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同时亮亮将自己对盒子中具体材料的认知等同于欣欣的认知,体现了没有站在欣欣的角度思考问题的特征。说明了自我为中心的特点。2、答案如下:(1)大二班王老师的做法更恰当。理由如下:材料中“烧烤店”的游戏属于角色游戏,大班幼儿角色游戏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能按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并有计划的游戏。材料中大一班的老师虽然用心准备了游戏材料,但是没有考虑到幼儿的自主性,限制第 4 页 共 4 页了幼儿在游戏中想象力的发展,因此是不恰当的。大二班王老师没有直接投放材料,而是与幼儿商量、支持他们去寻找和收集材料的做法更符合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因此王老师的做法更恰当。(2

15、)李老师的做法不恰当。首先,游戏是幼儿在假象的情景下反映现实生活,具体表现为以物代物、以人代人。大一班的李老师在游戏时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太逼真,不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其次,游戏的本质属性是自主性,游戏中的材料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来提供。大一班的李老师没有了解幼儿的想法而是直接为幼儿来提供材料符合幼儿游戏自主性的特点的要求。最后,李老师投放的材料过于逼真,缺少了可探索性和可操作性,不利于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王老师的做法恰当,符合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有利于幼儿游戏的开展。首先,王老师的做法有利于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同时能够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材料中,王老师与幼儿商量、支持他们自己去寻找,收集

16、所需材料的做法能够使幼儿更主动积极的参与游戏中,同时通过自己寻找材料的方式能够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其次,王老师的做法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同时激发幼儿在游戏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材料中王老师并没有直接选择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材料,而是让幼儿自己寻找,能够使幼儿大胆的结合生活经验并且展开想象,从生活中挖掘和发现合适的材料进行游戏。最后,王老师的做法符合活动区材料投放的启发性、操作性、探索性的要求。材料中王老师让幼儿自行寻找的材料,如树叶、签子等均来自于生活中,有趣、可变、可操作,不仅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也能够让幼儿自主地进行设计制作。五、活动设计 (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中班数学:认识数字“6”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认识数字“ 6”,知道它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2) 引导幼儿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3) 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 教具:投影仪一台,“动物园”幻灯片若干张,录音机一台,音乐磁带一盒,数字卡片若干张。学具:第一组,印有数字的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