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小学端午节食俗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270891442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小学端午节食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小学端午节食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小学端午节食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小学端午节食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600字:端午节食俗吃粽子“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到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粽子最早消失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

2、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宋代时,消失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消失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消失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今日流行的“火腿粽子”则消失在清代乾隆年间。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灿烂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依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饮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参加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成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古诗云:“唯有儿时不行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讨论说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 ,必需慎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