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传染病学(第4版)

上传人:TH****3P 文档编号:270891194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 页数:4075 大小:39.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传染病学(第4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075页
实用传染病学(第4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075页
实用传染病学(第4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075页
亲,该文档总共40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用传染病学(第4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传染病学(第4版)(40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传染病学(第4版)目录第一章 概述97第二章 感染病的历史103【感染病的过去】104一、感染病构成谱的变迁105二、历史上的重大感染病暴发或大流行106三、感染病暴发流行的历史启迪111【感染病的现在】112一、古老假说面临挑战112二、感染病防控的成就114三、EID的涌现及经典感染病的回潮115四、当今儿童感染病的特点118【感染病的未来】118一、感染病面临的挑战118二、研究前沿119第三章 新发/再发感染病130一、新发感染病131二、再发感染病133三、流行病学特点134(一)人兽共患性134(二)病毒及细菌为主导病原体,且部分病原体具有较大变异性135(三)人类对EID普遍

2、易感,其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135(四)传播途径各异,感染方式复杂多变136(五)行为生态性137(六)不确定性137四、EID的流行因素137五、EID的诊治进展140六、我国EID的现状141七、EID的防治对策142(一)建立和完善全球联动的防控信息平台143(二)完善EID的监测网络144(三)完善法规,加强教育145(四)完善队伍,面向基层145(五)加强对EID的研究145(六)加强国际合作,拓展研究领域146(七)搞好环境卫生146第四章 感染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47【病原体入侵及黏附】149【宿主抗感染机制】151一、理化屏障152二、炎症反应152三、补体系统153五、病原

3、体的对抗措施158【感染发生的各个阶段】160一、病原体在组织内扩散的方式162二、组织损伤的形成162三、病原体的排出164【几种感染病理生理学机制】165一、发热165二、呼吸道感染的防御166三、霍乱毒素的作用机制167第五章 感染病的遗传学基础170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子遗传学170一、细菌170二、病毒178三、真菌耐药性的分子遗传学进展187四、微生物与基因工程189第二节 感染病的宿主遗传学195一、遗传易感性的概念196二、感染病的遗传易感性研究流程197三、已报道的感染病易感和抗性基因206四、从进化的角度看感染病的遗传易感性216五、展望218第六章 感染与免疫222第一节

4、寄生物的致病性222一、寄生物的入侵门户及穿透作用223二、病原体和宿主细胞的特异性结合228三、病原体在体内的播散234四、细菌毒素237五、寄生物对宿主防御功能的逃避247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253一、非特异性防御功能254二、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成分254三、非特异性免疫过程260第三节 特异性免疫应答269一、特异性免疫器官及免疫活性细胞270二、特异性免疫的形成301三、变态反应304第七章 感染病的特征308第一节 感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308一、病原体(pathogen)308二、感染性(infectivity)311三、流行性(epidemicity)311四、免疫性(immuni

5、ty)313第二节 感染病的临床特征314一、病程发展旳阶段性及临床类型314二、发热及热型316三、炎症319四、皮疹(rash,eruption)327五、血象(blood picture)328第八章 感染病诊断技术330第一节 概述330一、临床诊断331二、常规实验室检查337第二节 病原体的分离与证实345一、检测病原体的标本采集346二、分离与证实病原体的方法350三、结果的判断与评价355第三节 免疫学诊断362一、抗原或抗体的检测362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378三、其他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免疫检测技术382四、免疫学诊断的发展趋势385第四节 基因诊断技术387【概述】387【

6、基因诊断常用技术】389【基因诊断技术在感染病诊治中的应用】408【基因诊断技术的质控指标】422【基因诊断技术临床应用的选择】424第五节 临床病原体检测技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428一、临床病原体检测技术的历史428二、临床病原体检测技术的现状432三、临床病原体检测的挑战及展望439第九章 感染病的治疗原则及现状443第一节 抗菌药物443【抗生素与化学合成药物的发展简史】443【抗生素与化学合成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原则】447【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454第二节 抗病毒药物471一、三环胺类抗病毒药物473二、核苷类似物474三、病毒蛋白酶抑制剂抗病毒药物491四、非核苷类RT抑制稍剂抗

7、病毒药物494五、焦磷酸类抗病毒药物495六、神经氨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496七、IFN类抗病毒药物499八、特异性靶向抗HCV小分子化合物501第三节 抗寄生虫药物506【蠕虫感染的治疗】506【原虫感染的治疗】512【锥虫及利什曼原虫感染的治疗】514第四节 对症支持治疗及护理517一、感染病护理工作特点517二、感染病常见的护理措施517三、营养支持治疗524四、心理治疗535第五节 免疫治疗538一、免疫调节剂538二、免疫血清的应用550第六节 基因治疗561一、基因治疗的发展简史561二、基因治疗的原则562三、基因治疗的种类564四、基因治疗中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565五、核酶及RN

8、A干涉技术推动基因治疗的应用566六、基因治疗在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570七、基因治疗在HIV感染中的应用576八、基因治疗在其他感染病的应用580第七节 人工肝支持系统与肝移植582一、物理型人工肝583二、中间型人工肝血浆置换588三、生物型人工肝590四、肝移植594第八节 中医中药治疗在感染病中的应用601一、中医药治疗感染病具有悠久历史601二、中医药治疗感染病的基本特点603三、中医药在感染病治疗中的应用603四、中医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优势607第十章 感染病的预防608第一节 急性感染病的管理608一、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609二、大力加强感染

9、病防治宣传609三、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610四、采取有效感染病预防措施610第二节 旅行者感染病的防护616一、旅行前的准备616二、旅行中的防护621三、返回后的检查626第三节 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627一、一过性感染628二、潜伏性感染628三、病原体携带状态628四、隐性染病629五、显性发病629第四节 消毒与隔离630一、消毒630二、隔离(isolation)635第五节 杀虫与灭鼠638一、杀虫638二、灭鼠642第六节 疫(菌)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646一、疫(菌)苗种类及其应用648二、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原则664三、疫(菌)苗研究进展668第七节 基因疫苗的研究进

10、展673【基因疫苗的发展史】674【基因疫苗的作用机制】674【基因疫苗的影响因素】677【基因疫苗的特点】681【某些传染病基因疫苗的研究现状】682【存在问题及展望】694第八节 感染病与自然灾害及生物恐怖697一、自然灾害与感染病流行697二、生物恐怖与感染病701第十一章 感染病常见临床症候/症候群705第一节 概述705【“症候/症候群”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705【感染病临床症候/症候群的研究价值和意义】706【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及处理原则】709【腹泻待查的诊断及处理】714【发疹待查的诊断和处理】717【黄疸待查的诊断和处理】721【头痛待查的诊断和处理】723第二节 发热性感染

11、病与不明原因发热726【发热的病理生理】727【发热性感染病】734【不明原因发热】742【治疗原则】761第三节 发疹性感染病764【病原学】765【流行病学】770【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773【临床表现】780【并发症】797【实验室检查】799【诊断与鉴别诊断】800【治疗】803【预防】807【预后】809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810 化脓性脑膜炎811 结核性脑膜炎828 隐球菌脑膜炎841 病毒性脑膜炎及脑膜脑炎853第五节 胃肠道感染862【病原学】862【流行病学】874【发病机制】877【病理改变】887【临床表现和并发症】888【实验室及辅助检查】892【诊断】898【鉴

12、别诊断】899【治疗】900【预防】908第六节 呼吸道感染913一、咽拭子检查915二、痰液检查915三、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916 上呼吸道感染917 下呼吸道感染935第七节 肝胆胰感染969 EB病毒相关肝炎970 巨细胞病毒相关肝炎973 肝脓肿977 血吸虫肝病981 胆囊炎981 胆管炎987 胰腺感染991 自发性腹膜炎995 继发性腹膜炎999第八节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1007【概述】1007【病原学】1007【感染途径】1008【发病机制】1009【临床表现】1011【实验室诊断方法】1012【治疗原则】1014【预防】1015 肾盂肾炎1016 肾积脓1023 肾皮质多发性

13、脓肿1024 肾周围炎1025 急性细菌性膀胱炎1026 慢性细菌性膀胱炎1029 尿道炎1030 前列腺炎1034 精囊炎1039 附睾炎1040 睾丸炎1041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1042第九节 心血管系统感染1055 心内膜炎1055 心肌炎1086 心包炎1099第十节 骨关节系统感染1131一、概述1131二、骨的结构与发育1131三、关节的结构1134 骨髓炎1134 关节炎1158第十二章 病毒性疾病1171第一节 概述1171【病毒感染的致病作用】1172【机体的抗病毒免疫】1174【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学】1176【病毒性疾病的临床表现】1176【病毒性疾病的诊断】1178【病毒性疾病的治疗】1180【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1182第二节 流行性感冒(附甲型H1N1流感)1183【病原学】1183【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