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学》习习题集

上传人:秋*** 文档编号:270890975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 页数:171 大小: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推拿学》习习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针灸推拿学》习习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针灸推拿学》习习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针灸推拿学》习习题集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针灸推拿学》习习题集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灸推拿学》习习题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推拿学》习习题集(1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经络总论一、选择题A1型 1、针灸学的理论基础是:()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脏象学说 D、经络学说 E、子午流注学说*2、十二经循行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A胸部 B、腹部 C、头面部 D、四肢末端 E、颈项部*3、十二经脉中,在头面部交接的是:()A、阳经 B、同名阳经 C、阴经 D、同名阴经 E、手三阳经*4、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A、督脉 B、阳维脉 C、阳跷脉D、足太阳经 E手太阳经5、主一身之表的经脉是:()A、阳维脉B、阳跷脉C、督脉 D、足太阳经E手太阳经6、脾之大络散布于:()A、胁部 B、胸部C、颈部 D、胸胁部 E、腹部A2型7、根据三阴三

2、阳、经脉循行于上下肢和经脉连属于不同脏腑等三个方面,来确定十二经脉的:()A、命名B、表里关系C、交接规律D、流注顺序E、分布规律*8、与脏腑无连属关系,与足少阴肾经并而上行,称“十二经之海”的经脉的是:()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阴跷脉E、阴维脉B型A、上肢外侧前缘 B、上肢外侧后缘 C、下肢外侧前缘 D、下肢外侧后缘 E、上肢内侧中间 9、足阳明胃经:()10、手厥阴心包经 :()11、手阳明大肠经:()X型12、奇经中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的经脉是:()A、冲脉 B、任脉C、督脉 D、带脉E、阴跷脉13、经络的作用是:()A、联络脏腑,沟通肢窍B、运行气血,濡养周身C、抗御病邪,

3、反映病侯D、传导感应,调整虚实E、传注外邪,影响脏腑二、名词解释14、经络15、十二经脉*16、十二经别*17、十五络脉18、奇经八脉19、一源三岐20、阳脉之海21、阴脉之海22、十二经之海23、十四经*24、十二经筋三、填空题25、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_、_、病理变化及其与_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26、经络是_和_的总称,是人体运行_、联络_、_内外、_上下的经路*27、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依据阴阳消长所衍化的_、经脉分别循行于_的部位特点、_的属络关系等三个方面来确定。28、督、有_之意,可总_诸阳经。29、任,有_之意,能_诸阴经。*30、手三_从_走手,手三_经从_走头,足三

4、_经从头走_,足三_经从_走腹胸。31、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_交接,_在头面部交接,相互_的阴经在_交接。32、督、任、冲三脉均源于_,同出于_,故有 _之说。*33、带脉起源于_,_一周,状如_,有_诸经的作用。*34、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_、_、_、_的经行部分,是正经别行_的支脉。四、是非判断题*35、经络是十二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36、经络学说是古人在长期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37、维脉的维有多维之意,是指维脉上下贯通,里外相合。( )38、十二经脉是对称分布,左右共有12条。( )39、十二经脉的流注从肺经开始,到肝经结束。( )五、问答题*40、何谓经络学说41、

5、试述经络学说的重要意义。*42、简述经络的概念。*43、十二经脉是如何命名的44、简述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45、说明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46、说明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47、简述奇经八脉的含义。48、简述冲脉的循行与生理功能。*49、简述阴阳跷脉的循行与生理功能。50、简述阴阳维脉的循行与生理功能。*51、简述经络的作用。52、说明络脉的生理作用。53、简述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54、何谓十二经筋有何作用*55、何谓十二皮部有何作用第二章 腧穴总论一、选择题A1型*1、腧穴的分类是:()A、十四经穴、阿是穴、特定穴 B、特定穴、十二经穴、阿是穴 C、经穴、奇穴、阿是穴D、十二经穴、

6、经外奇穴、特定穴 E十二经穴、阿是穴、特定穴*2、经穴的数目是:()A、361个B、254个 C、160个 D、365个 E、120个*3、手太阴肺经主治:()A、肺病B、胸部病、肺病 C、喉病D、肺病、喉病、胸部病E口齿病*4、五输穴中多分布于指(趾)端的穴是:()A、井穴B、荥穴 C、输穴 D、经穴 E、合穴5、郄穴共有:()A、16个B、12个C、6个D、8个E、10个*6、原穴多分布于:()A、掌指关节处B、跖趾关节处C腕踝关节附近D、肘膝关节附近 E掌指或跖趾关节处。7、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的穴是:()A、郄穴B、原穴C、俞穴D、募穴E、八会穴*8、特定穴是指:()A、没有归属十四经,

7、而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穴 B、归属于十四经,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穴C、泛指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穴D、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且有特定称号的穴E、指对某些疾病有特殊作用的穴*9、骨度折量定位法最早见于:()A、内经B、甲乙经C、灵枢经D、素问E、针灸大成10、骨度折量定位法中的寸是指:()A、等份B、市寸C英寸D、3厘米E、一横指11、骨度折量分寸中前发际至后发际是:()A、9寸B、12寸C、16寸D、10寸E、8寸12、骨度折量分寸中歧骨至脐中是:()A、9寸B、12寸C、6寸D、5寸E、8寸13、骨度折量分寸中膝中至外踝高点是:()A、13寸B、12寸C、16寸D、15寸E、14寸14、骨度折量分

8、寸腕横纹至肘横纹是:()A、12寸B、9寸C、8寸D、10寸E16寸*15、指寸定位法又称:()A、一夫法B、中指同身寸法C、横指同身寸法D、手指同身寸法E、拇指同身寸法A2型*16、既有固定的穴名,又有固定的位置和归经,且能主治本经病证的穴是:()A、特定穴B、经穴C、郄穴D、原穴E、五输穴*17、患者咳嗽,胸闷,咳吐白痰,咽喉干痛,兼见恶寒发热,应选用:()A、督脉穴B、手太阴经穴C、足太阳经穴D、手太阳经穴E、足阳阴经穴18、患者上齿疼痛,牙龈红肿,口渴口臭,大便秘结,兼有发热,脉洪数,应选用:()A、足阳明经穴B、手阳明经穴C、足少阴经穴D、足少阳经穴E、足太阴经穴19、患者因精神刺激

9、而致月经后期,量少色暗,小腹及乳房胀痛,伴见胸闷,嗳气,不思饮食,应选用:()A、足少阳经穴B、任脉穴C、足厥阴经穴D、足太阴经穴E、足少阴经穴20、患者因过度疲劳而突然昏倒,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脉沉细无力,应选用()A、督脉穴B、任脉穴C、足少阴经穴D、足阳明经穴E、足太阳经穴B型A、9寸B、8寸C、12寸D、13寸E、18寸21、前额两发角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22、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23、腋前纹头至肘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8寸B、3寸C、12寸D、5寸E、14寸24、臀横纹至膝中的骨度分寸是:( )25、外踝高点至足底的骨度分寸是:( )26、肩胛骨内缘

10、至后正中线的骨度分寸是:( )X型*27、腧穴又称作:( )A、节B、会C、气穴 D、孔穴E、气府*28、腧穴的主治作用包括:( )A、特殊作用B、补泻作用C、近治作用D、远治作用E、调节作用*29、下列部位中骨度分寸为9寸的是:( )A、歧骨至脐中B前额两发角之间C、天突至歧骨D、腋前纹头至肘横纹E、季胁至髀枢30、下列部位中骨度分寸为12寸的是:( )A、前发际至后发际B、肘横纹至腕横纹C、腋前纹头至肘横纹D、膝中至外踝高点E、腋下至季胁二、名词解释*31、腧穴*32、十四经穴*33、奇穴34、井穴35、合穴36、原穴37、络穴38、俞穴39、募穴40、八会穴41、郄穴*42、下合穴*43

11、、八脉交会穴44、横指同身寸45、中指同身寸三、填空题*46、腧穴是人体 之气输注于 的部位。*47、腧穴可分为 、 、 三类。48、奇穴是指有 ,又有明确有位置,但未列入 的腧穴。*49、阿是穴又称 穴, 穴和压痛 等。50、特殊作用是指腧穴对机体的 状态有 的 作用。51、特定穴是指 中具有 和 ,并有 的腧穴。52、脏腑_ 和留止的 ,称为原穴。53、俞穴是 之气输注于 的腧穴,又称 。*54、八会穴是指 、_、_、_、_、_、_、_之气所_的8个腧穴。55、拇指同身寸是以_拇指_的宽度作为1寸,可用于_的直寸。四、是非判断题*56、腧、输、俞三字通用,没有区别。( )57、输穴是指背俞穴。( )*58、近治作用是一切腧穴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59、荥穴主要分布在腕关节附近。( )60、络穴是络脉从经脉别出部位的穴。( )*61、八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 )62、骨度折量定位法是以全身骨骼长度为标准取穴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