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及社会上全册教材分析

上传人:wd****8 文档编号:270889988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5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品德及社会上全册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四年级品德及社会上全册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四年级品德及社会上全册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四年级品德及社会上全册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四年级品德及社会上全册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品德及社会上全册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品德及社会上全册教材分析(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三个单元组成。教科书在设计上力求贴近儿童的生活经历,贴近现实社会,将品德教育的容和儿童的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消费 是四年级上学期的第一单元的主题,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根本的消费知识。教学方式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目的是通过这些活动让学获取消费的初步感受。第二单元生活中的习俗单元以燃放礼花、悬挂彩灯的情景为背景,其目的为衬托节日的喜庆气氛。让学生通过探究节日的习俗,感受到人们节日中享受到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第三单元平安地生活是让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 活动围的不断扩大,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

2、到的事情。如何使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每一天,是家长、学校、社会一直关注的问题。设计本单元让学生在以有的平安知识的根底上进一步深化理解,系统地掌握一些面对突发事件的自救自护本领,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根底。各单元的设计围绕课程标准的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穿插,螺旋上升。本教材以学生生活为主线,设置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主题,表达教科书容的生活化和综合性。主要有学生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生活的容,家乡、世界的民族风情、习俗和传统节日等容,让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有利于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的和谐开展。本单元的学习容: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消费第二单元 生活中的习俗第三单元 . 平安地生活二

3、、学习目标:情感 态度 价值观1、 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2、 养成文明礼貌、老实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3、 初步形成、法制观念。4、 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5、 热爱祖国,真是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6、 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一意识7、 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能力1、 能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参与探究活动。2、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人事、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常识合作的、有意识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 养成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

4、题。4、 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对节日及喜庆活动的感受和见解。知识1、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3、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4、初步懂得讲文明、守纪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三、学习重点、难点:1、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3、养成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5、掌握根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 6、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人事、分析社会事务和现象,尝试合作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

5、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四、学习准备:师:计算机、课件、挂图、生:预习每一个相关容。五、课时安排: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消费第二单元 生活中的习俗 详见单元课时备课第三单元 平安地生活 六、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钻研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学习教育学习理论,透彻分析教材,保证教育学习的质量。2、制订细致的教改方案,并按方案有步骤的实验,提高教学效率。3、阅读教学杂志中的有关文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听课,吸取其他教师好的教育学习方法和经历,不断提高学习水平,虚心请教,承受他人的意见,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力

6、求向40分钟要质量。4、严格要求学生,切实按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展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适当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5、了解各班学生,根据学生的承受能力和水平差异,利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6、有方案有针对性地做好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指导他们自学地学习。多与家长联系、积极配合,共同加强教育,帮助学生不断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学 期 授 课 计 划周 次学 习 容1课堂常规 生活中需要消费我问爸爸、妈妈2我来算算帐 不同的购物场所去哪儿买东西3超市的秘密 实践

7、活动4 我妈妈去购物 我是聪明消费者 5 消费三元钱 实践活动6 十月一、放假7多彩的民族节日辞旧岁迎新春 中秋节话团圆8少数民族节日多 实践活动9家有喜事搬新家 迎新娘10 生活中喜事多 异国习俗节日习俗11 日常习俗 实践活动12交通平安每一天公共交通有规则 交通事故的警示 13 实践活动 交通平安,从我做起 14 火灾的危害 遇到火灾怎么办 15 实践活动 走近消防警察16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实践活动17 突发事件中的自护自救18复 习19复 习20考 试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消费一、学习容:生活中的消费 生活需要消费 做聪明的消费者不同的购物场所 生活中的消费是四年级上学期的第一单元的主题,

8、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根本的消费知识。教科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图文结合,伴随着整个探究的过程。教学方式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目的是通过这些活动让学获取消费的初步感受。二、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2、养成文明礼貌、老实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3、初步形成、法制观念。能力1、能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参与探究活动。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人事、分析社会事务和现象,尝试合作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 养成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知识1、

9、 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 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3、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4、 初步懂得讲文明、遵守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三、学习重、难点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四、学习准备图片、多媒体、教科书等用品。五、课时安排:每节课为1-2课时详见课时备课第一主题 生活需要消费第一课时 我问爸爸妈妈教材简析含课时课型本课选自人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课生活需要消费。本课难点是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当今儿童特别是独生子女缺乏自理能力尤其是理财能力,而相应的理财能力又是其在现代社

10、会上立足的根本能力之一,这一能力的培养只靠口头说教很难实现。所以只有把学生带入现实社会,把社会现实融入课堂教学,注重课外的融和才能把本课教学落到实处。另外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无论家庭条件好坏,他们个个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很少考虑家庭的收支情况,相应的理财能力更是一切空白,所以学好本课有很强的时效性。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需要消费,了解最根本的消费常识,认识合理消费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生活与消费,消费与收入,收入与劳动之间的关系,提高自己适应社会消费的能力。3、使学生知道家庭消费依靠父母的劳动收入来维持,要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学会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4、帮助学生树立

11、正确的消费观察。 二、教学重点1、生活和消费,消费和收入,收入和劳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知道生活需要消费,消费要依靠家庭得收入来维持,家庭收入需要父母的辛勤劳动,从而使他们关心家庭生活,学会勤俭节约。2、结合并评论目前的学生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及铺浪费等不良现象。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三、师生准备购物的有关图片、课件等。四、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场,你们就是四年级的学了,就是一、二年级小朋友的大哥哥,大姐姐啦,你们快乐吗?快乐你们都是大孩子了,都为家里做过哪些事?很多同学都为家里买过东西,或者跟着爸爸妈妈一起买过东西,今天我们要学

12、习的容就和买东西有关,叫做生活需要消费。二、师生互动、交流1你认为,什么是消费?2消费是与我们的生活严密相联系的。例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需要消费。3谁愿意讲讲你在生活中消费的小故事。三、观察图片出示课件插图课件:出示一组超市,家庭家具等图片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什么?2这些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 3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消费,消费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局部。而“消费与父母的辛勤劳动相联系的。四、了解消费的经济来源1消费需要一定的经济收入来维持。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一点儿家庭的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就会更加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学会勤俭节约。2怎样才能了解你父

13、母的收入来源呢?3讨论前的问题课件出示a确定访问对象,并约定访问时间。b把访问的问题一一列出。注意:做好访问纪录、访问时要有礼貌4在学生进展讨论时,教师对学生所讨论的问题,进展相应得指导。 5深化认识(出示课件)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认识爸爸妈妈的工作,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他们都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辛勤的工作,靠他们的劳动为家庭提供了收入来源,激发学生对爸爸妈妈的尊敬和感谢之情,从而自觉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五、劳动体验1课件出示四幅画,让学生观察图,并说出图意。A: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劳动体验的要求,即开展活动的小提示,明确“劳动体验的有关要求及注意问题。B:让学生课下收集、整理废旧纸箱、报刊、酒瓶等,并自己找收购站去卖掉。本项活动要在家长或教师的帮助下进展2通过这次劳动体验,你有哪些收获?3填写“我想说的话。六、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想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生活和消费,消费和收入,收入和劳动之间的关系。我们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消费,消费中的收入需要父母的辛勤劳动所获得,所以我们大家应关心家庭生活,学会勤俭节约,体谅父母的辛苦,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生观察图片,自由答复。学生:需要事先制订方案,最好能够做好一个方案。小组讨论:如何制定一个访问方案具体方案?交流学生采访的情况,并结合插图,说清楚爸爸妈妈的职业或工作情况,并填写家庭收入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