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少数民族工作汇报(多篇)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270885273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3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少数民族工作汇报(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乡镇少数民族工作汇报(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乡镇少数民族工作汇报(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乡镇少数民族工作汇报(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乡镇少数民族工作汇报(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少数民族工作汇报(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少数民族工作汇报(多篇)(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少数民族工作汇报(精选多篇)第1篇: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汇报(.9)学生处关于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情况汇报学院领导:下面我将学生处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一、我院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我院在校生中共有少数民族学生1356名,包含彝族、藏族、苗族、羌族、蒙古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彝族学生最多。其中2014级有551名,2015级有362名,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生中总数的13.23%,少数民族学生比重较大。二、开展的工作1、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院一方面通过开展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辅导员、班主任培训等途径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事务管理能力,做到对少数

2、民族学生事务会管、敢管、想管,在日常管理中做到管理到位,培养到位,教育到位。另一方面通过召开全院学生大会、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专题工作会、少数民族学生先进大学生事迹报告会,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正面引导教育;同时加大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力度,通过违纪学生在班级、系部内做检讨等方式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警示教育。2015年上半年共处分学生27名,其中少数民族21人,对额其拉基等5名少数民族学生给予了开除学籍处分。- 1 的其他隐患,并制订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应急机制,稳定校园秩序。三、存在的问题我院少数民族学生数量较大,他们的一些生活习俗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改变,加之我院办学条件十分有限,所以

3、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难度较大,近期发生了一系列少数民族学生酗酒、醉酒、酒后滋事、打架的事件。1、少数民族学生的习俗较短时间难以改变。少数民族学生好喝酒、讲哥们义气、抱团心理十分普遍。一旦本民族的同胞出事,就会迅速纠集人员,替同胞出头;出了问题后往往互相遮掩,导致很难把事实情况调查清楚。现在正处于开学之初,一些少数民族同学假期刚结束要进行聚会;一些学生的老家有新同学到来,要进行老乡聚会,这些少数民族学生聚会往往就会喝酒,一旦喝高之后,情绪容易失控,容易发生打架斗殴现象。2、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存在困难。我院学生的层次不高,今年单招学生比重较大,其中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差、分数更低,行为习惯差

4、。因此如何能够让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端正态度、明确目标、克服困难、学到知识、掌握本领、提高素质、增强竞争力,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3、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养力度不足。由于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分布不均匀,有的系部、班级比较集中,虽然学院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来鼓励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担- 32、开展活动,宣传典型。以重要的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心理讲座”、“家访活动”、“民族文化展”等活动,让各民族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中典型人物的宣传,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参谋助手作用,对重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重点盯防,一旦发现有事故苗

5、头及时处理。要结合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3、齐抓共管、全员育人。通过教学队伍和学管队伍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学生会、团总支、宿管会、护校队等学生团体的作用,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建议变革学生的管理模式,实行开放式管理。同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班级、寝室进行统筹安排,避免同一个班级、寝室出现少数民族学生扎推、集中的情况,便于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管理。4、加强校园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学生在校内也能享受到特色餐饮、娱乐等服务;建立学生信息共享机制。成立少数民族学生社团,聘请学生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带领少数民

6、族学生开展文化活动,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业余时间的引导,让他们觉得有事可做,既发挥了少数民族学生能歌善舞的特长,又维护了校园的和谐稳定。学生宿舍A23的防护网已经严重破损,学生可以轻易翻出,建议学院加固处理。- 5推荐第2篇:少数民族1、满族;2、朝鲜族;3、赫哲族;4、达斡尔族;5、鄂伦春族;6、鄂温克族;7、蒙古族;8、回族;9、东乡族;10、保安族;11、撒拉族;12、土族;13、裕固族;14、俄罗斯族;15、乌兹别克族;16、塔塔尔族;17、锡伯族;18、哈萨克族;19、克尔克孜族;20、维吾尔族;21、塔吉克族;22、藏族;23、珞巴族;24、门巴族;25、纳西族;26、彝族;27、

7、普米族;28、白族;29、傈僳族;30、怒族;31、独龙族;32、景颇族;33、阿昌族;34、德昂族;35、佤族;36、拉祜族;37、布朗族;38、傣族;39、基诺族;40、哈尼族;41、京族;42、黎族;43、毛南族;44、壮族;45、仫佬族;46、瑶族;47、侗族;48、苗族;49、水族;50、布依族;51、仡佬族;52、羌族;53、土家族;54、畲族;55、高山族;56、汉族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的“火把节” 瑶族的“达努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 纳西族的“火把节” 苗族的“芦笙节”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 京族的“哈节” 毛难族的“庙节。彝族的“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8、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无数火把在田间、山林穿越游动,景色十分壮观。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火把节”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 恶、追求幸福昌盛的美好愿望。傣族的“泼水节” 我国傣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傣历六、七月举行。节日的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希望把过去一年中的疾病和灾难送走,祈求在

9、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原俗节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全寨妇女为佛像泼水“洗尘”。然后青年男女泼水为戏,认为这样可以消灾除病。下午举行“丢包”,是青年男女借以求爱的一种活动。在节日里,还举行公众放高升、赛龙船活动,使整个泼水节达到高潮。解放后,破除了陈规陋习,增加了健康的内容,如第一天开欢庆大会,各族军民同贺傣历佳节,会后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次日各村寨举行欢快的泼水活动,第三日赶摆。蒙古族的“那达慕” 每年七、八月牧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

10、强斗胜的棋艺,有美妙动人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彩旗飘扬,人欢马嘶,平日宁静的草原,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推荐第3篇:少数民族1满族门前插柳枝和熄灯祭扫 2蒙古族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 当接过主人的奶酒,最得体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禁忌:l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 l l l 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

11、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 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l 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 3.回族居住特点:小集中、大分散。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 民族禁忌“貌俊、性温、洁净”可食,“貌异、性恶、污秽”不食。主要是禁食一些食物。如奇形怪状、污秽不洁、性情凶恶、行为怪异的飞禽、猛兽及鱼类;日久变质、受污染的食品都属于禁食范围。在饮食方面,禁食猪、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自死的牲畜、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不吃动物的血。禁止抽烟、喝酒,禁止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

12、忌的东西作比喻(比如不能说某某东西像血一样红)等,甚至在谈话中也忌带“猪”字或同音字; 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 主要节日每年教历9 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前至落日后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13、。 不吃猪肉的原因:1-猪貌丑、怪异,性贪婪、愚笨。世界各民族语言在形容人貌丑、懒散、愚笨等方面都用“猪”字形容2-猪喜污秽。其生活区域肮脏不堪,食用的饲料也是污秽的,难与食草类动物相比。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猪一旦饿极了,连亲生猪崽也照食不误。一般的动物,即便是小鸟也会与饲养它的人建立某种感情,义犬救主等动物助人的故事广为人知,但猪却有时连饲养它的人家的婴孩也有拱死吃掉的现象,它的性格,就连狼和老虎等凶暴的动物都难以相比。3-还有,猪的脖子上只有一根筋,既不能看到天,也不能回头,穆斯林们是讲究回心转意的,而猪的这一特性和穆斯林们的这一生活习惯背道而驰,这也是穆斯林们不吃猪肉的一个原因。4

14、、藏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 由于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多以牧业为主。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 布达拉宫 糌粑 酥油茶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圆寂的*喇嘛死后,在布达拉宫里把他的遗体修放在一座塔里,装饰这座塔就用去1 4 万两黄金。其次,*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

15、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据说,藏民进了寺庙大门,先献一条哈达,然后参拜佛像,到各殿参观,随坐,到离别时,还在自己坐过的座位后边放一条哈达,表示我人虽离去,但我的心还留在这里。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献哈达在西藏十分普遍,甚至人们互相通信时,也在信封内附上一条小哈达,以示祝福和问候。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在不同情况下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佳节之日,人们互献哈达,表示祝贺行日愉快,生活幸福;婚礼上呈献哈达,意味着祝愿新婚夫妇恩爱如山、白头偕老;迎宾时奉献哈达,表示一片虔诚、祈祷菩萨保佑;葬礼上献哈达,是表示对死者哀悼和对死者家属的安慰。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