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多篇)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270879853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7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多篇)(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多篇)第1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野川小学20172018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学期教 学 工 作 计 划野川小学 丁雪莲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用心、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二、学生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潜力、情感价值观构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必须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构成成为迫切的需要。例如,四年级的学生仍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

2、缺乏合作和奉献助人的精神。同时,他们也处于自我中心向他人发展的阶段,他们开始喜欢交友,但在人际交往中,有的表现为比较封闭、退缩,有的表现为比较放任、攻击,往往因为不会与人沟通而与他人发生冲突,其社会化发展的潜力有必须的障碍。儿童许多良好的品质都是透过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因而,正确引导学生结交朋友,帮忙他们树立正确的与人交往的观念,掌握良好的交友技能,学会交往沟通的技巧尤为重要。又如,四年级的学生对于事情的是非有必须的决定潜力,但是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自主性和自立潜力都不是很强。在学习和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3、,所以也相应出现了许多的烦恼,一些不良倾向不仅仅使学生们不能构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会影响其性格和道德行为的发展。另外,四年级的学生开始有兴趣也有潜力,关注人类的衣食问题,关注人类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匮竭的问题,他们开始有作为现代人的职责意识,开始参与社会活动,了解工农业生产状况,提高生活技能的需要。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我与规则;第二单元为我是小小的志愿者;第三单元为我崇敬的人们;第四单元生活中的交通和通信。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的,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价值取向为理

4、念。四、教学目标(一)本教材引导学生透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用心态度和参与潜力;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务必的道德观、价值观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会合作,体会合作的好处;初步构成正确的友谊观;学会交流和沟通的技巧,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正确应对欺负和威胁,敢于抗争。2、初步构成用心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承受困难和挫折的意志与潜力;学习诚实做人,诚信为本;热爱科学,相信科学。3、明白消费的权利,了解有关消费的常识;懂得勤俭节约的道理,自觉

5、珍惜劳动成果;初步学会辨证地看待工业礼貌,认识白色污染;养成珍惜水资源的习惯。(二)基本理念:1、关心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帮忙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资料和形式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务必采取儿童乐于和适于理解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忙他们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五、教学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忙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构成用心的生活态度。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构成贴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推荐第2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

6、高年段学习的教材,本册教材在体现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三)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历史和地理内容的学习。(四)重视史地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2、能力:能够初步识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

7、会信息。3、知识: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一些基本的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3、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四、课时安排:1单元:7课时 2单元:9课时 3单元:12课时 4单元:4课时 共计:32课时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男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学会理

8、解和尊重异性同学的差异,化解由性别差异产生的矛盾,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营造愉快的学习和生活氛围。2、感受和分享美好真挚的友谊;懂得友谊的意义,能够区别有益于和有损于友谊发展的行为;了解和创造建立在真诚、关爱、理解基础上的友谊。3、了解与人交往的原则,能够顾及他人的感受,学习化解矛盾的技巧和方法。教学重点:感受和分享美好真挚的友谊;懂得友谊的意义,能够区别有益于和有损于友谊发展的行为;了解和创造建立在真诚、关爱、理解基础上的友谊。 教学难点: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你我同行针对十一二岁的儿童正逐渐进入青春期,他们的独立意识不断提高,有了相互交往的需求,也有了固定的伙伴,同时也有许多的困惑与烦恼。本单元

9、以“你我同行”为主题,探讨与不同人打交道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课时安排:男生女生3课时 朋友之间2课时 学会和谐相处2课时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到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空间和资源,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从而产生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2、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3、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自己做起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4、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和世界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到自然灾害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学习一些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救互救的方法,体会

10、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教学重点: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教学难点:学习一些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救互救的方法,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 授课时数:9课时地球我们的家园2课时 重负的大地4课时 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3课时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了解和平鸽的由来萌发爱好和平的情感2、.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3、.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教学重点:战争引发的多种灾难和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拉近战争与儿童生活的距离,让儿童

11、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探究性解决问题。 教学时间:灾难降临的时候3课时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3课时 放飞和平鸽3课时 我们手拉手3课时第四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朋友、老师和同学,感受友爱之情和教育之恩。2、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对朋友、同学和老师的感激教学重点:1、回忆自己成长的足迹,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2、写临别感言,体现师生深情和朋友之情。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探究性解决问题。感受友爱之情和教育之恩。2、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对朋友、同学和老师的感激教学时间:成长的足迹2课时 临别感言2课时推荐第3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小学五年

12、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

13、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二、班级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三、教材分析1、教育性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

14、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教学目的。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2、引导儿童进入公共生活,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3、呈现历史的“人化”,引导儿童走进历史。4、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5、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

15、型的人格。6、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五、教材重点难点重点:“走出深重的历史灾难”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学期在本课程中出现与原有历史教材设计有很大的区别,注重呈现历史细节,让历史人站在儿童面前,与儿童对话,本主题旨在引领儿童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走近历史,在自己生活中找到历史文化的足迹,引起他们与之交往的愿望和冲动,表现出对祖国地理、历史发展状况的尊重、关注,并引以为光荣和骄傲。六、教学措施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3.进一步加强本课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通过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4.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5、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就力求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七、课时安排每周三课,其间也可安排一些劳动、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七、本册教学时间安排1、第一单元9 教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