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3篇汇总范文

上传人:追*** 文档编号:269550800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3篇汇总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3篇汇总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3篇汇总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3篇汇总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3篇汇总范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七年级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3篇听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形式,听课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听课方法,提高听课效果。课件网搜集的七年级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初一上册地理重点必背知识点篇一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以风车而的国家是荷兰。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地平面上有东(E)、西(W)、南(S)、北(N)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在没有方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

2、尺分为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文字比例尺。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略。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注记和图例。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查阅地理辞书;咨询有关人士;上网查阅资料等。第二章陆地和海洋1经过测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曾经对地球形状的两种说法是“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路线是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地球表面积是1亿平方千米;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旋转。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赤道的纬

3、度是0,赤道以北称北纬,以南称南纬,北纬和南纬各有90。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北纬90写作(90N)和南纬90写作(90S)。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10.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1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1经度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或者称0经线,东、西经度数为180。1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1全世界共有7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序(由大到小)的顺口溜亚非北美南;南极欧大洋】。1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1各个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

4、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1太平洋跨越南北两个半球,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深,岛屿也最多。1大西洋跨越南北两个半球,形状略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1北冰洋是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大洋。20.地形类型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2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2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

5、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水深可达1万多米。】2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2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碰撞挤压。2板块与板块交接处会产生火山与地震。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世界上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

6、东部,东南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种人。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人口数量处于负增长。初一上册地理重点必背知识点篇二16个地理口诀经纬线特点南北为经线,相对成等圈。长度都相等,形状是半圆。东西为纬线,独成平行圈。长度不相等,形状是圆圈。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地球形状大小地球是个大球体,面积1亿平方千。半径六千三百七十一,赤道周长约四万。地轴地球的自转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的纬线圈。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纬度判定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西增大是西经,向东增大是东经。判断好后添字母,东E西W

7、北N南S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北纬是北球,南纬是南球。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绕日公转,四季出现,五带划分。自西向东,方向不变,北逆南顺。自转一日,公转一年。自转中心,地球地轴。公转中心,就是太阳。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公转示意图,时间一定要牢记。两至日期二十二,两分日期减加一。冬至阳光射南回,昼短夜长北极夜。夏至太阳射北回,昼长夜短北极昼春分秋分射赤道,全球昼夜一样长。初一上册地理重点必背知识点篇三大洲和大洋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

8、的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识记P29图6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大陆,分界线最长,自北向南分别是山、河、海(世界内陆湖)、山和海、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语言和宗教(一)主要语言的分布(见教材P75图13)汉语

9、、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宗教建筑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佛塔。)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地球的形状、大小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

10、先消失,桅杆后消失。(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4)北极星的高度因纬度而异;(5)麦哲伦环球航行;(6)卫星照片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1亿平方千米。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形状圆(除极点外)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约为2万千米)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起始

11、线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判定纬度向北变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特殊线(点)赤道(0)、南北回归线(25)、南北极圈(65)、30和60、两极(90)本初子午线0、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180经线划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回归线和极

12、圈是五带的分界线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40N,116E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需要方向)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旋转特点绕地轴不停地自转地轴始终倾斜65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引起现

13、象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五带形成(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自北向南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5N-90N)、北温带(25N-65N)、热带(25N-25S)、南温带(25S-65S)、南寒带(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