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寺观壁画保护修复研究-以东岳祠壁画为例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69541582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祠寺观壁画保护修复研究-以东岳祠壁画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晋祠寺观壁画保护修复研究-以东岳祠壁画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晋祠寺观壁画保护修复研究-以东岳祠壁画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晋祠寺观壁画保护修复研究-以东岳祠壁画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晋祠寺观壁画保护修复研究-以东岳祠壁画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祠寺观壁画保护修复研究-以东岳祠壁画为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晋祠寺观壁画保护修复研究以东岳祠壁画为例 赵 涛 霍宝一、综述1.晋祠寺观壁画保护修复的研究背景晋祠是纪念西周时期晋国首位诸侯姬虞的祠堂。祠内不但保存有各类建筑130余处,还有大量的碑刻、题记、彩塑、壁画,古树名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都是晋祠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晋祠遗产保护的核心内容。晋祠目前壁画存量约1000余平方米,均附于古建筑,其中清代以前的壁画约600平方米。晋祠虽地处内陆,却依山傍水,气候和地理环境有其特殊性。在这一区域内常年湿度比较高,且全年温度变化比较大。受此环境影响,晋祠寺观壁画呈现出的病害有一定的自身特点。在常见的各种病害中,龟裂、起甲和酥碱尤为普遍

2、。晋祠寺观壁画保护修复研究,以东岳祠明代壁画为例。立足于晋祠当地的大、小环境,分析病害产生与其材质、环境变化、建筑布局、地质活动和人为方面的相互关系,找到壁画主要病害形成的原因。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材料进行保护修复实践,找到适合这一环境条件下的技术路线和具体方法。2.东岳祠及壁画概况晋祠东岳祠位于晋祠北部,昊天神祠以东,文昌宫以西,始建年代不详。东岳祠又名泰山庙,目前其名称最早见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重修晋祠庙碑记中:“晋叔虞剪桐封地,子燮因地号国,祠因以名,故至今称之。附于祠者,庙凡有八:圣母祠、玉皇庙、三清庙、泰山庙、苗裔庙、台骀庙、药王庙、真君庙,皆有利于民者,故祀之。”由

3、此推测,东岳祠创建年代应不晚于明中期。东岳祠壁画是在2011年对东岳祠大殿进行修缮时偶然发现的。壁画原被白灰层完全覆盖,揭取白灰层后,发现四面墙上均有壁画,面积约80平方米,其中东、西两山墙是壁画的主体部分,主要讲述的是阴间七十二司断案的故事。原画面上下分4层,可惜由于墙体底层酥碱严重,最下一层画面的地仗层也已完全脱落。以上3层中,每层有9个故事,由此推断东、西两面墙应为72个故事。北面墙壁上对称绘有东岳大帝像,而南面正门两侧对称绘有门神像。经专家考证,壁画创作年代可能为明代。二、东岳祠壁画保存现状及病害分析1.壁画保存环境晋祠地处悬瓮山麓,植被丰富,祠内遍布池沼、河渠,通年祠内空气湿度、地表

4、湿度比较高,水分是壁画病害产生的最大诱因之一。我们使用温、湿度记录仪,对东岳祠壁画保存环境进行温度、湿度、露点温度以及壁画表面温度等数据进行了采集。采集探头以水平和垂直方向布点,即在大殿内不同深度、不同高度进行布点监测。为此在大殿内选择了不同深度的三个点(分别记为A,B,C三点)对壁画保存环境的温湿度进行了记录。上图为东岳祠A点每天午后14:30记录的温、湿度变化表。通过近一年来的观察记录,我们发现,由于东岳祠建筑散水不合理,以及门窗长期闭合,导致室内湿度随着节气和天气变化,特别是进入北方雨季后,已经超过了适合壁画保存的相对湿度环境,长期保持在60%以上。这是造成壁画颜料层霉菌、酥碱、开裂及地

5、仗酥碱、空鼓等病害的直接原因。同时我们注意到,由于5月8日至11日连续开门通风致使殿内湿度迅速降低出现峰值,说明加强建筑室内通风是对建筑本身及室内塑像、壁画保护的基本措施。2.壁画保存现状(1)支撑体保存现状壁画在木构建筑的四周墙壁上,由于建筑的柱子糟朽,导致梁架走闪,因而东、西山墙上壁画的支撑体有长短、宽窄不等的裂隙,壁画也出现了宽约13厘米,长约50120厘米不等的裂隙。其中西壁顶部地仗层和墙体有分离现象,最大裂隙达25厘米。由于东岳祠湿度较大,在地仗层的缺失部位,其土坯支撑体发生酥解、脱落给壁画带来一定的损害。(2)地仗层与颜料层保存现状东岳祠通风不畅、湿度较大,同时排水沟紧挨东岳祠东、

6、北两侧,使得壁画长期处在潮湿的环境中,同时温、湿度的交替,使得地仗层较为疏松,颜料层酥解、脱落严重。而此前抹白灰覆盖层时,为了增加白灰层与地仗层的粘接力,人为地给壁画上凿坑、刻画,使原本脆弱的壁画更加雪上加霜。其中主要的病害有:裂隙、空鼓、地仗脱落、颜料层脱落、酥解粉化、表面土垢、人为的划刻及颜料层颜色变浅等。3.病害原因分析(1)地仗脱落:由于该建筑和壁画年代久远,墙面结构中的黏结材料老化,导致机械强度降低,从而导致地仗层和支撑体之间的黏结力丧失,地仗层脱落。(2)水渍:大殿由于屋顶局部漏雨,再加上木构件干缩、开裂等情况,导致下雨天雨水渗入,残留水渍。(3)泥渍:有可能是积尘,加上潮湿空气凝

7、结水,导致壁面上黏结有斑驳的泥渍。(4)酥碱:东岳祠中温度在-1020之间,相对湿度在50%90%,非常潮湿。再加上周围散水不够合理,雨季排水不畅,导致室内湿度很大。根据现场采集壁画表面酥碱区与非酥碱区样品,分别称取约20mg的样品,用去离子水震荡溶解3分钟后密封静置24小时。然后吸取清液进行盐类分析。采用的仪器为美国戴安公司ICS-90型离子色谱仪。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酥碱区域与非酥碱区域可溶盐含量差异较大,各采样点不同的离子含量、同一种离子不同采样点中的含量也不尽相同。酥碱区与非酥碱区Cl-、Na+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异,酥碱区离子的含量一般是非酥碱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说明产生酥碱的NaCl在文

8、物表面原来的存在量是很少的,大部分是由水的侵入而将大量的NaCl带入。这也说明了水的渗入造成了酥碱病害的发生。Cl-、Na+有异常高值,这可能与取到了氯化钠结晶的酥碱有关。SO42-、Ca2+含量各样品之间变化不大,非酥碱区与酥碱区差异不明显,这可能与溶解度较低的中溶盐CaSO4有关。Cl-、Na+等离子在非酥碱区域不同文物中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小,与酥碱区域相比,可明显看到由水带入盐分后,会对不同位置的壁画中可溶盐的分布造成很大的影响。(5)裂隙:主要原因是壁画的支撑墙体的变形及室内地面湿度大。一方面是由于建筑本身梁架走闪,墙体变形导致深层次、整体性的裂隙;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室内空气温、湿度的变化

9、导致壁画表面出现伸缩变化而导致的裂隙。(6)颜料层脱落:这是壁画颜料层内聚力丧失的一种现象,表现为颜料颗粒的松散、脱落。当颜料脱落到一定程度,整个画面看上去显得苍白、模糊。颜料层粉化主要有两个原因:酥碱和胶结材料老化。酥碱机理主要是因为晋祠大环境及东岳祠殿内地表湿度大,盐分活动所致。对于胶结材料的老化,主要是因为我国古代壁画颜料的胶结材料主要为有机矿物材料。东岳祠壁画酥碱现象明显,盐分的作用导致颜料层对胶结材料的稳定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7)空鼓:主要原因是地仗层材料的老化和不良的环境因素。东岳祠壁画的支撑体是土坯墙,其表面以粘土做地仗,地仗层结构包含细腻的草拌泥层结构,加筋材料有稻草、棉花等

10、。随着时间的推移,加筋材料逐渐老化,因而降低了地仗层与支撑体之间的黏结力。此外,由于土坯墙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而室内外的水气又非常充足,导致东岳祠壁画温、湿度变化较大,壁画容易产生空鼓。二、东岳祠壁画保护修复的方法及步骤东岳祠壁画是2012年5月由晋祠博物馆委托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该工作主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去除壁画表面覆盖的白灰层;第二阶段是针对去除表面白灰层后的壁画所显露出的病害制定科学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依此路线和方法对壁画实施保护修复。保护修复主要采取了以下步骤和方法:1.影像资料的采集在对壁画进行全面修复前要对壁画进行影像采集,记录包括壁画原貌、保护修复的

11、每一个环节、前后效果对比等,以增加壁画修复的科学性。2.去除壁画表面的白灰覆盖层在整体去除白灰层前,根据工作程序,选择若干“实验块”进行试验,以从技术层面了解壁画的强度,完善保护修复技术路线。选择实验块进行实验,对于覆盖层与颜料层粘接不紧密的部位采用手术刀、油画刀等小工具剔除;对于粘接牢固的白灰层,先进行软化处理,然后用手术刀慢慢剔除。软化材料主要是2A溶液(去离子水和酒精比例为1:1的溶剂),其特点主要是渗透性好,不易生成盐害。试验表明2A效果良好,随后即按照试验方法开始整体去除白灰覆盖层。3.局部清洗,加固试验在全部剔除完白灰层之后,为了清除壁画表面的各种病害,我们局部选取壁画表面保存状况

12、较好的区域,采用五种不同溶剂进行清洗试验:纯丙酮溶液、去离子水、酒精、1:1的丙酮和酒精溶液、丙酮+酒精+微晶硅混合溶剂。清洗方法:以日本纸做支撑,用排笔蘸取溶剂清洗,然后再用棉签蘸取溶剂仔细清洗。A:使用去离子水和丙酮溶液清洗;B:使用纯丙酮溶液进行清洗,清洗效果最好;C:使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效果一般;D:使用酒精进行清洗,清洗效果良好;E:使用去离子水和酒精比例为1:1的溶剂进行清洗,清洗效果良好;F:用丙酮、酒精和微晶硅的混合物进行清洗,效果一般。为了将壁画表面容易脱落的部位进行加固处理,还进行了局部加固试验。加固方法:先用针管吸取1:1的酒精,将需要加固的部位浸润,打通空隙,然后再用

13、25%的丙烯酸树脂乳液(B-60)的水溶液进行注射,重新粘合脱离的部位,然后再用80%的水硬石灰浆填补脱离较严重的地仗层。4.壁画表面的清理通过局部清洗试验可以看出,丙酮与2A溶液(去离子水和酒精比例为1:1的溶剂)对壁画清洗效果是最好的,考虑到丙酮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因此该壁画采用2A溶液进行清洗。清洗方法:在日本纸上使用2A溶液,以去除表面的脏污,然后用棉签蘸2A溶液清除表面的各种污渍,对于表面的泥渍以及钙质胶结物可以用手术刀剔除。如果钙质胶结物不易剔除,可以用6%的EDTA溶液络合后慢慢剔除,要注意剔除时力度的把握。钙化物比较硬,剔除时易带及画面,处理应缓慢进行。在清理过程中发现的易松动或

14、开裂的地仗层要进行预加固,加固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先用针管吸取2A溶液,将需要加固的部位浸润,打通空隙,然后再用25%40%的丙烯酸树脂乳液(AC-33)的水溶液进行注射,重新粘合脱离的地仗碎片及起翘部位,此法适用于起翘缝隙比较小的部位。(2)先用针管吸取2A溶液,将需要加固的部位浸润,打通空隙,然后用80%的水硬石灰浆进行注射,重新粘合脱离的地仗碎片,此法适用于脱离比较大的部位。5.去除壁画表面病害去除白灰覆盖层后,壁画表面的病害显露出来,针对不同种类的壁画病害制定合理的保护修复方法,具体如下:(1)结构性病害及处理方法a.裂隙:分布在壁画各个区域。隙宽低于1毫米的,占壁画面积的80%

15、以上;隙宽1毫米30毫米的占壁画面积5%,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壁。对于小于1毫米的用1.5%2%的B72渗透加固,而大于1毫米的先用10%的丙烯酸乳液渗透加固,而后采用与壁画地仗层相近材料的材质(30%的丙烯酸乳液溶液和白灰膏、土制成的灰膏泥)做补缺处理。b.空鼓:主要集中在以土坯为支撑体的部位。先用AC-33进行渗透加固,而后选与地仗层相近的材料进行填补、红色粘土进行灌浆等加固,确保地仗层和墙体牢固结合。对空鼓现象严重区域,用特制的锚杆进行锚固技术处理,并灌浆加固。c.颜料层脱落:主要集中在壁画中下部。用1.5%2%的B72乙酸乙酯溶液渗透加固。对于严重影响壁画整体视觉效果的,要做可辨识性全色

16、处理。d.地仗脱落:主要集中在东、西山墙壁画底部以及北墙大部分区域。先用10%的丙烯酸乳液渗透加固,而后采用与壁画地仗层相近材料的材质(30%的丙烯酸乳液溶液和白灰膏、土制成的灰膏泥)做补缺处理。e.点状脱落:在颜料富集的地方成点状脱落,直径不大于2毫米。用1.5%2%的B72乙酸乙酯溶液渗透加固。严重影响壁画整体视觉效果的要做可辨识性全色处理。f.划痕:在壁画表面人物破坏所致,最大长约10厘米。先用10%的丙烯酸乳液渗透加固,而后采用与壁画地仗层相近材料的材质(30%的丙烯酸乳液溶液和白灰膏、土制成的灰膏泥)做补缺处理,并作可辨识性全色处理。(2)非结构性病害及处理方法a.酥碱:主要集中在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