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路径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69539655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路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路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路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路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路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路径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路径研究 文 / 罗姣姣【内容摘要】本文从内容、形式、内核三个角度探讨和研究新兴的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路径和创新模式,认为通俗化文化元素的选择和表达、文化与真人秀等流行元素的嫁接、聚焦个体故事与契合社会心理是其与原有的文化节目的不同所在,也是其重新焕发生命力的原因。【关键词】文化类节目 节目创新 形式融合与嫁接 个体故事 社会心理“变”是当下中国电视发展的一个关键词,受到内部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新媒体等多种渠道的外部刺激,节目类型、节目生产和传播方式等都在频繁与多样地变化,诸多新现象值得关注与研究,2013年文化类节目的再造与复兴便是之一。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成语英雄中华好诗词为深

2、陷同质化泥淖、“浮躁肤浅速食”的电视带来了不一样的面孔,同时也证明文化类节目具备深厚的大众基础。一、背景:政策、市场、生产力多重驱动下的差异化选择新型文化类节目兼具社会意义和教育性,其一方面突破了旧节目沉重和刻板的面孔,另一方面丰富与拓展了电视荧屏节目类型,在当下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中恰逢其时,难能可贵。刚过去的2013年,30多档模式节目被引进制作播出,一时间国外经典的节目模式几乎被消耗殆尽。首先我们必须看到,引进节目的制作理念和制作方式对中国电视业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档“现象级”节目能够创造的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已经被实践所不断证明。但另一个方面,引进模式节目于中国电视来说并不是长久之计。首先,

3、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电视台和电视频道,模式节目已经无法满足中国日益庞大的电视市场。其次,电视节目同质化倾向与非理性竞争的境况依旧未有改善;2013年暑期歌唱类节目的集体上演就是这种现象的一次裂变式的爆发,直接结果便是资源的极大浪费与观众对特定节目类型审美疲劳,中国电视荧屏由此呼唤更多样化的产品。再次是进行自主创新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中国电视生产力普遍提高,对于节目规律的把握也逐渐精准,政策松绑也起到鼓励自主创新的作用。面对国外引进模式节目的全面占领以及某些特定节目类型的无序滋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3年下半年开始相继出台两则政策,一则对歌唱选拔类节目进行调控,另一则对2014年电视节

4、目进行总体调控,规范引进节目的总体数量、播出时段等,鼓励原创节目。2014年1月2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积极开办原创文化节目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通知,要求中央台以及各省级电视台对文化类节目进行扶持,“公益、文化、原创”显然已成为2014年电视节目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市场和政策的多重驱动之下,2013年表现得已经颇为亮眼的文化类节目在新的一年也备受瞩目,汉字英雄第二季、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季、中华好诗词第二季已经上档或者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成语英雄中国灯谜大会等文化类节目也顺势推出,而很多电视台与电视制作机构也在积极部署文化类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研究热播文化类节目、厘清其创新

5、路径和创新模式就显得非常必要,这正是本文将要试图完成的任务所在。二、内容:通俗性文化元素的选择与表达内容是电视节目的核心要素所在,由题材、主题等多个层面构成。文化类节目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都与文化因素有关,但与以往文化节目所着重表现的内容相比,这一轮文化节目将主要的表现元素放在了汉字、成语、诗词、灯谜等相对具有的元素上面,即某种带有符号性和传承性的文化因子,与以往多将视角集中在历史、人文等领域的文化节目相比,显得相对单一但却更集中。通俗性也让文化节目摆脱了精英主义的面孔,具备了贴近性和大众性的可能性,增加了观众产生共鸣的可能性。事实上,这种通俗性并不必然与文化的厚重性相悖,即便是为普通人所熟悉的

6、汉字,如果向深处开掘,同样能够生发出众多带有普及价值和意义的内容。通俗性文化元素成为这一轮文化节目热潮所选择和表达的内容所在,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首先,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传统民族文化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有边缘化的趋势,这一点已经为很多文化学者以及政治经济学者所察觉和认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并具有很多独特的特征,但其完整性和传承性在当代社会却受到很多冲击。汉字这种看似普通与惯常的文化元素便受到科技等多重因素的挤压,提笔忘字、识音不识形等现象在手机一代中普遍存在,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同时,网络语言等普遍流传,普通人对于汉字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也存在异化的危险。汉字听写大会汉字

7、英雄等节目正是重视了这个众多电视人视而不见的问题,对准汉字这种再寻常不过的文化元素,以期激发人们对汉字危机的认知,很多人也是在节目观看过程中认识到这个问题,激发了人们持续收看的欲望。诗词、灯谜、对联等通俗性文化元素同样具有这样的问题,保护文化的意识逐渐从精英和主导阶层向全民扩散。寓教于乐也一直是中国电视的一个重要理想,主动引导和迎合普通大众的这种意识,是这一轮文化节目紧扣通俗性文化元素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节目表现的需要。陌生化效果是节目制作过程中吸引观看的一大原则,让习以为常的题材产生惊奇感和距离感,做“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一轮文化节目热普遍将视线对准了通俗化的文化元素,有利于这种陌生化效果

8、的产生。汉字、成语、诗词、灯谜等元素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能够接触到的,但正因为这样也往往最容易被我们所漠视和误解。当观众在自认为熟知的事物面前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便很容易产生惊奇、焦虑、兴奋等多种感受,并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的讨论交流,这便是“陌生化”所带来的社交效果,积极参与到节目当中便成为一种顺其自然的选择。无论汉字也好、成语也罢,这些节目中的题目的选择非常有讲究,难度始终控制在一个恰当的范围之内,既不能太难,远离大部分观众的认知,也不能太简单,让观众没有参与的冲动和节目所需要的悬念,这是节目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的奥秘所在。以爱奇艺和河南卫视联合打造的汉字英雄

9、为例,所考到的基本上都是最常用的汉字,很多甚至是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高频字,但它们不仅难倒了选手,更难倒了电视机前的观众,观众在被考倒之后自然会带着惊讶、不服输等多种情绪深度参与到节目中,这是此类节目同游戏类节目相同的精髓所在。再次,差异化选择的需要。在唱歌、跳舞、相亲等元素充斥荧屏的境况下,习惯非理性跟随的中国电视人也开始了差异化的选择和布局,毕竟跟随虽然保险但无法实现突破和引领,一些有理想和有抱负的电视人迈出了差异化、创新性的步伐,文化便是一种自觉的选择。文化类节目在中国一直不曾缺席,百家讲坛叙述方式的改变所引发的收视热潮至今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崛起也为文

10、化的电视化传播贡献着力量。文化类节目显然需要一些更新的方法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电视观众口味,运用得当,能够实现一箭双雕的作用,不妨是一条突围的路径。三、形式:文化与真人秀等流行手段的嫁接这一轮文化类节目兴盛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表现形式的丰富与拓展:对真人秀、综艺秀等流行表现形式的嫁接和运用,成为这些节目的一种普遍选择,也成为其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法宝。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中华好诗词等新兴的文化类节目普遍将真人秀和游戏节目中的竞赛、对抗、淘汰等形式纳为己用,这些都为节目悬念的设置、内外部冲突的展开、氛围的营造提供了条件,更是节目观赏性和可视性的重要源泉。这种方式在以往的文化类节目中很少看到,与当下节

11、目制作理念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真人秀已然成为热门电视节目的一个关键词,制作者对于真人秀节目制作方式和规律的把握越来越精准。设定特定规则,人物在规则中自由行动,在不断的淘汰与获胜中制造悬念与冲突,让节目充满张力,这是真人秀节目的一个重要特征,观众对这些方式较为接受和满意,将这些形式嫁接于文化节目的制作当中,是一种保险可靠又不失新意的选择。其次,注重人物关系的呈现:文化元素不再是此类节目中的唯一主角,一个个形象鲜活的个体、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一条重要线索。事实上,这还是从真人秀节目中借鉴过来的方式,只是在使用的具体方式和比例上有所调节。这种人物之间的关系在节目中往往也包含不同的线索与层次,或者是

12、参赛选手之间的关系:有竞争的关系也有互相帮助的关系,以及他们在比赛过程中所建立的或明或暗的具体的关系;或者是选手与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存在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如父母、朋友之间的亲情和友情等。这一类关系在节目中主要通过选手表述或者对相关人物进行采访的方式来呈现;或者是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与评委、主持人、嘉宾以及现场观众之间所形成的关系,这一层关系主要通过现场直接的交流所形成,点评、引导、对话甚至争论等等不一而足,形成一条必不可少的关系线。节目的很多看点、趣味点、兴奋点、知识点都蕴藏在这些关系线中,让文化节目摆脱冷冰冰、高高在上的刻板面孔,呈现出一种鲜活生动、平易近人的气质和风格。再次,多种综艺手段的借

13、鉴和引入:虽然此类节目中很多都采用了竞赛、淘汰等方式,但很多也并没有将紧张冷峻的气氛贯彻到底,引入多元化的综艺手段,也为一些新兴的文化节目所运用。汉字英雄就采取了九宫格这种颇具传统特色的游戏方式来推进比赛的进程;成语英雄则用一个画画一个猜成语的方式建构节目规则,画画能够让成语及其背后蕴藏的故事更生动形象的同时,也蕴藏着一些趣味点;中华好诗词引入明星嘉宾进行守关并时常加入明星表演的元素,此外答题错误时也有掉坑里等惩罚措施,颇具看点。综艺化手段的借鉴和引入,让文化类节目插上了相对轻松的娱乐化翅膀,如此便更容易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只要将娱乐化手段维持在一定的比例当中,是非常有利于此类节目的传播的。四、

14、内核:聚焦个体故事、契合社会心理文化元素包裹下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这是这一轮文化类节目的核心特质,也是其能够重新焕发出生命力的原因所在。以往的文化类节目,通常采用宏大的主题和叙事方式,个人在其中往往并不占据主流的地位,要么是文化知识和文化信息的讲述者,要么是作为某种带有特定符号性的扁形人物形象出现,缺乏个性化和真实性,不会引发观众的过多的情感投射。而成语英雄等新型文化节目则将更多镜头和时间留给了参赛者本身,他们的个体故事、成长背景、情感经历等都成为节目所着重呈现的部分,由于选手往往来自不同的阶层、地区、家庭结构,因此不同的选手也往往能够代表电视机前的某一类观众,让他们产生代入感和共鸣感。同

15、时,这些普通个体的故事全部都属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成长环境、人际关系中的收获与挫折很多都具有共性。比如单亲家庭的孩子抚养和教育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独生子女问题、隔代抚养问题等等,都在这类节目中有所展示和呈现。这种“真实记录并呈现”的方式很大程度也是从真人秀节目中习得,但却让它们具备了把握社会脉搏的可能性,文化的因素与之并行不悖,相辅相成。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大众心理很多时候是焦虑不安的,如何安抚与观照,是大众媒介俘获人心的法宝之一,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所在。电视人首先要理解社会,消除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隔膜,明确大众的所需所想,其次要用真善美的手段将之观照并进行正确的引领与安

16、抚。这一轮文化类节目之所能够取得复兴与再造,一定程度上讲,是对这种切合社会心理的技巧的深谙,值得研究与借鉴。总之,本文认为正是在市场、政策、节目生产力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之下,文化类节目开始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之中,并以黑马之姿在一片引进节目和歌唱节目的同质化泥淖中杀出了一条原创和差异化的路线,并且可以预见,此类节目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同以往同类节目相比,这一轮新型文化节目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在内容上选择了具有通俗化和大众化的文化元素;在形式上也将文化元素同真人秀等流行的节目手段进行了有效嫁接;在内核上做到了聚焦个体故事、契合社会心理。这些都是这一轮文化节目能够重新焕发新生的原因所在。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责任编辑:李捷思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