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大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269191926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大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蒙大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蒙大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蒙大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蒙大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大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大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 语言与语言学(参考学时8)第一节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一 动物的“语言”和人类的语言二 幼儿怎么学会说话第二节 语言是符号系统一 语言是说话的一部分二 语言存在的方式三 语言的符号性四 语言的系统性第三节 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一 语言的社会功能二 语言的思维功能第四节 语言学的任务一 社会的需要推动语言学的发展二 语言的基础研究三 语言的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 本章的重点难点: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要求学生认识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社会功能,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

2、要的交际工具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了解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理解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相结合的统一体。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正确理解音、义、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掌握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的关键。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初步认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解语言系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这一命题的含义。认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语言学的分类,了解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重要名词:语言 言语 言语动作 言语作品 符号 语言符号 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 思维 形象思维思考题:1、与动物“语言”相比,人类语言具有哪些特点? 2、语言结构“构造灵巧”的

3、特点取决于什么因素? 3、幼儿学话机理有哪些假说?4、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5、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有什么特点? 6、怎样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7、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为什么说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性的集中体现?8、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9、为什么说语言是集体的标志? 10、为什么说语言是了解历史、了解异域文化、打开民族文化的钥匙? 11、为什么说语言是记载历史事实的“口碑”? 12、语言和思维是怎样一种关系? 13、语言学有哪些新兴和交叉学科?第二章 语言的构造与机制(参考学时6)第一节 语言的构造一 语言的构造二 语言单位的切分和归并三

4、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第二节 语言的机制一 预设机制二 排除机制三 补偿机制四 多余机制五 类推机制六 对称机制七 经济机制本章的重点难点:语言的构造、语言单位的切分和归并、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言的机制。要求学生认识语言的构造、掌握语言单位的切分和归并方法、明确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概念及其在语言系统中具有的地位、作用。理解语言的机制。重要名词:切分 等同 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 对称 类推 思考题: 1、什么是语言的构造? 2、人类语言有哪些机制,这些机制的作用是什么?第三章 语音(参考学时8)第一节 语音的性质和分类一 语音的物理性质二 语音的生理基础三 音素和音标四 元音五 辅音第二节

5、 音位一 音位和音位变体二 音位的区别特征三 超音质音位第三节 音位的组合一 音节二 音位的组合三 语调第四节 语流音变本章的重点难点:音素和音标、元音和辅音、音位和音位变体、音位的区别特征、音位的组合、语流音变。要求学生认识语音的属性,掌握人类发音的基本原理;认识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及其特点;掌握音位及音位组合的规则,能划分音位,能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的语音,掌握语流音变规律。重要名词:音素 元音 辅音 音位 音位变体 音位的区别特征 语流音变思考题:1、通常人们怎样对音素进行分类?2、什么叫国际音标?它有什么特点?3、舌面元音怎样分类?4、辅音按发音部位分为哪几类?5、辅音按发音方法分为哪几类

6、?6、区分音位的原则有哪些?7、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哪些?第四章 语法(参考学时8)第一节 语素和词一 语素和语素变体二 词和词的构成三 自由和粘着第二节 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 词类一 语法手段二 语法范畴三 词的基本组合类型四 词类第三节 句子一 句子和成句的条件二 句子的结构分析三 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四 变换第四节 语法结构类型一 形态类型二 句法类型本章的重点难点:语素、词、词的构成、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词类、句子、语法结构类型。要求学生认识语法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掌握上述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结合语言事实对语素、词、词的构成、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词类、句子、语法结构类型进行分析。重要名

7、词:语法语素词单纯词合成词自由粘着语法手段 语法范畴 句子 显性结构 隐性结构思考题:1、什么是语素,什么是语素变体,分为哪两类? 2、什么是词,什么是单纯词、合成词? 3、常见的语法手段有哪几种? 4、常见的语法范畴有哪些?5、什么叫显性结构,它的语法关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6、什么叫隐性结构,它的语法关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7、按语言的形态怎样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 8、根据语言的句法关系,可以将语言分为不同的句法类型,按句法类型人类语言怎样分类?第五章 语义(参考学时8)第一节 词义一 词和词义二 词义的层次三 词义的概念内容和联想内容四 词义的关系五 义素分析第二节 句义一

8、句子和句义二 句子中的词义的选择和限制三 歧义四 预设本章的重点难点:词义、词义的层次、义素分析、句义、歧义。要求学生认识词汇的构成和词义的特点;掌握义素分析的方法,理解句义的概念,学会辨析歧义。重要名词: 词 原生义派生义同义词 反义词义素 语义场 句子 预设思考题:1、什么是词义?词义的特点有哪些? 2、什么是词义的概念内容、联想内容? 3、词义的关系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4、什么叫义素,义素分析的作用是什么? 5、造成书面语言歧义的因素有那些,举例说明?第六章 语言的变异(参考学时8)第一节 变异概说第二节 地域变异一 地域方言二 次方言三 语言地理学第三节 社会变异一 阶层变异和行业变

9、异二 性别变异和年龄变异三 种族变异和民族变异四 语言的社会变异研究第四节 功能变异一 书面语体二 谈话语体本章的重点难点:地域方言、语言的社会变异、语言的功能变异。要求学生了解语言的地域变异和社会变异、功能变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重点掌握阶层变异和行业变异、性别变异和年龄变异、种族变异和民族变异。重要名词: 方言 社会方言 行业语 语言地理学 书面语体 谈话语体 思考题:1、什么是语言的变异?语言变异分为哪几类? 2、方言变异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3、方言发展的前途有哪些? 4、语言的社会变异有哪些主要现象? 5、什么叫语言的功能变异?第七章 语言的使用(参考学时6)第一节 言语行为第二

10、节 言语过程第三节 合作原则一 “合作原则”概述二 会话含义三 语用推理第四节 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一 语境的诸因素二 语境的作用语言使用中的不虞现象本章的重点难点:言语行为、合作原则、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要求学生掌握言语行为的理论,了解合作原则的内容,了解语境的对语言使用的影响。重要名词: 言语行为命题意义施为意义 表述 施为 成事 合作原则语境 不虞现象思考题:1、言语行为理论是谁提出的?提出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什么? 2、言语行为过程有哪几个阶段,它们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合作原则的理论是谁提出的?它包含哪些内容?在语言运用中有何价值? 4、语境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利用语境提高言语表

11、达效果?第八章 语言的演变(参考学时8)第一节 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一 语言演变的原因二 语言演变的特点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和统一一 语言的分化二 语言的统一三 共同语的形成和规范第三节 语言结构要素的演变一 语音的演变二 语法的演变三 词义的演变四 词汇的消长第四节 语言的接触)一 语言成分的借用二 双语现象和语言的同化三 皮钦语和混合语第五节 语言的亲属关系一 什么叫亲属语言二 怎样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三 汉藏语和印欧语系第六节 语言的演变反映人民的历史一 从词语变化探索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二 从地名看民族的迁徙三 从人名、地名看民族的文化心态本章的重点难点: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语言的分化和统

12、一、语言结构要素的演变、语言的接触、语言的亲属关系、语言的演变反映人民的历史。要求学生认识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应以发展的眼光去认识语言;了解语言发展的特点;认识语言的分化与统一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了解语言的演变与人民的历史、社会历史的关系,学会从词语变化探索社会生活、社会历史的变化,了解词语和民族的文化心态的关系。重要名词:借词 底层 共同语 皮钦语 混合语 亲属语言 文化语言学 语言的谱系分类思考题:1、什么是语言的演变?语言演变有哪些特点? 2、共同语是怎样形成的,举例说明。 3、语音演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语法演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新词产生的方式有哪些?6、汉语借词有哪些特点?7

13、、属于汉藏语系的语言和语族有哪些?汉藏语系语言和印欧语系语言有哪些区别?8、掌握印欧、阿尔泰语系中一些主要语言的语族归属情况。 9、掌握中国境内语言的语系分属情况。 10、语言的演变怎样反映人民的历史?第九章 文字(参考学时4)第一节 文字的性质和作用一 什么是文字二 文字三要素:形、音、义三 文字的作用四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一 无文字时代的记事手段二 文字的前身:图画文字三 从表意文字到表音文字第三节 文字的改革一 当前文字改革简况二 文字改革的方式和汉字改革本章的重点难点:文字的性质和作用、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文字的改革。要求学生认识文字的性质和作用;了解文字的起源、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文字改革的原因与基本方向。重要名词: 文字 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音节文字音位文字思考题:、文字及其作用?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文字产生以前人类有哪些记事方法? 、表义文字和表音文字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语言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