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敬老800字左右五篇高中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268135892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阳节敬老800字左右五篇高中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重阳节敬老800字左右五篇高中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重阳节敬老800字左右五篇高中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重阳节敬老800字左右五篇高中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重阳节敬老800字左右五篇高中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阳节敬老800字左右五篇高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阳节敬老800字左右五篇高中(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重阳节敬老800字左右五篇高中 重阳节敬老800字左右一 _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 今天是_年10月7日(农历9月9日),又是一年重阳节,重阳登高结队爬山,从古是节日主要习俗。登高受人重视,更加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理由,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在这九九重阳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里,胶南市爱心飞扬志愿者服务队陪伴建国前后的老党员举办了一次登高琅琊台“孝满天下浓浓敬老情”重阳节登山活动。此次活动在团市委以及爱心飞扬志愿者服务队的用心计划与细心默契

2、的合作下,使活动圆满告成! 早上7:30,全体人员准时集合在烟台东村委活动中心门口,队员们分工明确,引导老人上车,装载活动中所需物品,同时,我们还记得上次去康语聋儿语训中心拜访的那些心爱的孩子,抉择同时带他们一片面孩子走出校门,一起去登高。 8:00点准时启程,在收获的季节特殊的节日,阳光也特别的好!中途经过达尼画家村,不忘带老人一起去看看那里的油画,虽然是临摹,我们的队员跟老人无不感叹艺术之美。 9:30我们的车队到达琅琊台风景区,除医疗队5人,后勤两名队员2队,为了保障活动安好队员与老人孩子一对一结对同行,从琅琊文化罗列馆开头,廷着石径小路前行穿过跺脚沟,途经多处景点。队员、老人、孩子一路

3、上看风景,说说笑笑。参观每处景点,拍照留念。 大家攀云梯而上,11:10左右我们到达琅琊台顶,在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仙群雕,大家在这顶峰望远合影留念,古台、高天、大海和群山的背景浑然融合而又相互衬托,宏伟而有气势。 我们沿环山路下来,在路上,老人用在山上买来的快板,不时的给我们唱上一小段,大家好一凡享受。12:10大家到达山脚下,确定人数,我们坐上反回大巴 一天下来,全体人都是累的,但又是喜悦的,老人笑了,孩子笑了,我们也笑了 在重阳佳节之际,陪伴这些用青春和汗水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的老人们感受大自然风光,当穿行于她们之间,为她们繁忙的时候,我们一点也不觉得疲惫。我们知道,老年挚友们之所以会加入活

4、动,这里面包含的是支持与信任,更是一种鞭策与激励。在我们的整个活动打定中,尽管我们遇到好多困难与突发状况,在关键时刻,大家所想的所做的一切,都由于爱心飞扬志愿队是我们共同的名字!我们大家给了彼此好多坚强与信仰。 在重阳佳节,我们选择做以“孝满天下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敬老活动,意义不仅仅在于我们为老年挚友们做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持续发扬光大。在尊老敬老的过程中,我们传递的是喜悦,收获的同样是喜悦。 20_年10月7日(农历9月9日),又是一年重阳节,重阳登高结队爬山,从古是节日主要习俗。登高受人重视,更加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理由,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

5、登高“可以长寿。 在这九九重阳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里,胶南市爱心飞扬志愿者服务队陪伴建国前后的老党员举办了一次登高琅琊台“孝满天下浓浓敬老情”重阳节登山活动。此次活动在团市委以及爱心飞扬志愿者服务队的用心计划与细心默契的合作下,使活动圆满告成!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意义深远。 重阳节敬老800字左右二 独立金秋,群山绵延,菊花怒放,纸鸢漫天,放飞金色理想。 在那连绵不绝的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一个个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化作多数晶莹的浪花,翻滚而来,其中李东阳的一句“万古干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见证了重阳佳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众所周知,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由于古老的易经

6、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从古至今,重阳节在人们心中早已生根。孟浩然的“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的豪爽,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伤,如此名篇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吃重阳糕,登峰,赏菊花,放纸鸢,敬老人,献爱心,表达了一代又一代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接力。 在那金色的秋日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人们结伴而行,攀登生命颠峰。一步步的艰苦攀行,一次次的勇往直前,重阳节给了亿万炎黄子孙一次呈现自我的机遇。立于山顶,俯瞰脚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金色的果实是农人一年劳作

7、的汗水结晶,金色的落叶点缀了群山大地,诠释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上的人生价值。瞧,远处的孩子们正在放飞他们“亲自制作”的纸鸢。五彩缤纷的纸鸢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特别美观,这是孩子们金色的笑脸,金色的梦想,金色的心。 金色的秋风带来丝丝凉意,凌霜不屈的菊花也在静静的绽放。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片面。菊花是寒秋之魂,自古以来被看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与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一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就精辟地道出菊花神韵清奇的特点。菊花有的形神一体,风流潇洒;有的群芳蜂拥,体态

8、婆娑;有的玲珑俊秀,生动传奇。重阳节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赏识,还是精神上的升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吟出了南宋诗人郑思肖对菊花那种坚持正义、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之情。菊花还是长寿的象征,让我们在这重阳佳节里向长者们献上金色的菊花,道出自己金色的祝愿。 金色的秋天也给老人们带来了长寿与活力。每逢重阳佳节,敬老院里人流如潮,喧嚷非凡,我也有幸能身临其境。那天清早,平时静谧的小巷一改常态,脚步声、欢乐声在院子里荡漾起伏。原来是重阳佳节热心的人们都来拜访这些孤寡老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我也赶去四宜糕团店买重阳糕以赠老人。门口大红的灯笼,里面朱红的雕梁画栋,张显这节日的喜气,这是老人们

9、的金色假日。提着糕团,我快步走到敬老院,里面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带着自己最真挚的祈福,与老人们共度佳节。我急切献上热乎乎的重阳糕,软软的甜糕是爱的传递。老人们那些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出璀璨的笑容,正如窗台上那株迎风怒放的黄菊。 金色的重阳,带给我们金色的梦想,奋斗的汗水,浇灌祖国宏大的河山。让我们将爱传递下去,让爱之芳香沁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重阳节敬老800字左右三 重阳节也称作老人节,理应把为老人祈福作为一个重要组成片面。然而在我们这里却很少有见到如此的,可能是缘自忌讳。人到暮年,脑子已大不如壮年时灵光,想得最多的就是大限之时。愈想愈怕,于是愈发受不得一点刺激。别说是祈福

10、长寿了,光是翻翻日历都会默然良久。譬如我外婆寿已七十有六,眼睛也不大好。我们这一带以九的倍数为人寿的灾祸之年,视为不祥。譬如二九十八岁,_七十二岁等等。时不时就听见外婆叹气,_七十二,要不要还呐。逢年过节给我们压岁钱时总以“现在不给就来不及了”开头。我望向夕阳,西沉的日头给眼睛带来一丝刺痛。好多老人就是这样的心态,固执得像一头牛,什么重阳不重阳对他们来说真的没有什么意义。 逐渐察觉,现在的节日更像是一种为了忘却的纪念,忘却古老,忘却过去。在我们一次次用食物和全日的锣鼓喧嚣深化节日这个仪式时,节日真正的精神与内涵却在渐行渐远。若有一日一觉醒来,重阳节凭空消散,宛如从未展现过一般,不知我们是否会感

11、到讶异,落莫,抑或是漠然。 可能一个节日的结局是这样的:结果一个记得这个日子的老人躺在一把摇椅上,目光随着落日下降,逐渐闭上。这就宛如一个文明的覆亡。别妄想与天地同寿,那只不过是一个水中的梦。当社会已不再需要,当再也没有的理由让它存在时,有一个完满的终点,比它如何开头更为重要。 当然也有可能是由这个节日衍生开去,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新的含义,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比之彻底消亡的说法,我也更为认同这种说法,终究走极端的只是少数,完全维持中平不被同化的概率几近于零,还是融合来得更为妥当,弱化了概括的概念,而能将精神内核提炼出来。 于是就想到一个关于民族大同的问题。早些时候我对他的概念是对比模糊的,后来砖头

12、与我提起,一个民族的走向,无非是两种,即同化他人和被同化。对当今这个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的世界来说,展现统领全局的文化只是迟早的事,当然现如今这个问题便转化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争斗,简言之就是中华文明与欧式文明的一场战役。中华的儒家文化存在了几千年,自然有它的道理。平正,中庸,凡事不争第一也不落结果,于是团队作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欧式文明更讲究竞争,也催生了许大量多的英雄。这场战役可能会旷日耐久,也有可能由于一个微小的细节而闪电终止,总之是一个不成逆的过程。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能要靠来自外太空的非自然可抗力了。砖头更倾向于中华大同思想的最终获胜,但到底以何种方式来终止,就要留给历史来印证了

13、。 一个文明的推演,要依靠一次次的铭刻与深化;而梦想这一次,不会仅仅流于形式。 重阳节敬老800字左右四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每到这个节日我都会想唐代大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记得重阳节那天秋高气爽,我们一家人去了_乐园,由于我分外热爱爬山,爸爸刚买好了门票,我就拉着妈妈快速跑到山前,山上大量人已经手拉手成群结队地直达山峰了,我也兴致勃勃地往山上爬,但还没有爬到半山腰,我就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正好前面有座亭子,我和爸爸

14、妈妈就进去休息,这时妈妈给我讲了重阳节的由来。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展现,家家就有人病倒,每日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的苦头。村里有一个叫恒景的年轻人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找了很长时间终究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千辛万苦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究找到了那个有着神秘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不仅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此后以后恒景不怕风吹日晒终究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才干已经学成,理应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

15、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交代把乡亲们领到了邻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打定。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于剑下,此后九月初九登高避瘟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听了这个故事我分外地感动,犹如是有一股才能注入我的体内。我大踏步地向山上爬去,不久终点便就在我的眼前。 在下山的路上,妈妈报告我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我便想起奶奶一向都有肩膀酸痛的毛病,正好路边有卖棒槌的摊档,于是我花了五元给奶奶买了一个,计划送给奶奶。 那一年的重阳节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重阳节。 重阳节敬老800字左右五 重阳节来了,我很想遗忘,由于南疆没有重阳。 也曾装着无意的打听菊花,才知南方的菊花是用来点缀春节的,哑然失笑之余,心隐隐的痛。 曾自诩为读一点书的人,终究只能遗忘文化。仅有的机敏,只成为一种求生的本能,就算可以洞悉明察社会布局的各种缝隙,也难以寻求游刃有余的快感,不知是自己_不够,还是自己人性本能的良善蜕变不了,那一丝思辨转化不了社会层面上夺取权力资源与生活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