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分析概括评价主观题解读与特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267679885 上传时间:2022-03-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分析概括评价主观题解读与特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分析概括评价主观题解读与特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分析概括评价主观题解读与特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分析概括评价主观题解读与特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分析概括评价主观题解读与特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分析概括评价主观题解读与特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分析概括评价主观题解读与特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分析概括评价主观题解读与特练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2届高考考点:高考文言文分析概括评价主观题解读与特练 考点: 1.齐桓晋文之事(节选) 2.入蜀记(节选) 3.宋史.胡仲尧(节选) 4.北齐书.卢文伟传(节选) 5.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节选) 6.史记.管晏列传(节选) 7.触龙说赵太后(节选) 【考点研究】 一、主观概括评价题的命题角度 序号类型 1概括主要内容,提炼作者观点 2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3探寻事件原因 (一)概括主要内容,提炼作者观点 考点解读 作答要求概括 答案来源原文筛选概括出具体事例 解题关键确定区域划分层次 答题重点对事的表

2、述 必须是“事”的表述,所谓事,要包含人、时、地、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根据问题确定答案形式。记叙类散文,可采用“任职地点+方法+结果”的表述形式。 注意关键词语转译的准确性。 【示例1】 文段冯大夫名友,字益卿,长安人,官至奉政大夫。壬寅,晋岢岚州知州。州苦虏,数被创,岁且大侵。大夫省刑薄征,一切居之以宽,民德之。又念城墉濠堑为扼虏之要,殚其心计,且筑且浚。盖财无沉浮,役无罢病,而井井章章,垂百世规者,大夫力也。会忻州凋敝,一岁三易守。众议非大夫不可,乃调守忻州。士民欲留之不得,争画像祀之。 问题根据该段,概括冯友治理岢岚州采取的措施,不超过30个字。 答案治民以宽,减轻刑罚,减少赋税。

3、加强城防,修筑城墙,深挖壕沟。 (二)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考点解读 作答要求概括 答案来源原文筛选概括 解题关键审明题意分辨事件辨明情感 答题重点据事求理 吃透要求,全面概括。 积累用词,抠文提炼。 多点概括,避免重合。 【示例2】 文段王冕,字元章,诸暨田家子也。父命牧牛,冕放牛陇上,潜入学听村童诵书。暮亡其牛,父怒,挞之。他日依僧寺,夜坐佛膝,映长明灯读书。安阳韩性异而致之,遂从性学,通春秋。 尝一试进士举,不第,焚所为文,读古兵法。恒著高檐帽,衣绿蓑衣,蹑长齿屐,击木剑,或骑牛行市中。人或疾其狂,同里王艮特爱重之,为拜其母。艮为江浙检校,冕往谒,履敝不完,足指践地。艮遗之草履一两,

4、讽使就吏禄,冕笑不言,置其履而去。归迎其母至会稽,驾以白牛车,冕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皆讪笑,冕不顾也。所居倚土壁庋釜,执爨养母,教授弟子,以为常。 问题根据选文第二段,概括王冕的精神特质。 答案淡泊功名;崇尚古风;狷狂不羁;安贫乐道;孝顺母亲。 (三)探寻事件原因 考点解读 作答要求简要说明 答案来源原文概括理解分析 解题关键厘清因果 答题重点据文究因 理清角度,概括原因。 分清层次,准确转译。 因果验证,调整表述。 【示例3】 文段洮、河诸族以青唐首领浸弱可制,欲倚中国兵威以废之,边臣亟请兴师。瞻曰:“不可。御外国以大信为本,且既爵命之,彼虽失众心,无犯王略之罪,何辞而伐之?若其不克,则

5、兵端自此复起矣。”乃止。 问题赵瞻为什么反对讨伐青唐首领?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要以诚信为本;青唐首领没有违犯王法;战祸从此再起。 二、主观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准题干明确概括要求,找准阅读区间 第二步定向精读辨清文句意义,去除芜杂信息 第三步规范表述编排有序,控制字数。 【考题对接】 一、齐桓晋文之事(节选) (孟子)曰:“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齐宣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

6、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

7、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1.选文两次用到“缘木求鱼”的比喻,试分析其作用。 2.下列对描写齐宣王相关言行的语句分析相对恰当的一项是() A.“王笑而不言”句传神写出齐宣王被孟子戳中其野心后的尴尬之态。 B.“若是其甚与”句表明齐宣王意识到行霸道的错误并开始反思自己。 C.“可得闻与”句表明齐宣王已经开始接受孟子行仁政的主张和建议。 D.“吾惛”句可以看出齐宣王善于自我批评并完全具备了仁君的品质。 3.赏析第.段划线句运用整句的表达效果。 一、齐桓晋文之事(节选)【答案】 1.“缘木”是方法,“求鱼”是目的,

8、生动形象地挑明了齐宣王靠武力称霸中原,使各诸侯国俯首称臣,这样的方法是不切实际的。以“缘木求鱼”比喻,达到一种耸人听闻的效果,进而引起好奇心,并以此忠告齐宣王此野心难以得逞,而且后果更甚。 2.A 3.句式结构相同,整齐匀称美。排比句势,语势连贯,观点鲜明。运用反复,使其节奏鲜明,音律和谐。 齐桓晋文之事(节选) 原文译文 (孟子)曰:“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齐宣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

9、,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

10、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还是说(大王)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美女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大臣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提供给大王,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是,

11、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却要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

12、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确的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二、入蜀记(节选) 十

13、五日,舟人尽出所载,始能挽舟过滩,然须修治,遂易船,离新滩,过白狗峡,泊舟兴山口。肩舆游玉虚洞。去江岸五里许,隔一溪,所谓香溪也。源出昭君村,水味美,录于水品,色碧如黛。呼小舟以渡,过溪,又里余,洞门小才袤丈。既入,则极大可容数百人,宏敞壮丽,如入大宫殿中。有石成幢盖幡旗、芝草竹笋、仙人龙虎、鸟兽之属,千状万态,莫不逼真。(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肩舆:轿子,此处作动词用,乘着轿子。袤:长度,特指南北距离的长度。幢盖:古为将军刺史的仪仗。幡旗:旗帜。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陆游眼里的玉虚洞。(2分) 3.文中“呼小舟以渡”中“呼”的意思是。(1分) 3.作者换乘的原因是什么?(2分) 二、入蜀记(节选) 1.(2分)洞内宏伟宽敞而壮丽,有石头形成的各种事物,千姿万态。 【解析】细读全文,从“则极大可容数百人,宏敞壮丽”“有石成幢盖幡旗、芝草竹笋、仙人龙虎、鸟兽之属,千状万态”可知,洞内宏伟宽敞而壮丽,有石头形成的圆伞旗帜、芝草竹笋、仙人龙虎、鸟兽等一类的东西,千姿万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