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制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8《探索地球》教案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267198860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三制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8《探索地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三制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8《探索地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三制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8《探索地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三制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8《探索地球》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 8.探索地球 课 题 新 授 学习内容分析 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教科书呈现了学生利用网络搜索、 查阅书籍等方式收集资料的情景图, 目的是引导学生找到人们白古以来对地球形状的描述和记载,通过梳理认识到人们接受地球是个球体的事实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教科书还呈现了模拟帆船远航归港的实验,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感受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知道结论是从诸多生活现象中凝炼而来的,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现象的习惯和大胆猜测、认真求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们从古到今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知道地球是个球状天体。 2,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能

2、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解释地球是个球状天体。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地球的形状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4,了解人类在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中所做的努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人类在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中所做的努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2.知道地球是个球状天体。 学习准备 地球仪模型,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待学生交流后,教师可继续提出问题: “你们知道在古代人眼里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吗?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 ” 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 1、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3、。 (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2)教师出示古人对地球形状探索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概括、描述古人对地球形状的 认识。 2、模拟帆船远航回港的现象。 (1)教师引导学生以帆船远航回港为切入点开展模拟实验,了解人们是怎样通过一些生活现象认识地球形状的。 (2)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提供相应的证据。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研究的结果,小组间相互补充。 3、现代科学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 (1)教师展示利用现代科技观察并记录到的地球外貌,让学生描述地球的样子。 (2)教师引导学生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地球的形状。 (3)教师播放探索地球的视频资料,使学生形成对地

4、球的整体认识,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4、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三、拓展活动 教师布置课外任务: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练习巩固 一、知识展示台 1、观察月食时,我们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 的,由此推断!大地是圆形的。 2、现代科学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 。 3、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 。 最大周长约为 万千米,表面积 约为 亿平方千米。 二、选择大乐园 1.( )年,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起点出发,朝着一个方向航行,历经多年最回到了起点。 A:1520 B . 1519 C.1521 2.如果在船桅顶部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一事实能够说明的观点是( )。 A.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3.真正用实践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这个推测的是 ( ) A.麦哲伦 B.哥白尼 C.托勒密, 4.在模拟帆船进港的实验中,观察者眼睛要( )。 A.仰视 B. 平视 C.俯视 三、对错审判厅 1.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2.古代中国人认为地球“天似穹庐,地似棋盘” 。 3.地球没有固定的形状。 4.船只进港时,我们总是先看见船身,再看见船的桅杆。 总结评价 教学效果良好,达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