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送东阳马生序优秀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追*** 文档编号:265329244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送东阳马生序优秀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2年送东阳马生序优秀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2年送东阳马生序优秀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送东阳马生序优秀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送东阳马生序优秀的教学设计(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东阳马生序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优秀的教学设计1一、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3、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启发马生,以达到劝学的目的。4、背诵课文。二、能力目标1、复述课文,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诵读能力。2、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

2、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三、情感目标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四、教学重点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六、教学方法诵读法 讨论点拨法 复述法 品读法 延伸拓展法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方法一: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

3、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方法二:同学们,在五单元前面几篇课文里,我们学习了几种古代不同体裁的文章,如吴均的书信体山水小品文与朱元思书、陶渊明的自传体文章五柳先生传、韩愈的议论性文章马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体裁为赠序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的。二、作者简介:宋濂,明初文学家。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现渐江义乌人)。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

4、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无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称赞他为: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集。三、题目解说:1、关于东阳:渐江东阳县。 与作者算是同乡(同一个省)。2、关于马生,马君则。 “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马君则是作者同乡人,在京城太学里读书。作者到京城后,他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过作者,并写了长篇书信作为见面礼,文笔十分畅达。和他探讨学问,语气平和而且神色谦逊。还自己对我说他小时候用心学习非常勤奋,这真是个好学的青年。现在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亲人,我

5、因此讲了自己求学的艰辛来勉励他。3、关于“序”。这是一种文体,并非“序言”。序分为书序和赠序。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赠序:始于唐朝,唐宋以来,文人在送别时,常常以诗文相赠,有人把这些诗文集中起来,再作一篇序,就称之为赠序。后来,尽管没有什么诗文,只写一篇送别赠言的文章,也叫赠序,内容多是劝勉、誉扬之词。本文就是一篇赠序。四、背景介绍:洪武十一年(1378年),作者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义乌)到应天(现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同乡晚辈马生拜见自己后所写。五、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六、再读课文,抓

6、住重点字词意思,初步理解课文大意。七、作业设计。(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2、合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3、媵人持汤沃灌。 灌通盥,盥洗,洗手。(二)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含义。1、余因得遍观群书。 余: 古义:我。 今义:多出的,剩下的。2、录毕,走送之。 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3、媵人持汤沃灌。 汤: 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液。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古义:借。 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三)解释下列点字词的意思。1、无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2、弗之怠。 怠:放松,松懈。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硕:大。4

7、、俟其欣悦。 俟:等待。5、缊袍敝衣。 缊:旧絮。6、礼愈至。 至:周到。7、腰白玉之环。 腰:名作动,腰送东阳马生序优秀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理解重点词的含义;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学习古人的勤奋好学精神。、有感情地复述故事,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梳通文意复述故事并背诵课文。【教学准备】录音材料。【设计思路】文言文一直是学习的难点,因为它的语言特点及字义与现代汉语差别很大,学生的思想包袱很重。教师可以以故事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阅读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突破难点。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导入:这是一篇赠序。明洪武年间,宋濂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洪

8、武十年致仕。第二年,宋濂至应天去朝见明太祖朱元璋。其时,在国子监读书的东阳人马君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前来拜访,宋濂就写了这篇文章赠送给他。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向学,刻苦自立,情真意挚,语重心长。(板书课题及作者。)要求:记住作者。二、自主学习听录音,在老师的激导人下,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题目。、自由读课文,画出你不明白的字、词、句,小组内讨论解决。、积累常用文言词。、小组内找同学复述故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合作学习、小组间交流,相互解决。、班上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四、反馈交流师讲解故事内容,从感情人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宋濂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

9、办法买书回来读,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自己动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及时归还。有时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抄完赶快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破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严寒的冬天,寒风凛冽,积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我还不知道,到了书馆,四肢冻得僵硬了,不能动弹,服役的人拿热水给我浇洗,用被子围着盖着,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读准字音:嗜叩问叱咄俟负箧曳屣皲裂媵人馁衾烨然缊袍(要求一个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若有错误及时纠正。)、说出下列词的意思:无从:没有办法。假借:借。“假”也是借的

10、意思。以是:因此。患:担心,担忧。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叱咄:训斥,呵责。穷冬:冬末。沃灌:浇洗。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绲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旧。、小组同位间复述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一名同学复述故事,其他同学补充纠正。朗读课文采取多种方式,齐读、个人读、默读等。五、研读析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学生阅读本段,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题目。解释下面加粗字的意思。嗜学:逾约:假余:

11、走:简洁地概括上述文段的内容。作者学习的勤苦表现在哪些地方?、小组代表发言。明确:(作者在这一层中讲述幼时求学的情况。开篇就点“嗜学”,为全文奠定基调,“嗜学”和“家贫”是矛盾的,由此引出求学的勤苦。)明确:喜欢、爱好;超过;借;跑讲述“我”幼时求学的情况。借书、手自笔录、天寒不怠、走送不逾期。)六、梳理巩固谈收获,整理笔记。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一再说自己求学之难,这与本文的写作意图是否相差甚远?作者到底想对同乡说些什么呢?二、自主学习师:自读课文第二部分,注意解决以下问题。、识记难理解的字词并积累。、本段讲述今之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与先前自己形成对比,试进行分析。、

12、作者运用对比,引出说明的道理。、通过学习本文,你有何收获?二、合作学习、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内交流。、班内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三、理解对比手法运用的作用文中共有四组对比:“同舍生”的衣着与“我”的有何区别作对比。四、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同桌间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只学生能够说出本堂所学知识即可,不可要求面面俱到。)【板书设计】送东阳马生序宋濂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无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无食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无师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在艰苦的条件下,只要能够坚持勤奋的学习,就会成功。)送东阳马生序优秀的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一些文言字词;了解“序”这种文

13、体;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熟读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朗诵训练,提高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积累字词,解决疑难点,把握文章内涵。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勤奋刻苦的习惯,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困难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一些文言字词,理解并熟读背诵课文。难点:理解把握文章深刻内涵,挖掘其现实意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二)检查预习1、点同学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叩(ku)问 叱(ch) 咄(du) 俟(s)负箧(q

14、i)曳(y)屣(x) 皲(jn)裂 媵(yng)人 以衾(qn)拥覆 皆被(p)绮绣 容臭(xi) 烨(y)然 缊(yn)袍 敝(b)衣2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作者,作品背景的知识。(教师依据情况补充)(三)疏通课文文意1、指导学生运用“五读法”,即“读标题、读引言、读课文、读注释、读练习”自主学习课文。要求用梳辫子的方法整理本课重点文言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2、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疑难点,不能解决的在全班交流时提出共同解决。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性地巩固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解决的?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