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为什么端午节带五彩绳由来

上传人:lm152****8155 文档编号:264305302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为什么端午节带五彩绳由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为什么端午节带五彩绳由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为什么端午节带五彩绳由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为什么端午节带五彩绳由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为什么端午节带五彩绳由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为什么端午节带五彩绳由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为什么端午节带五彩绳由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为什么端午节带五彩绳由来 民间有端午节带五彩绳的习俗,以小孩子佩戴居多,那么端午节为什么带五彩绳呢?下面学习啦我介绍端午节带五彩绳的由来,欢迎参阅。 端午节带五彩绳的由来 为孩子系五彩绳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妙寓意。长命锁的前身是长命缕,也被称之为长命缕。其意义在于锁住小孩的命,避开病魔疫鬼侵入危害小孩。古人认为小孩一旦戴上了锁,就能无灾无祸,平安长大;长命锁更多表达的是长辈对晚辈的祝愿。 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所以传统上用五色调丝编成绳索,配以银锁,缠绕于儿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 在端午节的早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

2、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脚腕、颈项上拴端午线。系线的时候,孩子不能开口说话。而一些已婚的男人也被妻子逼着戴上彩绳,许多男子担忧被别人看到笑话,就静静系在脚踝上。 这系五色绳也有讲究,必需要在太阳没出来之前就系上,否则就会不灵验,而且五色绳不能随意扯断或丢弃,只能等到端午节后的大雨天时,将它仍在自家院墙的排水口,随雨水冲走。 端午节为什么带五彩绳?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至今不衰。民间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端午节又称小儿节,五月被古人称为毒月,端午节拴五彩绳有爱护儿童驱妖避邪之意。随水冲走的五色绳就会变成小龙,带走你身上的不好的东西。这样一来,苦恼、忧愁都随着雨水流走,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据

3、悉,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祥瑞色。以五色丝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汉代应助风俗通义有记:五月五日,赐五色续命丝,俗说以益人命。荆楚岁时记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端午节戴五彩线可是很有讲究的。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而五种颜色不是随意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需是青、白、红、黑和黄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 制成的五彩线佩戴时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又有一说假如小孩还没满一岁,就只系红色的彩线。 尽管民俗约定端午节第一场雨,要将

4、彩绳摘下扔到雨水中飘走,以象征远离邪恶、苦恼和疾病,忧愁,但希望大家不要随地乱扔,最好抛到偏僻处的雨水中,以免影响环境、增加环卫工人工作量。 端午节除了带五彩绳的习俗外,还有挂小辣椒、老虎鞋,孩子头上写上王字,这样孩子不闹,也是为了驱除灾难、瘟疫。 端午节的由来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提倡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剧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

5、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美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样,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打算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损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6、。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其次个传闻,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改邪归正,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昂扬,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歼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

7、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闻,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探讨证明:长江中下游广阔地区,在新石器时代,

8、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闻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记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化为南方很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习俗1:民俗活动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加

9、上很多故事传闻,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端午节习俗2: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

10、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行胜纪。 端午节习俗3:挂艾虎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中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静。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

11、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端午节习俗4: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样。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端午节习俗5:佩长命缕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

12、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洁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

13、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端午节习俗6:荷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改变,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

14、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爱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态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小孩喜爱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假如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细心制作一二枚新颖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四周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猜你喜爱: 1.端午节带五彩绳习俗的由来介绍 2.端午节五彩绳怎样编 3.端午节的来历 4.端午节的由来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