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语文下教案设计全册

上传人:聆** 文档编号:262664350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教案设计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教案设计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教案设计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教案设计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教案设计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教案设计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四年级语文下教案设计全册(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全册)1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会默写宿新市徐公店。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内容,把握诗歌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歌的兴趣。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2.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方法1.朗读入意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先引导学生熟读诗词,再借助文字让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古诗词语言的魅力。2.想象入情境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再创设

2、情境,引导想象,入情入境。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板块一 导入新课,初读感知1.导入新课。(1)师导入新课: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生机勃勃的暮春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又将走进范成大向我们展示的充满自然美的田园生活。(2)课件出示诗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认识“杂”字。师指名读诗题,相机指导:“杂”读平舌音,“兴”读第四声。指导书写。 师范写“杂”字,学生边看边书空。师提醒生注意“杂”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下面部分不要写成“木”。了解题意。师引导:“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一年四季,那么整个诗题的意思是什么?预设: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

3、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生齐读诗题。2.简介诗人。(1)师引导:这首诗的作者是范成大。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2)师指名回答。(师相机出示课件)(3)生自由读简介。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师引导: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2)生自由读诗,边读边圈出诗中的生字。(出示课件)4.检查自学,指导识记,读通、读顺本诗。(1)生自主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出示课件)(2)师指名认读,相机引导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形声字识记示例:“蜻蜓”是一种昆虫,所以都是虫字旁,右边的“青、廷”分别是这两个字的读音。(3)师重点指导“蜓”字的书写:师在田字格中

4、范写,强调右边不要写成了“延”。(4)检查课文预习。课件出示全诗。师指名朗读,相机正音。引导生初步感知古诗内容。师引导:小声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的?读完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生小声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交流;师指名交流。师小结:金黄的梅子、又肥又大的杏子、雪白的麦花,还有结了油菜籽的稀稀疏疏的菜花范成大给我们营造的意境多美呀!联系生活实际来读诗,能带我们快速进入诗的意境。5.指导读出节奏。(1)师引导: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2)师指名读,相机指导:“二二三”是七言诗中常规的划分节奏的方法,但是为了保持词语意思的完整,有时可以分为“四

5、三”或者其他节奏。(3)师生合作朗读。(师)“梅子金黄”(生)“杏子肥”。(师)“梅子金黄杏子肥”(生)“麦花雪白菜花稀”。【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课前查找资料的习惯。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思。板块二 学习诗文,探究诗意1.自主读诗,感受诗中的“景美”。(1)师引导: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流利,也很有节奏,读出了诗歌特有的韵味。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通过了解诗歌大意来感受诗人的情感。(2)生通过分小组读诗、想象画面、看注释等方法交流学习。(3)指名交流。师引导: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你读懂了什么,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示例1:我仿佛看

6、到金黄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挂满枝头。(相机出示梅子、杏子挂满枝头的图片)示例2:读着“麦花雪白菜花稀”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春天田野中金灿灿的菜花已经落去,只剩下稀稀疏疏的残朵;一眼望去,全是雪白的麦花。(相机出示麦花、菜花图片)(4)理解“菜花稀”。师引导:油菜花在每年三四月间开放,花开时,漫山遍野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形成金黄色的花海,一望无际,令人叹为观止。到了四五月间,油菜花败落了,结出许多油菜籽,菜花就变得稀稀疏疏的。这就是诗句中的“菜花稀”。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1)师引导:诗人范成大在初夏的乡村,看见了金黄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雪白的麦花和因结了油菜籽而变得稀疏的油

7、菜花,顿时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出口成诗。(出示课件)(2)师指名读。(3)创设情境引导朗读。师引读: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跨越时空来到诗人范成大所在的这个美丽的乡村,当我们置身于这迷人的风景当中,情不自禁地大声吟诵的诗句是哪两句?生: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引导想象画面朗读。师引导: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大胆想象,自由交流。师小结:这简简单单的14个字,描绘了一幅美若仙境的画卷,我们仿佛置身于美妙的田园,这就是古诗的魅力。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一起品读这两句诗。(板书:景美)配乐齐朗读。3.想象画面,品读诗中的“人忙”。(1)师引导:我们和诗人范成大一同游览的哪里是乡村,简

8、直就是人间仙境啊!生活在那里的人一定无比幸福,此时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2)预设:农民在地里干活。(3)引导理解“无人过”。师引导:作者在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人们繁忙的劳动场面,你是怎么知道他们在干活的呢?示例:我是根据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中的“无人过”推断出来的。初夏的时候白日渐长,正是农忙的时候。村子里没有行人,勤劳的农民们一定是下地干农活去了。(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师继续引导想象:联系前面的诗句和图片,想一想,农民们在地里忙着干什么呢?(板书:人忙)示例:初夏的时候,农民们要把成熟的梅子、杏子摘下来,去麦地除草,去油菜地施肥。他们早出晚归,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所以

9、白天很少见到行人。师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直接写农民们在田地里热火朝天地干农活,却要写“无人过”呢?示例:侧面描写。师小结:诗人只用了3个字就让我们想象到农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到果园里摘金黄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不辞劳苦地去麦地除草,去油菜地施肥的情景,婉转含蓄,化繁为简。这就是诗的魅力啊!(4)引导体会乡村的“宁静”。师引导:篱笆前没有人经过,显得那么安静。诗人在篱笆边看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蜻蜓、蝴蝶飞舞的图片。师引导:作者为什么要写蜻蜓和蝴蝶呢?示例:衬托村中的安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5)师生合作朗读。师引导:白昼渐渐变长,篱笆外没有人来往。诗人看到了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满怀喜悦之

10、情,出口成诗“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板书:热爱)师生合作朗读。(6)引导想象画面。师引导:此时此刻,诵读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自由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图片、注释等自主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是为了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板块三 反复吟诵,品悟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1)创设情境,带着想象朗读。师引导:如果你就是诗人,此刻正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展现在你眼前的是美若仙境的田园风光,你陶醉其中,诗意正浓,于是作了一首四时田园杂兴。现在请你大声地吟诵这首

11、诗。(生齐读)(2)引导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师引导:多么美丽的田园风光,多么勤劳忙碌的人们,多么富有生活气息的画卷啊!你舍得离开这里吗?想把它带走吗?美美地再读读吧,把它记在心里。(生齐读)(板书:赞美)(3)指导背诵。师引导:经过反反复复地吟诵,相信范成大的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已牢牢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了。谁能背给大家听听?师指名背诵。2.课堂总结,激发兴趣。师:诗人范成大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通过诗歌传递给了世人。我国古代的田园诗人留下了很多描写田园生活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同学们在课后也可以读读,增强自身的文学底蕴。【设计意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

12、基本特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加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情。板书设计第2课时宿新市徐公店课时目标1.认识“徐、疏”2个生字,会写“宿、徐、疏”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背诵、默写宿新市徐公店。3.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板块一 导入新课,理解诗题1.出示导语,明确单元主题。(1)课件出示单元导语。(2)师指名读;生齐读。(3)师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单元的课文,走进乡村,去感受惬意、闲适的田园生活吧!2.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师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课古诗

13、词三首。(课件出示古诗词三首)(2)明确本节课目标:学习第一首古诗,认识一位诗人。3.看图引入,知晓作者。(1)课件出示初夏荷塘图片,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景色。(2)师引导:图中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3)师指名背诵。(相机出示课件小池)(4)师引导了解作者:大家还记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预设:杨万里)4.揭题并板书诗题,学习诗题中的生字。(1)师引导:杨万里是我们熟悉的诗人。今天,我们就跟随他的脚步,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2)板书诗题:宿新市徐公店。(3)学习“宿、徐”。师指名认读“宿、徐”,相机正音。(“宿”读平舌音)师指导书写“宿”:上下结构;上面的“

14、宀”要包住下面的“亻”和“百”;下半部分的“亻”窄一些。(4)解析题目意思。师引导:你在哪里见过“宿、徐”这2个字?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生交流。示例1:我在招牌上见过“宿”,它是住宿、投宿的意思。示例2:我们班的同学中就有姓“徐”的。师相机引导生理解“徐公”的意思。(一位姓徐的老人)师引导:谁能说说诗题的意思?示例: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5.指导读诗题。(1)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意思读出诗题的正确节奏。(2)师指名读。(相机出示课件指导:宿新市徐公店)【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以此为兴趣点,引入新诗的学习。而让学生把诗题生字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联系,能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树立识字意识

15、,同时也降低了诗题的理解难度。板块二 看图初读,了解大意1.故事引导,感受诗意。(1)师引导:那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在徐公店附近漫步,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2)生自由读诗,边读边圈出生字。(3)朗读诗句,学习读写“篱、疏”。师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疏”读“sh”。课件出示写在田字格中的“篱、疏”。2.初读课文,了解景物。(1)师引导: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句,边读边想,诗人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请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文中的插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景物。(2)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3)示例:诗句中写到的景物有“篱”“树”“菜花”“儿童”“黄蝶”“径”。(4)师引导看插图,指导理解“篱落”“树头”。(板书:篱落树头)(5)引导理解“径”。师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