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云南省曲靖二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262507097 上传时间:2022-03-0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4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曲靖二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曲靖二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曲靖二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云南省曲靖二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云南省曲靖二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0小题,共60.0分)1. 文字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1921年,胡适提出:“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推翻胡适这一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是()A. 元谋人门齿化石的出土B. 良诸遗址出土精美玉器C. 河南二里头遗址的发掘D. 殷墟遗址发现甲骨文字2. 甲骨文中显示商朝的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是要由占卜来决定。如:商王盘庚迁都一事,就是通过占卜,假借神灵元龟向天下人宣称“非敢违卜”,于是迁都于殷。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B. 神权与王权的紧密

2、结合C. 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 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3. 武王伐纣后,“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徧(遍)封功臣同姓戚者。”这则材料可用于研究()A. 世袭制B. 禅让制C. 井田制D. 分封制4. “在他看来,人天生具有的只是身体的欲望和能力,并不存在生而具有的善性,唯一的出路就是赋予礼义法度以强制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在重礼的同时,非常强调法的重要性。”材料中的“他”是()A. 孟子B. 荀子C. 墨子D. 韩非5. 翻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

3、”胡衣胡裤。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A. 各民族文化上互鉴交融B. 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C. 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D. 汉族文化占主体地位6. 历史叙述有历史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 北京人能够制造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B.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半坡居民C. 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D. “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7. 关于秦亡原因,传统观点多认为是“酷刑”“暴政”所致。后来,有学者认为秦亡于吏治败坏;有学者认为秦亡于过急、过广的推行郡县制:有学者认为秦亡于北击匈奴;也有学者认为

4、秦亡于文化政策。据此可知,上述观点()A. 有且只有一种观点正确合理B. 后期研究比传统观点更有说服力C. 是从某一特定视角进行阐释D. 随着研究的深入先前观点被抛弃8. 汉武帝时期,平准是“坐商”的性质,是在物价波动的时候来调节商品的价格;均输是“行商”的性质,在地区之间调剂物资余缺。两者都归国家管理,这意味着国家既掌握着零售市场,又掌握着批发环节。可见,该政策()A. 保障了大商人的经济地位B. 旨在削弱王国经济实力C. 属于国家掌控经济的体现D. 不利于国计民生的稳定9. 西汉时,从高祖到景帝,地方长吏主要以军功、事功、中央官外调、酷吏充任;武帝时期开始任用儒生,但以积功而担任地方长吏的

5、仍占多数,酷吏也极为活跃;元帝时期,经学之士已在地方长吏中占据绝对优势。这反映了汉代()A. 儒学地位不断上升B. 法家思想不符合统治需要C. 选官方式日趋完善D. 地方官员主要出身于太学10.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收集到以下几段史料.这组史料体现的主题是() 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国,“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晋书羌人姚建立的大秦政权,认“其先有虞氏之苗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晋书鲜卑人拓跋猗卢建立的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晋书A. 禅让制度之分析B. 炎黄部落之考证C. 刘氏政权之沿革D. 华夏认同之演进11. 318年,晋元帝司马睿

6、下令在徐、扬二州推广种麦,“所益甚大”;他还以入谷多少作为对州郡长吏考核评定等级的标准。这反映出当时南方地区()A. 社会相对稳定B. 政府重视农业生产C. 生产技术提高D. 经济发展超越北方12. 有学者统计,唐代宰相少者二三人,多者八九人,睿宗(武则天之子)时增至十七人。由此可见唐代()A. 君权与相权矛盾逐渐加剧B. 中央冗官问题越来越严重C. 三省六部制趋向名存实亡D. 宰相集体议政制度被强化13. 如表为曹魏到北宋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对此表认识正确的是()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A. 国家统一时期寒门子弟入仕比例最高B.

7、 北方地区的寒门子弟入仕比例比较低C. 九品中正制促使士族子弟入仕比例下降D. 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度有关14. 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很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A. 以财产为主要的征税标准B. 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前提条件C. 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D. 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15. 唐至五代间,“二十四孝”一词正式出现于佛教宣传品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之中。随着佛教宣传,“二十四孝”在宋元时期广泛普及开来。这

8、反映了()A.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 儒释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C.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了动摇16. 武则天在与唐高宗共同执政时下诏修订氏族志,明确规定“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到中唐以后出现“冠冕皂隶,混为一区”的情况,特别是自安史之乱以后,有不少平民出身的士卒因军功得授五品官以上官秩,上升为士族。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朝中后期()A. 政治活动摆脱宗法观念影响B. 封建统治基础得以扩大C. 政治人才选拔制度发生变化D. 四民等级制度趋于瓦解17. 如图是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ABC处对应正确的是()A. 中书门下三司三衙B. 中书省财政太尉C. 中书省三司太尉D. 中

9、书门下财政三衙18. 如图中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A. 西夏、辽、南宋B. 西夏、金、南宋C. 金、辽、北宋D. 西夏、北宋、辽19. 战国时期荀子倡导“工商众则国贫”,北宋思想家李觏认为“商众,则入税多矣”。下列对二者观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 体现了儒法两家思想的差异B. 说明重农抑商政策已经过时C. 显示出纳税人主体发生改变D. 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20.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下列措施中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是()A. 汉武帝实行中朝制度B.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C. 明成祖设置内阁D. 清朝设置军机处21. 隋唐以后,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

10、分两类,一是考文学(诗赋),二是考儒家经义。蒙古统治者认为汉人文学没有实际用处,而对儒家经义比较赞赏,于是把程朱理学作为考试的内容和标准。这主要是因为,程朱理学有利于()A. 提高官员文化素养B. 稳定伦理道德秩序C.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D. 消解各民族间矛盾22. 下列表格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意味着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正统B关汉卿、王实甫等元杂剧作品成熟标志了宋元时期市民阶层兴起C玄奘西游天竺,传播佛教文化揭开了中外文明交往的序幕D忽必烈委派八思巴改制戴文字母,创造拼音符号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A. AB. BC. CD. D23. 朱熹所

11、著的家礼中强调了“明君臣、父子、夫妇之伦,序亲疏贵贱之仪”;他的小学则从儿童教育方面宣扬了“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此外,南宋理学家还广开书院,以讲学的方式向社会各阶层人士宣扬封建伦理纲常。这体现出,宋代理学()A. 开始影响民众的生活B. 已成为社会正统思想C. 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D. 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24. 1057年,即位不久的辽道宗耶律洪基曾“以君臣同志华夷同风诗进皇太后。”其原作已佚,懿德皇后萧观音回赠一首诗,内容如下。这体现了辽朝统治者()君臣同志华夷同风萧观音虞廷开盛轨,王会合奇深,到处承天意,皆同捧日心。文章通谷蠡,声教薄鸡林,大寓看交泰,应知无古今。备注:虞廷,指處舜

12、的朝廷,在此诗中指辽国王会,典故,指周公朝会诸侯。谷螽,是匈奴蕃王封号。鸡林,古国名,指朝鲜半岛的新罗国。A. 实行“因俗而治”策略B. 相信“君权神授”的观念C. 对加强民族交融的认同D. 全面推行汉化政策的决心25. 如图是根据史料记载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八天内,明太祖的总工作量和平均工作量绘制的统计图。造成这一状况的客观原因是()A. 中枢机构效率低B. 明太祖勤于政事C. 丞相制度的废除D. 内阁制度的建立26. 明代后期,“朝廷有命令,必传之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方传至臣等;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至太监,太监乃进至御前”。由此可推知,明朝后期()A.

13、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B. 政府权力运行产生异化C. 内阁法定地位丧失D. 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27. 明代郑和船队在下西洋航行中,除了使用“针路”(罗盘方位)、“更数”(水上里程)等航海技术,还使用了阿拉伯人的“牵星过洋”(星辰定位)技术,从而到达非洲东海岸一些地区。由此可知()A. 阿拉伯人航海技术高超B. 地理环境制约东西方交流C. 中国传统航海技术落后D. 东西航海技术具有互补性28. 如表是明清两代管理西藏、蒙古措施的对照,由此表可以概括出明清两代边疆管理的共同点是() 明朝清朝西藏册封僧俗首领设行都指挥使司管理军民任用藏族上层人士册封达赖和班禅派遣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蒙古重修长

14、城,订立和议接受册封,恢复贸易平定噶尔丹叛乱设盟、旗两级管辖,任用蒙古王公册封当地首领 设立管理机构 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 推行“改土归流”A. B. C. D. 29. 雍正以后,形成了以军机处辅佐皇帝办理机要大政,以内阁协助皇帝处理例行庶务的政治体制。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由此可知,清朝军机处()A. 有军国大事决策权B. 与内阁同为宰辅机构C. 秉承皇命上传下达D. 统领中央和地方官员30. 李贽在藏书中评点了800余名历史人物。他把千余年来被斥为“暴君”的秦始皇称为“千古一帝”;将商鞅、韩非列为“强主名臣”;一向被称为“聚敛之臣”的桑弘羊(商人出身),也被列入“

15、富国名臣”。这说明,李贽()A. 推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B. 肯定了商品经济的作用C. 突破了儒家的价值评判标准D. 支持外儒内法治国方略31. 据粗略统计,在“三言”、“二拍”近两百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约近七十篇。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B. 文学世俗化明显C. 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D. 四民界限逐渐淡化32. 19世纪初,英国建筑师托马斯阿洛姆根据当时来华西方人的介绍绘制了一百多幅关于中国的版画,并配有文字说明,在西方影响巨大。如图,判断此图()A. 可以佐证清朝的衰落迹象B. 能反映殖民者的侵略图谋C. 没有可信的史料研究价值D. 可体现中国画的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