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作品短篇浅析儿童文学特点及翻译技巧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262501039 上传时间:2022-03-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文学》作品短篇浅析儿童文学特点及翻译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儿童文学》作品短篇浅析儿童文学特点及翻译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儿童文学》作品短篇浅析儿童文学特点及翻译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儿童文学》作品短篇浅析儿童文学特点及翻译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文学》作品短篇浅析儿童文学特点及翻译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文学》作品短篇浅析儿童文学特点及翻译技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文学作品 短篇_浅析儿童文学特点及翻译技巧摘要:本文探讨了儿童文学的特点和翻译技巧。由于儿童文学的读者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译者应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特殊性,创造出适合儿童读者的语体形式,注意译文的形象性、简洁性、音乐性并重现儿童童趣。关键词:儿童文学;语体;形象性;简洁性;音乐性;儿童童趣“儿童文学是指切合儿童年龄特点,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与其他的文学作品一样,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和译者都是成人,而其目标读者却是儿童,因此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和译者要充分考虑到目标读者的特定性。儿童文学的独特性体现在它的语体特征,是有特定的读者对象即儿童决定的。儿童文学是为

2、儿童创作的,作家和译者应首先考虑到目标读者的需要和特点。儿童读者的语言、接受能力、社会心理和美学判断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译者的工作就是考虑到这些不同并找出适当的策略来达到完美翻译。1儿童文学特点儿童文学有以下特点:a)教育性: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即它对教育性特别强调。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古人曾用素丝来作譬喻,说它:“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b)形象性:抽象的说教是儿童不容易也不乐意接受的。对儿童进行教育要借助各种各样的生动形象;儿童年龄越小,越依赖于形象化的手段。儿童小说要求和戏剧一样富于动作性,更多的以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c)趣味性: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在轻松愉快

3、地说笑中,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或做一些有益的启示。d)故事性:儿童文学的故事情节,要求结构单纯,情节紧凑、生动。2儿童文学翻译的语体问题现代文体学认为语体取决于语境,而语境又包括三部分;领域(field)、格调(tenor)和方式(mode)。领域指正在进行的活动;格调指说话人之间的关系;方式指表达的形式。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翻译文本与儿童读者构成了一个译者通过译作给儿童讲故事这样一个特定的语境。“领域即是讲故事;格调即译者与读者之间临时组成的讲与听的关系;方式即译者通过译作讲述,而译者的讲述实际上是由儿童读者的阅读实现的。翻译实际上就是一种交流。译者的任务就

4、是考虑这一交流活动中影响目标读者接受和理解译本的所有相关因素。鉴于儿童的心理和年龄特征,译者应该与他们保持一种朋友和熟人的亲密关系。在这样一种语境中,儿童文学的翻译应该使用随意的文体。语体实际上就是同义词的选择,译者完全可以选择那些易于被儿童接受的表达方式,来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3翻译技巧下面,笔者将以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实例为证,探讨一下儿童文学翻译的技巧。3.1形象性儿童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形象性比成人文学中更为重要,形象化的语言能使儿童将亲身经验与语言所提供的信息很容易地结合起来。中文叠音词是增强动感或渲染气氛的有效手段,在中文儿童语体中,叠音词的运用频率很高。翻译儿童文学时,译者可适

5、当利用这一特点,使译文更易于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摹声词是模拟声音的一种生动逼真的修辞手段,它不仅用于成人语体的文学作品中,也常常出现在儿童语体中,甚至是儿童语体不可或缺的修辞手段。如夏洛的网有这样两句话:(1)Sowhilethechildrenswamandplayedandsplashedwaterateachother,Wilburamusedhimselfinthemudalongtheedgeofthebrook,whereitwaswarmandmoistanddelightfullystickyandsmooth.(1a)所以孩子们游泳、嬉耍、彼此泼水玩时威尔伯就在溪边的烂泥中自

6、得其乐。溪边烂泥又暖又潮湿,又粘又滑,使他很开心。(康馨译1979:10)(1b)因此当两个朋友游泳、玩耍用水你泼我我泼你时,威尔伯就待在河边的烂泥里自得其乐,烂泥暖和,湿嗒嗒的,粘粘乎乎,舒服极了。(任溶溶译2004:13)这句对小猪玩泥巴的描绘任译的“烂泥暖和湿嗒嗒的,粘粘乎乎的”显然要比康译的“又暖又潮湿又粘又滑”更胜一筹。巧妙地使用叠音词,不仅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听起来悦耳,而且对作品的主题表达更是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由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起来构成的叠音词,能给人一种特殊的形象感受。3.2简洁性儿童年龄小,难以理解深奥难懂的语言,所以,优秀的儿童文学总是在充分展示语言多样性的同时力求简洁

7、生动,选取明朗并富有表现力的语词和句式,使语言丰富多样又简洁明快。译者在翻译时应多采用儿童化语言。如爱丽丝漫游记有这样一句话:()“Guriouserandcuriouser!”criedAlice(shewassomuchsurprised,thatforthemomentshequiteforgothowtospeakgoodEnglish).(AliceAdventureinwonderlandbyCarroll58)(a)“越来越离奇了!”爱丽丝嚷道(她惊异之下竟然忘了正规的英语用法)。(王永年译)(b)“越变越奇罕了,越变越希怪了!”(因为爱丽思自己诧异到那么个样子,连话都说不好了。

8、)(赵元任译)原句中的“Guriouserandcuriouser!”这句话是爱丽丝在极度吃惊的情况下脱口而出的。原著作者之所以不按照正常的语法习惯处理这句话,是想突出小主人公爱丽丝当时的慌乱。虽然译文(a)的译者正确地译出了curiouse这个词的含义,并添加了括号内详细的语法注释,但是原文中逗乐的语气消失了。而且既然括号内的英文注释对理解原文是必要的,那么对于不熟悉英语语法的汉语小读者来说,这样的注释既增加了阅读负担,又分散了注意力,降低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而译文(b)的译者故意将汉语词语“奇怪”和“稀罕”拆开并巧妙地搭配成“奇罕”和“稀怪”,达到了和原文相同的逗趣效果。3.3音乐性儿童与成

9、人的区别之一在于儿童总是先对韵律和节奏感兴趣,其次才是内容。韵律和节奏给儿同一种审美愉悦,能够激发他们的情绪。儿童的这一特点要求作者和译者在遣词造句上应注重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做到朗朗上口。例如:Howdoesthelittlecrocodile,improvehisshiningtail,andpourthewateroftheNileoneverygoldenscale!Howcheerfullyheseemstogrin,howneatlyspreadhisclaws,andwelcomeslittlefishesinwithgentlysmilingjaws!译文:小鳄鱼,尾巴亮,怎

10、样使它亮又亮,尼罗河水哗哗响,冲得鳞甲闪金光。咧开嘴,笑得欢,伸开爪,多灵活,张开两额咪咪笑,欢迎小鱼往里跳。3.4童趣性童趣性是儿童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作者和译者要针对儿童生活的不同特征和心理使用幽默风趣的笔调、生动具体的描述儿童化的语言,给儿童产生一种幽默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引起共鸣。鉴于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有时原文的情趣很难在译文中移植,译者需要做适当的改变,利用功能对等的手段,来再现原文的情趣。如以下童谣的翻译,充满了长者对幼者的关爱:.Hush-a-bye,baby,onthetreetop,whenthewindblowsthecradlewillrock;whenthebou

11、ghbreaksthecradlewillfail,downwillcomebaby,cradleandall.小宝宝,睡树梢,风儿吹,摇篮摇,树枝断,摇篮掉,里面宝宝吓一跳。4结束语综上所述,儿童文学在英语语体中是一种独特的语类,儿童文学翻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小读者,使它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阅读兴趣。译者在翻译时应大胆超越原文词句的限制,以译文读者为中心,创造性地运用翻译技巧,让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上的对等。参考文献:1E.BWhite.CharlottesWebM.HarperCollinsPublishers.1980.2康馨.夏洛的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任溶溶.夏洛的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4OscarWilde.AliceAdventureinwonderlandM.U.S.:AirmontPublisherCompany,1965:58.5王永年.爱丽丝漫游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86。6赵元任.阿丽丝漫游奇境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2。(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师范学院外语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