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文化.ppt..课件

上传人:嘀嘀 文档编号:262496381 上传时间:2022-03-0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的文化.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的文化.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的文化.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的文化.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的文化.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文化.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文化.ppt..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 3 讲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课标要求】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2、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分析中国文学作品,明确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诗的经典诗经地位: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问305首诗歌内容特点:句式以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语吾丰富, 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影响: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风:是诗经的精粹,反映了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雅:是周王朝所在地的诗歌,主要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主要是对祖

2、先和当权者的歌颂重难点阐释:诗经的认识:“以诗证史”的传统,从证史的角度选择则有思维含量诗经小雅大田的诗句:“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材料能说明什么问题?井田外有私田,说明的根本问题是分封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制发展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实质性:西周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中国古代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土地私有制,缺乏私有制的保障机制。大雅板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宗子维城”。“大宗”“宗子”都是指长子,周天子依靠他们作为屏障保卫自己的统治。文学地位:是楚辞作者的杰出代表政治理想:毕生追求“美政”,即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代表作:离骚,还有九歌、天

3、问、九章影响:又称 “骚体”,奠定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础楚辞的魅力产生:公元前4世纪在南方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特点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它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风格绚丽,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句式较为灵活,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屈原汉赋的风采含义:赋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过程形成期:西汉初期,贾谊的吊屈原赋、服鸟赋全盛期汉武帝时,代表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西汉后期的扬雄东汉时期的班固、张衡转折:东汉后期。大赋渐少,各种短篇的小赋兴起李杜诗篇万口传唐诗时代特征: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文化

4、开放称谓:继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誉称为“诗仙”诗风特点:以激情与浪漫著称,诗风狂放炽烈,想象丰富,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杜甫时代特征: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离乱飘泊称谓:是一位“苦难诗人”,有“诗圣”之美誉。杜诗被后人称做“诗史”诗风特点:凝重沉郁、严谨顿挫。“三吏”、“三别”系列诗篇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代表作:七律称兴八首、登高,五律春望、月夜等地位:李白与杜甫如镶嵌在大唐灿烂文化星空的双子星座,是历代文人学习的典范。柳永:以切身感受、市井风光入词,语

5、言清浅乃至口语化,柳词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苏轼:打破诗与词的界限,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其词刚健豪放派别宋词起源: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唐代民间“曲子词”。发展至末代走向辉煌,成为宋代文学的标志.北宋南宋时代特征:社会变迁、国运势微,因而南宋词风多慷慨悲壮、低迷感伤。李清照:南宋女词人。作品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张元干、张孝祥:其词豪气纵横,洋溢着悲壮激昂的爱国之情辛弃疾:其词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鲜明的个性风格,成为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婉约派: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豪放派: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含义:是融合宋金以来的各种表演艺术形式

6、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又称为北曲或北杂剧兴盛原因:随着元代城市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也适应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演出场所:瓦肆或勾栏代表人物及作品: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元曲含义: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即通常所说的“剧曲”与“散曲”散曲元杂剧含义: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并兴盛于元明时代的诗歌体裁。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特点:在音节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句子长短参差不齐,语言灵活和通俗地位:散曲的兴起,是诗体的一次解放(全国高考大纲卷)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

7、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元末明初,产生了章回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等明代中叶以后,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黄金时代,如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等明代短篇白话小说有冯梦龙所辑的“三言”和凌濛初编著的“二拍”等清代小说在描摹人生世情方面更加成功,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晚清产生了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明清

8、小说过程总体上: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出现了新的景象,社会生活亦趋复杂丰富政治上:明清封建专制空前强化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经济上: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文化上:继承和发展前代文学成就背景通俗文学形式既满足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娱乐需求,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封建伦理道德通俗化、普及化。文学形式反映了中国文化从精英文艺到通俗文艺转变趋势;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要求相应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反映;例“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