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区块链、大数据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G+区块链、大数据的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G+区块链 应用已经开始起步据GSMAIntelligence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有13亿5G连接,中国将占其中的1/3。到2035年,随着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医疗网、教育网等各种5G行业应用的兴起,我国5G的连接数至少还有10倍的增长。每个连接节点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安全可信、可共享,决定着以5G为首的新基建,最终对社会经济的实用效能。眼下,区块链技术正在帮助我们安全地用好这些数据。区块链在政务服务初试锋芒从数字货币开始,曾经充满争议的区块链在北京智慧政务中走出了新格局,这种新格局为5G与区块链的结合,打开了思路。“我们一直在苦苦寻找到底什么技术能解决数据的稳定可靠,而不是
2、完全靠管理、靠通知、靠批评、靠讲评,在这里边我们关注到区块链。”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峰在“华为智慧政务峰会”上分享了北京市在政府领域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实践经验,运用区块链,政务的数据管理做到了透明化、可追溯、能协作,展现了区块链应用在政务领域的“真香”。北京市大数据局主任潘峰可以把区块链已经发挥出来的作用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验证类,我国整个证照库达到了几十亿条,验证就是解决如何确保“证照“就是证照、“我“就是我的问题。原来线下的鉴别、验证转移到线上以后,就得变成智能合约。这种智能合约对政府的合约效力和后台区块链的算力会提出巨大的要求。第二类是确权类。目前虽然还在疫情期间,但
3、司法系统,尤其是北京法院领域并没有因为疫情延误对一些案件的判断,很多是通过北京互联网法院进行确权的。第三类是溯源类。北京各种政务服务产品,包括健康码、北京市健康宝,这些产品并没有采集过使用者的位置,很多人会关心:既然没有采集过我的位置,你怎么知道我去过高风险地区?原因大概分为几种,第一种是使用者在高风险地区发生过交易行为,第二种是使用者的高风险地区的车票、飞机票提供了信息。北京健康宝前台只是获取了使用者的人脸,确定“你”是你、“我”是我。健康宝还有从公安部门提供的数字,公安部门后台数据大概有1000多类,通过区块链把数据集中在一起,其中包括使用者的出入境、银行、铁路等信息,这些数据脱密以后,给
4、政务服务平台提供的只有身份证号,这是非常稳定、可靠的数据。溯源类是通过数据的存在和交易的发生找到源头。数据管理的一个趋势是通过重新定义数据格式,打通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壁垒,产生更大效益。华为数字政府业务部副总裁白卫肖认为,数据的打通应该由业务来驱动。在政务领域,华为也是以政务业务应用场景为抓手的。比如华为的区块链可信政务服务平台,瞄准企业开办的效率提升目标,不仅数据上链,业务流程也可上链,委办局责权清晰、联动审批、全程可追溯,为企业带来“秒批”体验。链接比连接更有保障过去,通信解决了人与人的连接问题。当数据过多产生的时候,连接就应该变成“链接”,这使数据成为可靠、可信、可用的数据。现在通过连接得
5、到的数据需要使用者自行判断,未来会有一种业态,不用使用者来判断,你看到就绝对会相信。在北京海淀区的房屋买卖中,由于相关的婚姻登记都上了链,以前需要很多证照才能解决的事情,现在到交易大厅做了确认就可以完成。这就是不同区块链应用通过链上的内容和整个链的智能合约的设计,完成了共享、认证以及存证三类问题。潘峰认为目录区块链是北京市大数据的定海神针。北京相关委办局按照职责,或者系统中的目标形成数据目录。在目录区块链中,北京把所有委办局的行政职能处室的职能“翻译”成了职责目录,同时从技术角度把各委办局系统里的控表目录提炼成数据目录,从数据目录找职责目录。潘峰说,如果一个机构的职责目录对应不到数据目录,那这
6、个职责就要考虑是不是应该拿掉或者是不是不完整,这一事件会反馈到政府中负责机构编制的部门,要重新明确部门职责,因为所有的部门职责最终一定会产生数据,这些数据除了自己部门使用,还要让其他人也能使用,才具备真正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梳理,才能建立完整的管理闭环。在技术上,整个区块链上的所有节点是一种链接关系,这种链接关系有权利保障,由此建立了一个可靠的链接,按照区块链中联盟链的规则确定大家不同的投票权利,确保数据共享。区块链还可以做授权和考核,每个在链上的人通过智能合约,可以看到自己的和有授权的所有目录,在使用时通过哈希算法取得所点击目录的系统密码,从而使用这些目录,这一过程也会留痕。赛迪智库数据治理研
7、究室主任王伟玲说,这种目录就像是查字典时的“字典头”,或者说像书的章节目录一样,提供查阅方式。目录上链,数据量是可控的,但对应的数据是海量的。目录区块链目前面临的难点是目录后面有没有相应的数据,例如近两年在工业企业中推动的工业目录的建立,企业的积极性参差不齐,目录对应的数据质量就参差不齐。5G+区块链处于产业前期“5G和区块链可以相互赋能。”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认为,5G指向的万物互联,只靠连接无法建立起有效的盈利模式,“在万亿级的连接情况下,谁对谁做了服务?如何收费?这就需要区块链来做贡献,因为区块链给每个节点都有一个账本;但区块链目前的记账效率比较低,账本以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存在若干服务器
8、上,形成大规模的并发通信,信号吞吐量大,以前的通信网络能力是无法支撑的,存一次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但5G与之前的移动通信网络的集中式结构不同,5G网络也将是一个分布式网络,它的超大带宽、低时延、大连接可以支撑区块链的大并发量的要求。潘峰认为,在5G中使用区块链,将让5G更加可靠。目前,一些创新型企业已经开始利用5G+区块链,围绕场景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北京信任度公司建立的新能源资产管理平台,运用了“区块链+物联网+5G”技术,通过与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检测中心等多家公信机构协作,完成对光伏资产的全生命周期上链。包括资产评估数据、实时获取的发电数据、设备健康状态、收益等。这个方案解决了光伏
9、设备分布在野外带来的在资产交易中追溯难、认证难、授权难、分拆难等问题,使资产、财务数据、生产数据真实性的核查变得简单。智安链云公司利用“区块链+5G+AI”,打造了商业保险反欺诈控费区块链应用平台,它打通了医疗数据、健康数据、金融信用数据、保险数据和公共卫生数据等数据孤岛,动态刻画投保人健康画像、保险画像和金融信用画像。这一平台可以帮助商保公司提效控费,同时帮助数据部门改善数据治理。应该说,5G+区块链的应用刚刚起步。王伟玲认为,目前区块链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区块链对海量数据(22.790,0.17,0.75%)管理的案例还没有出现。这主要因为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区块链的节点,记账产生的并发数是超量的,而且区块链每个数据要加密计算,对算力要求也很高,因此区块链在目前环境下使用效率还比较低。潘峰认为,现在区块链产业还很薄弱,因为它没有跟通信结合起来,相信区块链下一步一定会跟通信做有效的结合。目前通信行业已经在讨论将通信网络与算力相结合的可行方案,在通信节点上、在5G基站中增加算力,是大势所趋。随着节点算力的增强,未来或者不仅有5G+AI成为普惠技术,5G+区块链也将成为数字经济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