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智慧警务建设中的作用与应用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61345981 上传时间:2022-03-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智能在智慧警务建设中的作用与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工智能在智慧警务建设中的作用与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工智能在智慧警务建设中的作用与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工智能在智慧警务建设中的作用与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工智能在智慧警务建设中的作用与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工智能在智慧警务建设中的作用与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智能在智慧警务建设中的作用与应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工智能在智慧警务建设中的作用与应用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智能+无人”,不仅在无人零售领域产生了重大变化,在普通大众看来严肃传统的警务领域,也在悄然发生着深刻变革。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人工智能+警务”在特种警用领域的深化运用,不仅提高了警务科技行业含量,提升了执法规范化,也大大缓解了警力不足的情况,提高警务工作效率,减少人民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在公安执法环境变化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再次困扰着执法者:智能感知终端层出不穷,壁垒林立导致感知信息共享程度低,没有一个合法合规的主线串联,导致执法过程监督缺乏上下一致性,执法行动散落让监督管理工作存在死角,业务操作规范不统一,无法保障

2、执法者的自身权益等等。公安民警一线执法过程中,能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面对众多困难挑战,如何破解新难题?当前,人工智能在公安执法领域主要有以下几项具体应用:一、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安基层接处警工作中的运用接处警是基层公安执法领域最基本的工作内容,是公安民警执法办案的开端,其工作质量决定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程度。当下看来,基层民警在接处警工作中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执法要求严格,工作任务繁重,职业危险性提升。为了加速公安执法领域的警务效能提升,各地公安机关都在积极推行移动警务建设。当前,基层公安民警使用的移动警务终端、移动智能终端、VPN、数据库同步、身份认证及webs

3、ervice等多种移动通讯、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前沿技术,具备在逃人员查询、人口信息查询、身份证读取、一键报警、案件查询、人脸识别、卫星定位、毒品检测、照片上传等多种功能,可以说是人工智能在公安基层执法领域的具体应用。目前,移动警务在110接处警、突发案件侦破、交通管理、行政执法领域的应用需求旺盛,基层民警体会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给公安执法工作带来的便利,新一代移动警务通已经成为公安基层接处警工作的最新利器。二、人工智能技术在常态化巡逻警务中的运用巡逻是基层公安民警执勤的主要方式。通常巡逻民警依照下述三个特点确认被盘查人:第一,行为反常,即行为人存在违背正常行为逻辑的情况;第二,前后矛盾,在

4、言语、行动等方面存在前后不一的情况;第三,犯罪疑似,包括长相疑似通缉犯;携带危险工具;携带类似凶器;身上有血渍、体液痕迹等。在常态化巡逻工作中,对巡逻民警而言,如何发现疑点是一项重要的专业基本功。尽管疑点情况复杂,不存在特定规律,但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如何依照上述三个特点判定犯罪嫌疑人,成为摆在巡逻民警面前的头等大事。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技术已经获得重大突破,在人眼观测下,一对双胞胎的长相可能非常类似,甚至无法区分,但在计算机看来,他们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在人工智能算法下,嘴巴和鼻子之间的距离哪怕只是相差0.1毫米,计算机也能做出准确判断,而人类则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根本无法察觉细微

5、差别。当前,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技术已经广泛运用,虽然无法实现100%的识别正确率,但识别精度已经足够满足实践需求。基于人脸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技术,新一代移动警务终端已经将上述技术运用到了巡逻警务实践中,尽管光线、移动速度、外部环境因素会对识别精度带来一定影响,但随着技术进步,上述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三、人工智能技术在社区警务工作中的运用“社区”由一定数量的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而成。传统的社区警务工作倡导五勤原则,即身勤、手勤、眼勤、口勤、心勤。为了减轻社区警务负担,当前,各地公安机关都在着手构建移动警务模式下的社区警务系统。社区民警终端APP,依托新一代移动警务终端,针对治安信息采集、任务指派

6、单、特殊人员管控等功能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在社区安防与智慧社区建设中,高清云视频协作平台,门禁+视频安防系统已经实现基本覆盖。人脸二维识别技术已经成熟,全球3D智能生物识别系统也已经问世。智能门禁系统在社区安防和智慧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了人脸卡口作用。在部分基础建设良好的地方市、县,公安机关的信息部门已经将大量社区数据汇接到了全国公安数据网,并且同步向市、县分局信息平台推送,有效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四、人工智能技术在打击犯罪行为中的应用人类主要依靠视觉获取信息,应当讲,视觉技术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风口。近几年,视觉技术已经广泛用于信息采集、安全监测、人脸识别、工业检测、医疗诊断等领域。基于人脸识别

7、技术,已有静态检索数据库,动态布控以及人脸追踪等应用实例,更进一步说,图像对于识别任何事物都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仅是人脸识别,对于作案凶器识别、赃物识别、疑似血迹识别等都具有很高应用价值。人工智能能够迅速对视频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对人、车、物进行快速识别比对。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安行业应用更为广泛,包括布控排查、边境检查、犯罪嫌疑人识别、司法人像鉴定、重点场所门禁以及宾馆、网吧、娱乐场安全管理。除了人脸识别,车辆识别以及语音识别等涉及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也越来越多的落地到公安行业应用中,为公安信息化以及智慧警务建设添砖加瓦!依托深度学习功能,计算机可以预先学习人脸图片数据库,从中找出认识、分辨人脸的特殊规律,记住全国通缉犯的人像照片,只要通缉犯出现在监控范围,就能够被一眼识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学习功能相结合,很可能会完成过去需要数百上千警力才能完成的打击犯罪工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未来人工智能警察出现在街头将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人工智能警察可以依照职务配置相应武器,他们不知疲倦,大公无私,毫不畏惧,铁面执法,未来的犯罪行为将无处遁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