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实验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61047817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实验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实验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实验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实验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实验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20世纪30年代,美国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苏联修建第聂伯河水电站,两大水利工程在防洪、航运、发电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苏两大水利工程得以建立的共同原因是 A国内拥有大量剩余物资 B国家投资进行工程建设 C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D计划经济发挥重要作用参考答案:B2. 著名诗人叶芝在评论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时写道:“写的既不是眼睛看到的,也不是耳朵听到的,而是人的头脑从一个片刻到另一个片刻进行着的漫无边际的思维和想象的记录,其永恒魅力就在于它展示灵魂漂泊的独特方式。”这一评价从侧面反映出A.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内

2、心感受B.浪漫主义强调理想和想象C.现实主义对现实的客观描写D.现实主义着力描写生活细节参考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由材料中“使人的头脑从一个片刻到另一个片刻进行的漫无边际的思维和想象的记录”可知,文学风格强调表现自我,背离传统,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故答案为A项。B项,由材料看不出浪漫主义的“理想”,排除;CD项,由“写的既不是眼睛看到的,也不是耳朵听到的”说明该文学形式不是现实主义风格,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是人的头脑从一个片刻到另一个片刻进行着的漫无边际的思维和想象的记录”的分析理解,它符合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3. 五四运动使形形色色的社团、学会、报刊,各种各样的

3、思想、流派、学说竞相登台,外来思潮如民主主义、空想主义、社会主义,一齐涌人中国思想界;然后中国知识界将目光从美国转向俄国,社会主义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这一变化说明五四运动A.使爱国救亡的民族意识全面觉醒B.促进了知识界学习俄国成为共识C.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D.导致民主共和的道路遭国人抛弃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详解】根据材料“然后中国知识界将目光从美国转向俄国,社会主义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可知将目光转向俄国学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C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民主意识的全面觉醒,排除A。B“共识”说法不对,是一部分知识分子学习俄国,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

4、可知当时国人有很大一部分还在追求民主共和道路,故D错误。【点睛】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4.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20世纪最能左右国际关系的、作风却也最矛盾的国家则非美国莫属,再没有其他社会像美国一样,既绝对坚持绝不容许外国干预美国内政,又如此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美国的矛盾心态体现了A美国坚持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B美国的价值观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C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D美国外交思想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参考答案:

5、D5. 一位伟人去世后,人们在讣告中这样赞颂他的科技成就:“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是A.牛顿 B.瓦特 C.法拉第 D.西门子参考答案:B6. 有学者说维新派“民权是发挥近代民族国家作用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将它视为一种保护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制度。”这表明维新派认为A民权是实现救亡图存手段B实现民权与保护人权矛盾C个人权利自由是民族归宿D民族问题本质是保护人权参考答案:A维新思想。在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康有为等维新派主张变法,兴民权,设议院,挽救民族危机,因此近代中国的民权的发展是和挽救民族危亡紧

6、密的结合在一起的,故选A。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A.B.C.D.参考答案:B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所有制仍然是公有制,并未改变,故错误。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故正确。在管理体制上,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自负盈亏;城市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改变了传统的单一集中管理模式,故正确。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主,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人们的积极性,

7、故正确。综上所述,错误,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8. 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是A神曲B十日谈C哈姆雷特D威尼斯商人参考答案:B9. 关于清代的水田价格与米价理解,不正确的是清代的水田价格与米价A白银大量流入是造成中国地价与米价上涨的重要原因B康乾时期人口的大量增加是粮价上升的直接因素C鸦片战争后的地价与粮价呈同态上升趋势D太平天国运动是粮价升高地价下降的重要因素参考答案:D10.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中不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梭伦颁布解负令王安石推行青苗法针对着农民面临的债务纠纷B亚里士多德倡导中道孔子推崇中庸理性是人们生活实践的准绳C两宋以来城市商品经济繁荣意大利

8、等地工商业城市兴起资本主义萌芽成为时代主流D明清时不拘成法、风格奇特的画家群体出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开创艺术新时代打破传统桎梏创造多彩成就参考答案:C11.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参考答案:B12. 有人在评价雅典民主时说道:“在一项政策通过时,它往往能够集中多数人的智慧,从而使该政策总是显现得更实际和更安全。”这实际上是说明雅典民主A有利于修正错误 B有利于监督政府行为C有利于正确

9、决策 D有利于促进文化发展参考答案:C13. 下表为1978年198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的变化。其变化原因是经济成分1978年1987年全民所有制经济77.6%59.7%集体所有制经济22.4%34.6%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几乎为05.6%A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B经济体制改革推动 C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计划经济体制废除参考答案:B14. 图三是新中国五个时期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在时期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B“两弹一星”成果都是在时期取得的C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是时期内不多的成果D时期中国研制出超级计算机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科技。“两弹一星”

10、中的原子弹爆炸成功和中近程导弹试 验成功是在1964 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是在1970 年成功发射,所以 成果都是在时期取得的表述错误。B 项符合题意15. 卢梭说:“人生下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由此可见,卢梭主张 A天赋自由 B法律至上 C人民主权 D社会契约参考答案:A16. 英国1802年通过的工厂法明确规定“每个学徒都应该得到两套整齐的衣服;工作时间决不允许超过十二小时;在学徒的头四年中,教育是必须要做的事”。

11、工厂法的制定表明A.社会问题推动法律体系完善B.学徒的权益得到有效维护C.工业革命加速社会阶级分化D.社会保障的思想逐渐形成参考答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蒸汽”的力量。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了当时学徒的处境较差,迫使政府采取措施改善这一状态,因此A项说法正确;B项说法材料体现不出,可以排除;C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D项说法错在“思想逐渐形成”,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保障措施的相关内容,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A。17. 据统计,从1789年到1970年,美国总统对国会立法共行使否决权2255次,被国会(复议时以三分之二多数)推翻的有75次。这表明此时期美国A.总统立法能力远远高于国

12、会B.国会分裂导致制衡力量丧失C.分权制衡原则遭到严重破坏D.国会对总统的制约较为软弱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提取能力。根据材料文字“总统对国会立法共行使否决权2255次,被国会(复议时以三分之二多数)推翻的有75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1789年到1970年国会对总统的制约较为软弱。A、B、C三项表述都不符合史实和题意,均排除;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18. 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建立的重要影响是( )使英国政治进入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许多国家产

13、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快速发展A B C D参考答案:C19. 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中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范围之内。”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B宣告“冷战”的开始C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 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世界的野心参考答案:C20. 亨廷顿认为,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下列说法与亨廷顿观点一致的是A.文明的多样

14、性维护世界的稳定 B.文明的融合是和平的最好保障C.多极化趋势避免文明间的冲突 D.单极世界构建易触发世界大战参考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据材料中“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可知,文明多样性有利于维护世界稳定,故A项正确;发展才是和平最好的保障,故B项错误;“多极化趋势避免文明间的冲突”的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单极世界,故D项错误。21. 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告诫同盟会会员说:“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这反映了孙中山A对民主政治的担忧 B对太平天国的惋惜C对革命思想的反思 D对革命前途的憧憬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根据材料中孙中山对太平天国的分析“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体现了他对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的担忧,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借评价太平天国分析辛亥革命,并不是对太平天国的惋惜,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对革命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