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第十三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61047754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营口市第十三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辽宁省营口市第十三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营口市第十三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营口市第十三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营口市第十三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B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是因为粗锌比纯锌还原性强C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D生铁浸泡在食盐水中发生吸氧腐蚀参考答案:D略2. 如图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装有淀粉和食盐溶液,漏斗颈内的液面略高于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水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中的物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观

2、察到的现象是( )A漏斗颈内液面下降 B漏斗颈内液面上升C烧杯内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D烧杯内液体遇碘水变蓝参考答案:B略3. 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B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C乙酸分子中三种原子均以杂化轨道成键DN2分子中N原子没有杂化,分子中有一个键、2个键参考答案:C略4. 三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o,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三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 三氯化硼加到水中使溶液的pH升高 三氯化硼分子呈正三

3、角形,属非极性分子 三氯化硼遇水蒸气会产生白雾参考答案:CD5. 元素的醋酸盐的分子量为m,相同价态该元素的硫酸盐的分子量为n.则该元素的此种化合价的数值为A . (2m-n)/22 B. (m-n)/22 C. (2m-n)/11 D. (m-n)/11参考答案:AD略6. 下列关于各溶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pH相等的NH4Cl、(NH4)2SO4、NH4HSO4的溶液中,c(NH4+)大小:= B常温下,在10mL 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HA至pH刚好等于7,所得溶液体积V(总)20mL C向1.00L 0.3mol的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CO2气体至溶液增重8.8g,所得

4、溶液中:3c(Na+)=2c(HCO3-)+c(CO32-)+c(H2CO3) D浓度均为0.1molL-1的CH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c(CH3COOH)=c(H+)-c(OH-)参考答案:AB略7. 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镶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参考答案:AC略8. 最近,美国普度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加水制造氢气的新工艺。这项技术

5、具有广泛的能源潜在用途,包括为汽车提供原料、潜水艇提供燃料等。该技术通过向铝镓合金注水,铝生成氧化铝,同时生成氢气。合金中镓(Ga,A)是关键成分,可阻止铝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下列关于铝、镓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的金属性比镓强B铝的熔点比镓低CGa(OH)3与Al(OH)3性质相似,一定能与NaOH溶液反应D铝、镓合金与水反应后的物质可以回收利用冶炼铝参考答案:DAl和Ga位于同主族,镓的金属性比铝的强,A错;铝的原子半径比镓的小,铝中的金属键强,铝的熔点比镓的高,B错;Ga(OH)3的碱性比Al(OH)3的强,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C错。根据题中信息,D项正确。9. 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属于同系

6、物的是 A乙酸、硬脂酸 BCH4O、C2H6O C D甘油、乙二醇参考答案:A略10. 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A甲基的电子式: B碳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 D碳14原子:14 6C参考答案:C略11. 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说明的事实是()A合成氨在高压下进行是有利的B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C使用催化剂能使合成氨速率加快D及时分离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混合气,有利于合成氨参考答案:C【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

7、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解答】解:A、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产物氨气的产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B、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过高会使反应逆向进行,不利于氨气产率的提高,因此综合考虑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以及反应速率、氨气产率等因素会选择适宜的温度,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B不选;C、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平衡,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选;D、及时分离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混合气,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合成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难度不大,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

8、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12. 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之比为 ()A1:1 B1:6 C2:3 D3:2参考答案:A13. 下列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最低的是( )ANa BMg CPo DAu参考答案:C略14. 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参考答案:B15. 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 H= +Q kJmol-1 (Q0)某温度、

9、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1,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滴定并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空: 用

10、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并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为止;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值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右上图所示,则终点读数为 mL; 某学生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滴定次数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0.1000mol/L盐酸的体积(mL

11、)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mL第一次25.000.0026.1126.11第二次25.001.5630.3028.74第三次25.000.2226.3126.09请选用其中合理的数据计算出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OH) 。参考答案: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D ; 26.10 ; 0.1044 mol/L 。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某含氧有机化合物,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0,含C的质量分数为68.2,含H的质量分数为13.6,经红外光谱测定含有一个羟基,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分子中有3个相同的甲基。请通过计算写出其结构简式。参考答案:略18. 常温下某强酸溶液pHa,强碱溶液pHb,已知ab12,酸碱溶液混合pH7,求酸溶液体积V(酸)和碱溶液体积V(碱)的关系。参考答案:V(碱)100V(酸)19. 在由铜片、锌片和200 mL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若锌片只发生电化学腐蚀,当在铜片上放出3.36 L(标准状况)的H2时,硫酸恰好用完,则: 产生这些气体消耗的锌的质量是多少? 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参考答案: 9.75 g; 0.3 mol; 0.75 mol/L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