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第二十四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61047722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营口市第二十四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辽宁省营口市第二十四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营口市第二十四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营口市第二十四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营口市第二十四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旧唐书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这一现象得到解决是基于A汉武帝实施推恩令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C宋初的改革 D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参考答案:C2. 追求幸福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最早强调该主张的法律文献是( )A神学政治论 B独立宣言C美国1787年宪法 D人权宣言参考答案:B3. 1970年3月20日,美国在国家安全决定第48号备忘录中正式宣布从韩国撤走一个师即缩减2万人的决定,并通知韩国方面。作为补偿,9月2日尼克松批准在五年内向韩国提供1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2、帮助韩国军队实现现代化。这反映出A美国撤走了全部在韩驻军 B美国放弃了全球扩张战略C美国用军援取代在韩驻军 D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参考答案:D解析:美国缩减而非撤走在韩全部驻军,故A项错误;美国调整而非放弃全球扩张战略,故B项错误;美国给韩国军援的同时,并没有撤走在韩全部驻军,故C项错误;美国对韩国政策的变化,表明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故D项正确。故选: D思路点拨:注意所给材料的含义。4. 彭敦文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的“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 反帝爱国运动 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A

3、 B C D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联系所学可知,反帝爱国运动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以上是正确的评价;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说法是错误的,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建国后的三大改造;故此题应选A项5.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A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B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C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参考答案:B6. 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

4、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下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参考答案:B7.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接到宣战诏书的两广总督李鸿章却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从而产生了“东南互保”协议,该协议的签订A.说明地方已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B.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相对稳定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D.说

5、明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没落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从而产生了东南互保协议”,东南互保是在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下,南方各省为保护中国的最大利益,违背清朝的旨意与列强达成了“东南互保”协议,确保了南方地区的稳定,有效维护了南方经济发展,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地方已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排除A;“东南互保”协议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迅速发展”表述不恰当,排除C;“东南互保”协议使清廷威信扫地,材料没有体现清朝封建统治的没落,排除D。8. 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

6、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参考答案:D9. 1878年,上海机器织布局新订的章程中提出:“事虽由官发端,一切实由商办,官场浮华习气,一概芟除。”但实际情况是企业大权都掌握在“官”的手里,“一切惟总办之言是听”,商股不得过问局务。这说明上海机器织布局A具有脱离官方管理的商办性质 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C管理人员具有专利保护意识D官督商办的封建性色彩浓厚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根据“

7、实际情况是企业大权都掌握在官的手里”可知上海织布局没有脱离开官方的管理,故排除A。洋务企业的创办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但不符合本题主旨,故排除B;“实际情况是企业大权都掌握在官的手里”是企业的经营权掌握在“官”手里,与专利保护无关,所以C不符合题意;根据“一切惟总办之言是听,商股不得过问局务”可知上海织布局官督商办色彩浓厚,故选D。10. 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东汉时期谏官成为定官,谏官制度(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得到发展;唐朝时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这反映出汉唐时期A.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定的民主性B.开始限制君主的权力C.意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君主专制制度

8、不断地完善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不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不是开始限制君主的权力、意图也不是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而是不断的加强皇帝的权力,材料中的“得到发展、进一步完善”等字眼是在强调君主专制制度是在不断地完善的。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完善【名师点睛】高考历史试题一般由选择项、主体知识和条件限定语构成。选择项是指要求选择的内容,主体知识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史实或观点),条件限定语是对选择项在时间、程度、区域等方面的限定。所以这就要求考生们在审题时一定要仔细推

9、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的选择项、主体知识和条件限定语。11. 2009年是下列哪些事件发生60周年?抗战胜利 双十协定签订 北平和平解放 国民政府覆灭A B C D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签订双十协定;1949年北平解放和国民政府覆灭。所以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12.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说:“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这表明他( )A推崇儒家仁义学说 B抨击清代考据学派C批判理学空谈

10、误国 D首倡经世致用思想参考答案:C13.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论断正确的有( )A、1860年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B、德意志的统一遏止了法国和奥地利,改变了国际格局C、1861年改革是沙皇亚历三大二世亲自主持的一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D、明治维新是由明治天皇亲自策划、主持的一场改革运动参考答案:C14. 历史教研组的老师们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发现: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以一贯之的理念,那就是()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

11、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参考答案:B15. 佛山梁氏家谱中记载:“明宣德四年,祖庙门前明堂狭隘,又多建铸造炉房,堪舆家言,玄武神前不宜火炎,慧(梁文慧)遂与里人霍佛山浼炉户他迁。”由此可见当时佛山 居民仍有宗法观念 铸造业兴盛 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居民重视风水A B C D 参考答案:C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中文字大体含义是明代宣德年间广东佛山铸造业兴盛,为了不影响宗庙祭祀和风水,从事铸造业的梁文慧与霍佛山将铸造地迁往他出,由此可

12、以看出三项表述符合题意,项含义材料并未体现,故答案选C,A B D三项组合错误。16.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参考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三个概念。A项符合启蒙运动,C项符合宗教改革,D项符合启蒙运动,但三者都批判罗马天主教。17.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

13、力不断增强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参考答案:D18. 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A.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B.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参考答案:B本题考察的是十二铜表法的意义。材料中“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说明成文法较之习惯法的出现是历史的巨大进步,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所以答案选B。19. 恩格斯曾说,“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段材料可以为解释以下哪一观点提供佐证A在古代希腊、罗马,不平等的思想才是正常的思想 B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意图就是要建立社会的平等C罗马帝国已经没有了公民与臣民的界限 D古代希腊、罗马各个阶层都能参与政治参考答案:A20. 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据此可知清初A. 已形成统一国内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