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凌源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60911465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朝阳市凌源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朝阳市凌源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炼和语法的准确B.“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参考答案:D2. 溥仪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

2、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A.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B.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C.反映了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D.意味着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己完成参考答案:B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表明清政府统治结束,也表明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据此根据材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可以知道B正确。中华民国在清帝退位前已经确立,排除A;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排除C;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

3、除D。3. 19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洋务企业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A B C D参考答案:A4.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设立后,使清朝“不至有权臣”的主要原因是A.内阁与军机处相互制约B.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C.军机处官员多是平庸之辈D.军机大臣奉公守法参考答案:B军机处的设立使得皇帝权利得到空前加强,军机大臣只要跪受笔录,负责传达即可,完全是皇帝的私人机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内阁的权力基本上转移到军机处处;C选项说法错误,军机大臣都

4、是有能力的人士来担当;D选项不是主要原因。5. 明朝著作五杂俎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这一现象表明( )A徽商的发展优于晋商B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C农村集市开始出现 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参考答案:B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繁荣,区域间长途贩卖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集团,成为“商帮”,“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是徽州的古名,山右为山西的别称。以徽商、晋商实力最强。故选B。6.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说明洪秀全( )A背叛了农民革命事业 B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

5、的影响C要限制杨秀清的野心 D为了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性参考答案:B7. “十二铜表法中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的哪一特点?A注重保护私人财产 B内容广泛庞杂 C法律至上 D注重诉讼程序 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从材料“十二铜表法中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比较广泛庞杂。故应选B。8.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

6、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 B君臣关系逐渐疏远C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 D君主越来越不开明参考答案:C9. 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 )A察举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参考答案:C10.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受资产阶级的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所说的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参考答案:B11. 明后期松江人何

7、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B.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参考答案:A从材料“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可以看出此时工商业得到了发展;材料“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体现出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故A项正确;B项中的农业的衰退和D项中的贫富分化的问题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错误,材料中的无业游民指的是从

8、事工商业者,排除。点睛:注意题中时间(明后期)百姓十分之六七不务农而经营手工业、商业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即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12.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的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参考答案:A13.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但最终以英国获胜,中国

9、失败而告终。这反映了( )社会制度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之一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惟一因素英勇无畏的精神不能完全抵抗先进的军事技术战争结局与战前指导直接有关A B C D.参考答案:A 14. 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曾回忆说:“真正使我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材料中的“那时”与下图中的哪一历史阶段最可能吻合A.B.C.D.参考答案:C【详解】“真正使我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广大群众提倡国货的运动使民族工业于1912-1919年迎来了它的春天,故C正确;是民族工业产生时期,与题意不符,故A排除;1

10、895-1912年,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时期,故B排除;1919-1927年,是民族工业衰落时期,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点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15.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

11、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苏格拉底此意在于( )A.认为问政于民不是良策 B.鼓励专业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C.指出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D.赞美当时国家选拔人才唯贤是举参考答案:C16. 公元前367年,罗马设立内事最高裁判官,保证市民法适用。公元前242年,又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处理一方为非罗马人的民事案件,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最高外事裁判官的设立推动了A.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B.罗马贵族与平民矛盾的缓和C.罗马万民法的逐渐形成D.

12、罗马帝国自由民差异的消除参考答案:C依据题文中最高外事官的职责“处理非罗马人的民事案件”可以推导出罗马万民法的逐步形成,故C项正确。A项错误,罗马法体系形成于东罗马帝国时期民法大全颁布。B项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原因。D项与题文中的内事最高裁判官和外事最高裁判官的表述不符。17. 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着明显缺陷。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只有少数男性公民享有参政权 B.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C.广大奴隶受到压迫 D.在雅典居留的外邦人也有公民权参考答案:D18.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的腐朽统治B.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C.甲午战争后外国教会势力猖獗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参考答案:B【详解】

13、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义和团爆发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热潮,义和团运动由此爆发,故选B项;外国教会势力的猖獗激化了中外矛盾,是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导火索,也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C项;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在义和团运动爆发以后,故排除D项。19. 据统计,16511751年英国人口从522万人增加到577万,17801790年增长速度为11%,19世纪20年代增长速度达到16%。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取决于A.居住环境的改善B.殖民掠夺劳动力的积累C.工业革命的完成D.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14、发展参考答案:D【详解】材料反映近代英国人口不断增加的信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口增加显著,和当时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工业化合城市化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牺牲环境发展经济,居住环境整体恶化,排除A;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殖民地充当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所以英国不特意掠夺殖民地人口往英国,排除B;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于19实际中期,时间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20.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惟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别国得之。佛兰西亦与焉。”材料中涉及的特权是A.领事裁判权B.传教士传教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信息“惟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别国得之。佛兰西亦与焉”体现了片面最惠国待遇中的“利益均沾”原则,故C项正确;领事裁判权指的是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故A项错误;材料和传教士传教权无关,故B项错误;居住及租地权后来发展为租界,故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