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学习心得体会汇总8篇

上传人:鑫** 文档编号:260850335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师学习心得体会汇总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老师学习心得体会汇总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老师学习心得体会汇总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师学习心得体会汇总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师学习心得体会汇总8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师学习心得体会汇总8篇 【热门】老师学习心得体会汇总8篇 老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1 短暂的暑期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透过这次学习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驾驭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就谈谈我对暑期学习的点滴体会: 1、发展的老师教学观 处于这种职业境界的老师认为,老师是一种发展学生、完善自我的职业,能以服务社会为自己的职业志向,并从服务社会的高度给予自己发展、完善的实践好处,明确自身发展与学生发展的互动关系,在发展学生中发展自己,在发展自己中服务社会。他是以一种高度的职责感从专业角度来谛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品德,完善自己的才智。他能够自觉地注意教

2、化行为的科学和教化情感的理性,并不断地追求着学生发展和自我发展的更高效益。 2、老师主角的转变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许多老师只满意于在其中扮演“教材的执行者”的主角,这和老师本身的教学观有关,也和课改以前我国的大教化体制环境以及其对老师的相应要求有关。但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再走老路,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的严格规定亦步亦趋地进行操作,而很少发挥老师的自主性,那就很难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了。那么新课程对老师新的要求是什么呢 透过魏书生老师的讲座我认为新课程要求老师努力和学生建立同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首先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种交往主要表现为以语言为中介进行沟通,老师与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阅

3、历,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透过心灵的对话、看法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学问的共同拥有与特性的全面发展。它要求老师不仅仅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变更,而且要有主角的转化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有特性的自我完善民主的精神、同等的作风、宽容的看法、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会受到许多启发,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这些无疑对老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3、学生地位的转变 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加者、探究者与探

4、讨者。学生是共同管理学习过程中的参加者,这个观点务必坚固地札根于老师的头脑中,切实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这是培育学生主体的必定要求。因为只相识到这一点,老师传统的一些做法才会相应地变更,才不会像以往那样强迫 4、在学习新老师法、义务教化法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相识, 更是清晰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每个人都享有必需的权利,“同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好处,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相识到作为一名教化前线的老师所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总之,这次学习是我收益很大,我必需要加强学习,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老师。 老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2 通过这次培训和自己在教学中的

5、亲身体会工作总结,从事教学工作的我觉得作为一名现代老师,师德与师爱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在教学工作中尤为重要。老师爱岗敬业,必需通过酷爱学生来体现;老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也必需围围着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来绽开。学生不仅从老师那里得到学问和养分,而且获得了爱惜与支持,有这种爱惜和支持,尽管学习是一种艰辛的、必需复出大量体力和脑力的劳动,学生也会全力以赴的去学习。“爱是教化的基础”,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老师教化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化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那么我们如何去体现这种更好的师爱呢? 首先关切学生,了解学生。我们

6、要关切了解学生不仅要从学习生活中关切,更重要的是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从学生的心理特性入手,心得体会来更好的关切爱惜学生。 作为老师就须要酷爱学生,不能嫌弃和卑视,而要以我们的师爱,给他们以真诚的爱,引导他们上进。要擅长发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合理的赐予表扬,让他们对自己充溢信念,对学习充溢信念,对将来充溢信念。 其次,敬重学生,信任学生。现在的学生,对人对事都有独到的见解,而且特性极强,自尊心极强。他们不容许损害他们的自尊心,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基于此,对学生的教化应当留意适当的方法。 第一,同等友好的对待学生。老师在教化过程中应以挚友式的看法同等的对待学生,不能自视高人一筹,粗暴的对待

7、学生。特殊是高职学生,他们有自卑心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尊心,简洁粗暴的对待学生会深深损害到他们的自尊,并且使他们更加自卑。老师只有全身心同等友好的接近他们,才能帮他们克服缺点,引导他们走向成熟。 其次,理解和信任学生。老师与学生在年龄、社会阅历、学问水平方面都存在着差别。老师只有擅长理解和信任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老师应赐予怜悯、理解和帮助,绝不能实行冷漠和教条的看法。要信任学生,对学生没有依据地无端怀疑,是不敬重学生的表现。你要把学生塑造成什么样的人,首先要信任他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教化工作中,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是对学生上进的一种示意和激励。 有人说得好:“没有

8、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敬重学生就是最好的教化手段,一个懂得敬重学生的老师,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第三,严格要求学生。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严格要求也是师爱的另一种表现。高职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学习方法等缘由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但是不能由于他们的这种缘由就对他们不严格要求,而放任自流。对学生要“执教以严”,才能“严师出高徒”。严格要求学生,就是要求老师要根据现行教学方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严格训练和教育每个学生。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体现在日常细小的教化和教化工作中,批改作业、课内外辅导和实习实训等,都要留意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和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作风。此外严格要求学生,还要老师

9、驾驭合理、适度的分寸,做到严慈相济、严中见爱。 最终,要公允对待学生。老师应公允地、全面地关切和爱惜每个学生。不论外貌,性格或性格差异,也不论学生优劣,老师都应一视同仁,不偏爱,不卑视。 纵观上述所言,老师应当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深的专业学问、广博的综合学问和娴熟的教化技能,要以关怀、亲切的看法与学生沟通,老师应当走进学生的心灵。作为老师,都情愿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情愿接近有道德的学生。作为学生,也都情愿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情愿接近爱他们的老师。 所以,要做一个让老师和同学都情愿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情愿接近的老师。 老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3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

10、20xx年新修订的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规范,并进行了具体的解读,让我受益许多。 新规范一共分为6条: 1、爱国遵守法律;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透过学习,我充分相识到加强老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 第一,要爱岗敬业。 酷爱教化事业,这是对老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既然我们选取了教化事业,就要对自我的选取无怨无悔,专心进取,开拓创新,力求做好自我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其次,要加强学习。 对老师而言,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

11、素养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孜孜不倦的学习,做到厚积薄发,精益求精,时刻打算着用“一桶水”来供应学生“一碗水”。同时也要注意加强政治学习,比如学习义务教化法、中华人们共和国老师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根据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我,努力使自我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第三,要奉献爱心。 崇高的师爱表此刻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果区分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性、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性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要付出特别的关爱,切忌言行过激、办事草率。对学生微小之处的变更也要擅长发觉,发觉他们“闪光点”,并且多加激励,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

12、的自信念,注意培育他们的学习爱好。 第四,要以身作则。 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都喜爱仿照。为此,老师必需要时时到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老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我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我坚决不做。只有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诲人不倦,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才能把老师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育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我要努力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我,刻苦钻研业务学问,切好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师风塑造人,用扎实的学问储备教化人。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我会时时以中小

13、学老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我,做一名优秀的小学老师! 老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4 通过国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总的说来通过惊慌而又仔细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晰地相识到整体把握国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 整体把握国中数学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晰地相识到国中数学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国中数学新课程。整体把握国中数学新课程不仅可以提高老师自身的素养,也有助於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 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楚地相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学问有

14、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於某一阶段的某个学问点,或者是某种运算,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这条主线或许只贯穿於我们的初国中阶段,或许会贯穿於我们的国小、国中、国中甚至高校阶段。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国中数学新课程、清楚地相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对於一个国中数学老师是特别有必要的,也是特别有意义的。 将个人的才智与集体的才智融於一体是把握数学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

15、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爱好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才智与集体的才智融於一体进行归纳、总结、沟通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於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特别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2、老师必需有一个良好的主导心情状态。 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主导心情应当是主动的。老师的心情是极易感染学生的,当老师由於种种缘由拉长著脸,或表情淡漠、忧心忡忡,或神色恍惚、烦躁担心地走进教室,打开书本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会感到心情压抑,从而使得学生心理闭锁,阻碍了新信息的输入。而当老师面带微笑,怀著喜悦的心情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会倍感亲切,欢乐之情油然而生。以老师自己的欢乐心情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欢乐心情,会使学生心扇放开,思维活跃,可以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输入。 德国教化家第斯多惠非常强调老师的这种心情状态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於传授本质,而在於激励、唤醒、激励。而没有兴奋的心情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激励人呢?只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