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四小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1山中访友教学反思5新人教版

上传人:专*** 文档编号:260734666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晋城市四小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1山中访友教学反思5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省晋城市四小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1山中访友教学反思5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西省晋城市四小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1山中访友教学反思5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城市四小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1山中访友教学反思5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城市四小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1山中访友教学反思5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反思参考 5)山中访友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的文章.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 , 我在导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看篆体字“友”, 从古文字入手,让学生体会朋友之间需要什么?进而让学生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让学生合理想象、表达,从而引入本课, 学生谈的丰富极了。我的教学设计的着力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教学实践, 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一、力求用“美”的课件感染学生。为了让课件更“美”一些,为了让课件更好地展示出文章的优美之处,我在课件中插入了本课的flash朗读素材,集图片、文字、课文朗读、音乐于一体,让学生在听读这一环节充分感知课

2、文; 其次在其他幻灯片中,或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为背景, 或用图片展示林中朋友的美丽形象, 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同时,课文的教学环节的名称设计中也突现“美”, 主体部分设置了“美文听读”“美文美读”“美文研读”等环节,无形地强化了学生对于“美 的感知能力。二、力求挖出主题的深度, 让学生有新鲜感。对本课主题的挖掘,我是分三步走的: 通过美文听读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是浅层次的; 通过美文美读,学生此时对主题的感知是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 通过美文研读中问题二的解决,学生对本文的主题是有深度地感知,不再停留在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爱, 而是揣摩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让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

3、要爱护、关心大自然中的一切。三、力求将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本课设计以读为主线,各个环节中又分别有所侧重:美文听读中有美读的示范, 又是听的训练 ; 美读的要求是“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去找找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把它朗读出来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是读与说的双重结合;研读则要求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情境演读、习作美文则主要进行写作水平的训练, 等等 . 在环环相扣的训练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也有不同程度地提升。四、力求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主的,除了听读这一环节 , 其他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四人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的, 整

4、个课堂是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真诚对话过程。在轻松的学习交流中与他们的合作、探究中,学习方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存在爱.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初升的太阳,那是自然之美. 我们每天都能拥有他人的关爱与帮助,这是人性之美.生命宛如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他所流经之处,总会给予他人以甘露,正因为如此,生命的长河被回馈的花瓣点缀得是那样的美, 那样的动人 . 所以说给予也是一种美。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位医生赶着去给一位儿童进行抢救, 行至半路,竟发现路前方有一条深沟,他无法过去,于是他求助于路旁的一台推土机的司机。司机答应了,他为医生填好了深沟。医生一路飞

5、奔,终于孩子得救了。在回去的路上, 他感激地向那位司机道谢 , “谢谢你 , 是你救了孩子一命。”不料,司机却说道,“我根本不知道那是我的孩子”。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但却告诉我们,付出也是一种美。回望我们生活的社会中,茫茫人海,在生命中的匆匆过客有不少。但是人们却不曾忘记留下自己的一份爱,一份帮助。他们的帮助尽管很渺小, 但却让每一位受助之人如沐春风,或许这就是爱的魔力,人类最无私的美丽,它让这个世界远离浑浊,走向光明.资助特困家庭,为贫困儿童燃起生命之光, 为那些身患重症的人们送去一份关爱。难道这不是心灵的美,受助的快乐吗?人的一生,不可能平静的度过,他不能孤立于社会及他人,他需要有他人的关

6、爱与帮助,同时他也应该为他人付出自己的爱。“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那是幸福的香味, 关爱的美丽。有爱,才有阳光;有阳光,才有生命;有生命, 才有美丽 . 这个世界需要爱,需要美丽,那么请用我们的爱,来为这个世界装点美丽。送人玫瑰 , 手有余香 . 留下一份爱 , 回馈一份人性美。丑石教学目标: 1。加深对散文这一文学样式的认识,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掌握阅读、鉴赏散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习抑扬先抑的手法。 3.领会文章的意蕴,获得思想上的启发,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导入: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我们能给其一个明确的界定吗?是的,不能. 因为判

7、定的角度不同,因素不同,那么对美丑事物的感情也就不同。今天 , 让我们借助贾平凹的一篇散文, 来曾强我们对美丑的进一步认识。二、 作者介绍:原名贾平娃 ,1952 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5 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全国政协委员 ,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1974 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 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废都获1997 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浮躁获 1987 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

8、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三、指名朗读课文,同学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听到的感受。四、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第二课时一、 导入:昨天我们初步熟悉了这篇课文, 今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其中的内容。二、精读课文。 1.迅速浏览一下课文. 思考文章先写了丑石什么,又写了丑石什么?(各用一个字来概括)理解 : 先写了丑,又写了美。 2。速度第一段,思考: 文章第一段作者走写道:“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作者“遗憾它什么,为什么“遗憾“呢?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理解:从三个方面回答A。黑黝黝地卧在那里(从颜色上说很暗,不着人喜欢);B。牛似的模样( 从形状上说其蠢笨) ;C.谁也不

9、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多碍地面(说其没来历,没人关心, 还碍地面 ) 。起到了总起的作用。 3。外在条件不好,就要从内在去弥补,那么丑石弥补了吗?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理解:突出了丑石的无用:垒不成山墙;压不成台阶; 凿磨太细 .理解 : 用比较的方式证明丑石的无庸,就连花都嫌弃它,只有杂草眷顾它, 而孩子们也不喜欢它 . 4.总之,不仅外表不好看, 还这么地没有用处,这是不是就证明了丑是真的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呢?对,不是。终于被一个科学家慧眼识珠, 发现了它的潜能,速读第六段,思考你怎样理解“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中的“拉直”?理解:眼光是无形的东西, 拉直将无形化为有形,生动、

10、形象,作用是写出了科学家那种意外的惊喜和全神贯注的神情被刻画的活灵活现。体现了丑石的不同凡响和科学家的慧眼识珠 . 5.“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的将它运走了”中的“小心翼翼”说明了什么?理解:丑石的价值体现。说明人们对这块丑石是非常爱护、珍惜的,与我们对丑石的态度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6.“这使我们都很惊奇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内容?理解:说这是一块陨石, 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结合上下文看) 7。作者对丑石的感情也有一个大的变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这叫做“先抑后扬 。(作者本意是要赞扬“丑石”,但他并不急着赞扬, 而是首先写丑石的“丑 ,写它无一用处, 人

11、们是如何的讨厌它, 然后笔锋一转,说它原是一块非同凡响的陨石,进而盛赞它的美妙和伟大之处。那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提问了几个学生的看法,经过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既吸引人,又能取得强烈的效果。) 8.分析了文章的思路与写法特点后,请学生思考并讨论:讨论: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三、总结归纳:这是一篇托物寄意、抒写作者对生活哲理体验的散文。作者通过对一块“丑石”的描述,从人们对“丑石认识的变化,生发出许多感慨,并由此推想到社会上的此类现象,揭示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四、作业: 1.本文最后一段,是作者的感悟.

12、 你能为本文另外协议各结尾,表达你对丑石命运的感悟吗? 2。片段练习 : 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写一个片段。板书:丑石贾平凹先写了丑无一用处 - 讨厌它欲扬先抑又写了美非同凡响的陨石- 盛赞9 枣核教学目标 :1。透过朴实但饱含感情的语言,体会友人热爱故土的深情,理解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2. 以枣核为线索结构全篇,突出主旨的精巧构思。教学重难点 : 以枣核为线索构思全篇, 突出主旨的精巧构思。教学课时: 1 课时一、直接导入。明确我们的学习活动:1。赏读语言,咀嚼友人深情;2. 梳理思路,体会构思之妙:3. 学习围绕线索组织材料,表达真情实感。二、放声朗读 , 整体感知课文:注意下列词语:蹊

13、(q )跷( qi o)掐( qi ) 指一算殷(y n) 切调( ti o)皮嫣(y n)红山坳( o)拐 (gui) 掀( xi n)启精致匀( yn)称感慨( ki )良深风烛残年故弄玄虚成家立业踏访不约而同泛舟国籍思考交流:1读完全文 , 请同学们说说,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作者的一位故友托他从家乡给他带几颗枣核的故事。改了国籍 ,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2这位老人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在他的哪些言行中?明确:思乡的心理活动:1、心里总像是缺点什么2、体会出游子的心境3、想厂甸,想隆福寺4、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5、近来老是想总布胡

14、同院里那棵枣树。第七自然段中“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等词语就集中表达了老人的思乡之情。思乡的行动:这位老人亲手栽垂杨柳、种睡莲、堆叠假山,还想再种下枣树.三、赏读语言,咀嚼友人深情:1. 这是一篇具体叙述同窗言行的叙事文章, 同窗的很多言行值得我们欣赏品味。文中除了一些具体的事情外,还有更多的词也表达出了海外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老师先举一例分析,再请同学们试着自己来找找,并作些简单的赏析.例如 :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 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明确:“再三, 表达出索取生枣核心情之急切,表现出思乡之心切。“生”,为了试种。拥抱之后,

15、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 , 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明确:“殷切”,表达心情的急切与真诚;“托”, 表达对枣核的珍惜程度;“珍珠玛瑙”,通过比喻加深了贵重的程度。这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明确:“几十里外”,老同窗不怕路途遥远;“论公斤买下”,老同窗不惜重金购置;“一块块亲手”,老同窗对此事的重视与认真。总之,表现了老同窗依恋故土的深情。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 可是我心上总好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理解游子的心境了。明确 : 身在异国,心系故土,“

16、都如意”,“都有了 也无法替代故乡的温暖,无法弥补心上的缺憾 .引导:想象描述缺的是什么?缺的是踩在祖国大地上的踏实感及主人翁之感,缺的是与故友欢聚的温馨,缺的是故乡亲人的亲情2。同窗的言行真实、生动、细腻,它们起伏于文中,生动地表现了同窗思乡爱国之情的真切. 请大家自由选读我们刚才交流的精彩句段,读出深情。让我们一起来诵读第七节,同窗京腔京味的倾诉, 注意段末的四个“想”,要读出痴情, 读出情味。3. 结尾的理解:点明老华侨思乡之情是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4。教师小结:通过我们刚才的赏读和咀嚼,我们体会到:朴实的话语, 只要饱含真挚的情感就能感动人 . 我们说话作文时就应该用这些朴实但饱含感情的语言来表达中心。三、梳理思路,体会行文构思之妙:1. 既然这么多的言行都能表达老人的思乡之情, 为什么文章却以几颗小小的枣核为题?( 思考“枣核”在本文中有何作用?)明确:索要急切, 不明用途。一设悬念;如获至宝,不宣用途。再设悬念。作用 : 吊起读者的好奇心,迫切想了解真相,引人入胜.2. 教师小结:枣核是本文的叙事线索,用枣核设置悬念,用枣核推进悬念, 用“枣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