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知识与知识管理总论

上传人:种**** 文档编号:260546512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PPTX 页数:86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 知识与知识管理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第1章 知识与知识管理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第1章 知识与知识管理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第1章 知识与知识管理总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第1章 知识与知识管理总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章 知识与知识管理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 知识与知识管理总论(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管理与组织信息化冯晓娜成为为指导导同学们们今后工作学习习的战战略性指导导理论论与方法共同学习习共同提高1.师师生收益:阅读阅读 高品质质中外文文献数,撰写相关论论文数; 2. 交流平台使用状况:交流频频次; 3. 作业业完成情况; 4. 学生对对教师师的满满意度1. 推荐阅读经阅读经 典文献 2. 对对所阅读阅读 的文献做PPT3. 系统统介绍绍知识识管理理论论 教学相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师生KM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最佳实践转移英文读写交流平台愿景战略目标评估指标行动方案背景外部环境的压力竞争生存的需求知识的本质与价值的经济观点4Evolution of Era時代演化勞力勞力資金資金知識

2、知識土地土地農業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工業時代知識時代知識時代資料來源:資料來源:勤業管理顧問公司,勤業管理顧問公司,“知識管理的第一本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書”,商周出版,二商周出版,二。知识管理与信息化1.我国组织信息化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无论在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水平、电子商务认知度、参与度等都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小企业。2005年赛迪顾问调查,13个行业中:2.企业信息化是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各种技术问题,还涉及观念更新和深化改革。3.在知识经济体系中,组织竞争优势的策略资源已从有形的设备、资本、劳动力转移至知识。如何以最好的知识来执行决策与流程,如何让员工掌握好的知识以执行工作、如何方便快捷的

3、让员工找到好知识于是从20世纪后半期以后,在组织管理的领域内,出现了几个重要的管理改革风潮,例如全面质量管理、企业流程再造、波特的五力分析、学习型组织、组织精简(Downsizing)、顾客关系管理、平衡计分卡及六个标准偏差等。达到两种效果概念性知识 有效吸收和消化 为组织 量身定做知识管理战略 成功;囫囵吞枣 导致投资的失败与浪费。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1.30年代的哈耶克(Hayek) 论着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中专门论述了“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 2.50年代的波拉尼(Polanyi) 强调知识的个人性即隐秘性(thetacitness) 3.50年代的德鲁克(Drucker) 后资本主义社

4、会提出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社会,知识成为最基本的经济资源。 4.70年代的彻驰曼(Churchman) 知识只存在于其使用者身上而不存在于信息的集合中。用户对信息的集合的反应方式才是最为重要的。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5.80年代的也中郁次郎(IkujiroNonaka)和竹内广隆(HirotakaTakeuchi) 个人隐性知识的重要性; 中层管理人员是理想的项目和计划的领导人,提出“中层-上层-下层”的管理概念; 知识的创造过程不仅需要处理思想,还要处理理想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与质量和工艺重组同等重要。 1989年国际知识管理网络(IKM)在欧洲创办,并在此后不断发展壮大并得到欧共体资助知识管理的产

5、生与发展 6.90年代的达文波特(Davern。H。Port) 波士顿商学院信息管理教授,提出: (1)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 (2)知识的创造; (3)知识的利用; (4)人的因素; (5)知识管理的前景; (6)提出了“知识管理两阶段论”重要的文献 IkujiroNonaka,HirotakaTakeuchi.Theknowledge-creatingcompany:HowJapanesecompaniescreatethedynamicsofinnovation.LongRangePlanning,1996,Vol29,Issue4:592. IkujiroNonaka,Katsuhir

6、oUmemotoandDaiSenoo.FromInformationProcessingtoKnowledgeCreation:AParadigmShiftinBusinessManagementJ.TechnologyInSociety,1996. TaichiSakaiya.TheKnowledge-ValueRevolutionoraHistoryoftheFuture(知识价值的革命)M.1991.IkujiroNonaka.TheKnowledge-CreatingCompanyJ.HarvardBusinessReview.2007.IkujiroNonaka,RyokoToya

7、maandNoboruKonno.SECI,BaandLeadership:aUnifiedModelofDynamicKnowledgeCreationJ.LongRangePlanning,2000,Vol33,Issue1:5-34.第五项修炼bySenge第1章 知识与知识管理总论本章大纲1.1知识管理策略的基本假设与逻辑1.2知识的主要含义1.3知识的主要分类架构1.4知识的阶层性:数据、信息与知识1.5知识管理的主要意涵与原因1.6组织知识管理实施的背景与目的1.7知识管理的主要问题征兆与后果1.8组织知识管理实施的主要现况与议题1.9组织知识管理的主要领域与演进1.1前言:知识管

8、理21世纪的管理新风潮近年来不同的组织管理风潮知识管理策略的基本假设与逻辑1.1知识管理策略的基本假设与逻辑(1/5)知识管理的基本假设与逻辑知识管理到底是组织存活不可或缺的工具,或只是一个于学术界所发展出来的时髦新名词?基本上,组织在引进知识管理之前,必须先了解下述的基本假设与逻辑。图1-1个人的知识能力及群组与组织的绩效知识管理策略的基本假设与逻辑(2/5)知识管理实施对个人、群组与组织的好处KM本身对于个人、群组与组织这三个不同层级,到底各能产生哪些好处,Kimiz(2004)及Hanley&Malatsky(2004)认为主要的好处如下:在员工个人层级绩效方面员工的成长员工的学习员工的

9、生产力员工的保存知识管理策略的基本假设与逻辑(3/5)在群组层级绩效方面协同合作成员专业能力在组织层级绩效方面最佳实务教训学习发挥组织潜力提升知识成分组织记忆组织创新竞争能力知识管理策略的基本假设与逻辑(4/5)知识管理实施的一些成功案例巴克曼实验室德州仪器公司瑞典Skandia财务公司Hoffman-LaRoche制药厂Dow化学公司Chevron石化公司休斯航天公司知识管理策略的基本假设与逻辑(5/5)知识管理实施的一些基本思考上述的基本逻辑与成功案例,绝不足以保证实施知识管理,组织就会成功,这句话仍只是个神话迷思。因此,企业主在决定要引进知识管理时,就应具备下列几点根本上的思考:知识管理

10、不是组织成功的充分条件知识管理在21世纪是组织成功的必要条件知识管理的实施是个权变(Contingency)的思考知识管理不可能单独成功,要配合其他组织结构条件1.2知识的主要含义知识的主要定义人类心智模式知识的主要特色1.2.1知识的主要定义(1/3)由于知识是一个非常广泛、复杂、抽象,甚至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来定义,例如以哲学观点或实务观点来诠释、从狭义到广义、亦可以从不同的着重焦点来区分,因此很难以单一的标准来定义。WiigBeckmanSpek&Spijkervet知识的主要定义(2/3)韦伯字典(Webster)强调知识的形态与形成过程对于知识的定义主要有下列五个重点

11、:对一件事实的熟练度(Acquaintancewithafact)。一种知觉(Awareness)。一种了解(Understanding)。皆要经过人类心智(Mind)的认知(Perception)与学习来获得。人类心智所累积的一些事实与原则等。知识的主要定义(3/3)Davenport&Prusak(更为完整)对知识的定义重点如下:知识的型态:知识是一个流动、动态的混合体,随时会随着刺激与学习而改变更新。组成分子:包括经验、价值观、情境信息(ContextualInformation)与专业洞察力(ExpertInsight)。主要功能:能提供一个参考架构来评估与整合新刺激所产生的信息与经验

12、,形成新的架构(学习)并可指导决策与行为。储存主体:其由知者(Knower)的心智产生并被利用,在组织内不仅存在于文件与知识库中,也存在于例行的工作、流程、实务与文化中。1.2.2人类的心智模式人类是知识的宿主,知识主要储存在人类的心智模式内,要更清楚了解知识的含义,则必须先了解人类心智模式与知识的关系。图1-2人类心智模式处理知识的主要活动图1.2.3知识的主要特色1.3知识的主要分类结构抽象程度:理论知识(TheoreticalKnowledge)vs.实践知识(PracticalKnowledge)可呈现的程度:内隐(Tacit)知识vs.外显(Explicit)知识储存的单位:员工个人

13、知识vs.组织知识以对现象的了解及利用的目的之角度来区分表1-2知识的分类结构分类类准则则知识识的类别类别抽象程度:理论知识vs.实务知识(1/2)两者的基本概念与区别理论知识:是指利用科学、客观的方法来搜集资料证据,并加以归纳、分析及验证后,所得到的一种概念性的知识。实务知识:是指个人经由对某一特定事件、工作上的实际经历,由实做中学习到的一些工作上的Know-how、经验法则、教训及因果关系等,是一种抽象上程度较低(亦即没有归纳成几个简单少数的概念)、详细、复杂、内隐的知识。理论与实务知识两者间的关系,主要是归纳与演绎两种逻辑推演。表1-3理论知识与实务知识的区别抽象程度:理论知识vs.实务

14、知识(2/2)两者可以互补与整合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归纳演绎可呈现的程度:内隐知识vs.外显知识(1/2)Polani的分类外显知识:是指可用文字、数字、图形或其他象征物清楚表达(如手册、书本及程序)的知识,即可定义、可撷取的知识,而且沟通容易。内隐知识:是指高度个人化、难以正式化、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而且深植在个人的经验、判断、联想、创意及潜意识之心智模式内的知识。可呈现的程度:内隐知识vs.外显知识(2/2)Alavi&Leidner的分类认知型内隐难以外化表达的一些抽象观念、判断和直觉。贝多芬技巧型内隐要通过身体力行,不断通过练习与训练才能获得的技能。弹钢琴两者的互补性表1-4内隐与外显知识主

15、要的特性差异图1-6内隐与外显的光谱示意图储存的单位:员工个人知识vs.组织知识(1/2)Leonard-Barton(1995)的分类员工个人知识(EmployeeKnowledge)组织知识(内含于组织实体系统的知识,KnowledgeEmbeddedinPhysicalSystem)储存的单位:员工个人知识vs.组织知识(2/2)Collins&Blackler的分类内含于员工心智模式内的观念型知识内含于员工实做中的经验型知识内含于组织文化的知识内含于组织流程运作的知识可编码的知识从对现象的了解及利用的目的来区分Quinn等人(1996),Alavi、Leidner(2001)描述性的知

16、识(DeclarativeKnowledge)know-what程序性的知识(ProceduralKnowledge)know-how因果性的知识(CausalKnowledge)know-why情境性的知识(ProceduralKnowledge)know-when关系性的知识(Relationalknowledge)know-with1.4知识的阶层性价值: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与智慧(Intelligence/Wisdom)四者见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也有层次和目的的不同。43客观事实与物件的记录经过处理的资料,对使用者产生意义,但无行动力有行动力可马上运用的一些模式、法则、程序有效整合、选择与利用各种不同知识的内隐能力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数据源:知识管理 林东清着p.21加值加值加值汇总整理、筛选、分类、计算分析、诠释、推理、关系连接、抽象化直觉、领悟、信念、价值观知识的阶层性价值: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数据(Data)未处理过的文字,数字(Raw Fact/Facet),是指对客观事实或人、事、时、地、物的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