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60545824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PPTX 页数:60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财务管理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财务管理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财务管理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财务管理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信用、利息、利率o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o 信用的形式o 利息、利率及其决定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何谓信用?p 作为一个经济范畴的信用,是指借贷行为的集合。p 借是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贷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p 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可以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信用是个古老的经济范畴p 信用与货币一样,也是个很古老的经济范畴。p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有不少关于借贷的记载。p 古代曾把借债、放债作为国情调查的内容。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信用的产生p 私有财产的出现应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p 信用与货币之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货

2、币借贷。p 但无论是货币还是信用,却很难从逻辑上推导出谁应成为谁的前提条件。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实物借贷与货币借贷p 信用一直是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存在的。p 但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货币越来越成为借贷的主要对象。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市场经济要求信用秩序p 作为借贷行为的信用包含守信与失信两个方面。p 目前,我国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失信行为。p 建立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信用秩序,也就是“重建诚信”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信用形式-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债、usury(高利贷) 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都存在借借贷贷的信用关系。对于借贷行为,在我国的古代称为“债”,在西方称为usury。“

3、高利贷”是usury的译文,把usury译为高利贷,已是定型的译法。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如何诠释“高利贷”o那时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它的利率普遍高于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利率。o它是高利盘剥的手段,成为摧残再生产的消极力量。o同时,它也是经济中的必要因素,对于保持农业再生产、发展商业均有积极作用。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中国的高利贷问题o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城乡,高利贷是广泛存在的。o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对高利贷采取一律废除的方针。o土地改革后提出了借贷自由、利息由双方协定、政府不加干涉的政策。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当前的“民间借贷”p当前的民间借贷是否是高利贷?p当现代的信用体系尚不足以满足经济生活中

4、的借贷需求时,民间借贷的存在不可避免;蔑视和谴责否定不了它的存在;简单禁止必将是禁而不止。p 应取的对策。信用形式之现代信用 “信用经济” 现代经济可以称为“信用经济”。理由是债权(claim)债务(debt,debt obligation,indebtedness)关系无所不在,相互交织,形成网络,覆盖着整个经济生活。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盈余与赤字,债权与债务p任何货币的盈余或货币的赤字,都同时意味着相应金额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p盈余单位往往不仅拥有债权,也同时负有债务,盈余是债权债务抵消后的净债权。p赤字单位往往在负有债务的同时也拥有债权,只不过债权小于债务。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信用关系中

5、的个人、企业、政府和国际收支p可支配货币收入(disposable monetary income)用于消费后的剩余是储蓄。p政府的财政收支可能出现结余或赤字。p一国来自外国的所有货币收入少于对外国的所有货币支出,有赤字,称之为国际收支逆差;反之,有盈余,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作为信用媒介的金融机构 个人、企业、政府和有经济联系的国外各单位之间的债权债务绝大部分是通过各种金融机构媒介形成。现代信用的形式o 商业信用o 银行信用o 国家信用o 消费信用o 国际信用现代信用的形式 商业信用o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o交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

6、联系形式,与交易相伴而生的商业信用,必然是基本的信用形式。现代信用的形式 商业票据和票据流通o票据有本票和汇票两种。o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承认才有效;债务人承认付款的手续叫承兑(acceptance)。无论本票还是汇票,期限均不超过1年。现代信用的形式 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p作用:润滑着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促进经济的发展。p局限性有两方面:一方面,这种信用形式存在于工商企业之间,所以它的规模大小是以产业资本的规模为度,其最大作用是产业资本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其具有严格的方向性。现代信用的形式银行信用p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p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p银行家的票据银行券现代信用的形

7、式国家信用o国家信用,我们通常指政府(或者更广泛地说统治当局)的信用,是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o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国库发行的债权,简称国库券。现代信用的形式消费信用o现在的消费信用是与商品,特别是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o放在现代经济背景上考察,消费信用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o如果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则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促成虚假繁荣。o现代经济的发展,不能没有消费信用。现代信用的形式p 国际信用国外商业性借贷国外直接投资p 国际信用的特征规模大风险大复杂性方向上的不对称性利息 什么是利息o定义:货币所有者(或债权人)因贷出货币或者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或

8、债务人)那里获得的报酬。o债务人的角度:借入货币或者货币资本所付出的成本或代价。o本源上看:剩余价值或者利润的一部分。利息 人类对利息的认识西方经济学者对利息本质的看法o威廉配第:“利息报酬论”利息是因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o庞巴维克:“时差利息论” 利息来源于商品在不同时期内由于人们评价不同而产生的价值差异。o费雪:“均衡利息论”利息产生于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交换的贴水,由主客观因素共同决定。利息 人类对利息的认识西方经济学者对利息本质的看法o西尼尔 :“节欲论”利息的原始来源是节欲,是资本家为积累资本而牺牲现在享受的报酬。o凯恩斯:“流动性偏好论”利息是人们在特定时期内放弃流动偏

9、好的报酬。利息 人类对利息的认识西方经济学者对利息本质的看法o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于利息的基本观点,是把利息理解为: 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 补偿由两部分组成:o对机会成本的补偿;o对风险的补偿。利息 现代利息的实质o关于利息实质的分析,马克思继承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思路,论证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o剩余价值论观点:在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息体现了贷放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与从事产业经营的资本家共同占有剩余价值以及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利息收益的资本化o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这种转化的主要作用在于导致了收益的资本化;o收益的资本化:指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

10、多大的资本金额。o收益(C)=本金(P) 利率(r)如果知道收益和利率,就可以利用这个公式套算出本金。利率及其种类利率系统o现实生活中的利率都是以某种具体形式存在的。o3个月期的贷款利率,1年期的储蓄存款利率,6个月期的短期公债利率,隔夜拆借的债券回购利率利率及其种类利率及其种类利率的决定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o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建立在对利息来源与本质的分析基础上。o马克思认为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上限,下限应该是大于零的正数,利率总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受供求关系影响波动。利率的决定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o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前实际利率理论:注意的是实际因素“生产率和节约”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o生产率用

11、边际投资倾向表示,投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减少,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o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储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增加,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o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利率的决定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o传统的利率理论相反,凯恩斯完全抛弃了实际因素对利率水平的影响。其利率决定理论基本上是货币理论。o如果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当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o如果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弱,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下降,当货币的需求小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下降。o利率由流动性偏好曲线与货币供给曲线共同决定。利率的决定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利率决定oIS曲线刻画

12、任意给定的利率水平所对应的总产出均衡水平的位置,或者说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利率与产出的组合。oLM曲线刻画任意给定的利率水平所对应的货币供需均衡的位置,或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利率与产出的组合。oIS曲线与LM曲线都是由利率和收入水平确定的。两条曲线的交点E表明,这一点上,既确定了均衡产出水平Ye,也确定了均衡利率水平re。利率的决定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利率对风险补偿风险溢价o通货膨胀风险o违约风险o流动性风险o偿还期限风险o政策性风险利率的决定利率管制 o基本特征: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制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o利率管制的实施均有其历史背景,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均有。o管制利率与提高资

13、金效率存在矛盾。o中国的利率管制和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 利率水平浮动利率种类增加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利率的作用对利率作用的一般估价o从微观角度说,利率对个人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分配,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影响非常直接。o从宏观角度说,利率对货币需求与供给,对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对物价水平,对国民收入分配,对汇率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进而对经济成长和就业等来说,都是重要的经济杠杆。o在经济学中,无论是微观经济学部分还是宏观经济学部分,在基本模型中,利率几乎都是最主要的、不可缺少的变量之一。利率的作用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o在市场经济中,利率的作用所以极大,基本原因在于:经济人有足够的独立决

14、策权。o在利益约束的机制下,利率必然有广泛而突出的作用。 o改革开放以来,利率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逐步显现。o要使利率的作用能够较为充分的发挥,核心的问题,是要使经济行为主体,真正成为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经济行为主体。利率的度量概念和计算公式o利息计算中有两种基本方法:单利(simple interest)与复利(compound interest)。o单利的特点,是对已过计息日而不提取的利息不计利息。 其计算公式是:o复利是将上期利息并入本金一并计算利息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是:利率的度量复利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o过去多年来,在我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承认利息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却不承认复利。似乎单利

15、可以同社会主义相容,而一提复利,立即就与“利滚利”、“驴打滚”联系起来,似乎是剥削、是罪恶。o其实,只要承认利息的存在,就是承认资本可以只依其所有权取得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利。如果承认这种存在的合理性,那就必须承认复利存在的合理性。o简言之,否定复利,也必须否定利息本身。利率的度量两个有广泛用途的算式 利率的度量现值与终值 o终值: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也称为“终值”。可按复利本利和的计算。o现值: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的货币金额,把它看作是那时的本利和,就可按现行利率计算出要取得这样金额在眼下所必须具有的本金。这个逆算出来的本金称 “现值”,也称“贴现值”。o贴现值公式:利率的度量竞价拍卖

16、与利率 o市场经济中,不少涉及信用行为的契约并不列有利率。如有的债券只有面额而不标明利率,习称“无息债券”。发行时采用拍卖方式。 o在市场价格低于或高于面值时,不论有否票面利率,都决定了实际起作用的利率。有的竞价拍卖,其标的的本身就是利率。利率的度量利率与收益率 利率的风险结构定义o到期期限相同的债券或许有着不同的利率,这些不同利率之间的联系被称作利率的风险结构。o利率的风险结构由债券发行人的违约可能、债券流动性以及税收政策等因素共同决定。利率的风险结构违约因素o违约因素直接影响债券利率水平,由违约因素导致的偿债风险通常被称为违约风险也称信用风险,是指债券发行人到期无法或不愿履行事先承诺或约定的利息支付或面值偿付义务的可能性。o违约风险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债券利率的差异。相同到期期限的债券,企业债券通常要比国债支付更高的利率,之间的利差便是风险溢价。利率的风险结构流动性因素 o流动性是影响债券利率的另一重要因素。债券的流动性越强,意味着它转换成现金时所支付的成本会越低。流动性强同时意味着收益率低。o流动性会影响投资者持有债券的愿望,在到期日和利率相同的情况下,投资者通常会选择持有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