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三文化生活第5课 文化创新 基础练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260200849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三文化生活第5课 文化创新 基础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三文化生活第5课 文化创新 基础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三文化生活第5课 文化创新 基础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三文化生活第5课 文化创新 基础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三文化生活第5课 文化创新 基础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三文化生活第5课 文化创新 基础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三文化生活第5课 文化创新 基础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文化创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讴歌脱贫攻坚的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作家必须要到脱贫攻坚第一线,跟老百姓在一起,记录、书写脱贫攻坚进程中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作家脚上沾满泥土,作品才有可能散发出泥土的芬芳,这对文学创作的启示有()作家是文学创作的真正主体平等对待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ABCD2(2021八省联考辽宁卷)某地连续三年举办“百戏盛典”活动,让全国现存的“卫调花鼓戏”“蓝关戏”等348个剧种一一亮相,推动了传统剧种守正创新,融入现代,获得

2、重生,并成为文化惠民的品牌活动。这表明()文化守正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海纳百川是文化守正创新的应有胸怀植于民族文化土壤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ABCD32020年2月,湖南卫视推出朋友请听好节目,以声音陪伴为内容核心,采取“电台直播真人秀”的形式,关注现实社会中最为平凡的个体,敏锐地抓住当代人“倾听”和“诉说”的欲望,并围绕他们身边发生的真实困惑给予对方真实建议,达到传递正能量、治愈人心、疏导心理的作用。该档节目的成功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立足现实生活,反映人民心声挖掘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精神创新呈现形式,焕发文化活力发挥主体作用,打造文化品牌ABCD42022年北京

3、冬奥会会徽的设计,以汉字“冬”为灵感,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中国冰雪运动发展,为世界冰雪运动的普及作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体现()汉字“冬”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保证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ABCD5近年来,在文艺市场上,有人在创作方面搞“众筹”,将个体创作变为流水作业,有人杂取他人作品简单合成,这些行为不仅令文学艺术蒙尘,

4、也对社会精神生活造成了损害。这启示我们()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立足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作要以人民群众作为检验标准推出新的构思和手法,为文化创新提供动力ABCD6微型党课给90后讲讲马克思从马克思一生中精选出19个小故事,推动年轻人认识并探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意义,在学习经典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这表明()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创新传播形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ABCD7北京市延庆冬奥村建设时秉承“山林场馆群,生态冬奥园”的理念,不仅能确保精彩奥运赛事要求,也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山林环境的扰动,使建筑、景观与自然相融合,中国

5、山水文化与冬奥文化相结合。赛后这里将转换为山地滑雪旅游度假酒店,为冰雪运动及山地活动爱好者提供服务。这一做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发挥场馆的综合效益通过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来更好地发挥文化的价值在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推动文化的创新以经济效益为着眼点,推动经济和文化的融合发展ABCD8“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中国在科学技术、天文历法、文学艺术等领域,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启示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复兴的营养弘扬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文化自信固守传统文化的基因,

6、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ABCD9国产大飞机、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高铁技术更新换代、光量子计算机诞生、首次发现突破传统分类新型费米子近些年来,中国科技硕果累累、亮点频出,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也日益改变着世界看待中国科技的目光。这体现了()服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中华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日益增强科学技术是决定文化发展的因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的根本保证ABCD10一针一线中,绣出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高楼林立的陆家嘴,还有凡高的星空、米勒的牧羊女以西洋绘画和摄影作品为蓝本,通过多种针法、技法表现,将中国刺绣艺术与西方美术有机融合,形成了上海绒绣这一独特绣艺。上海绒绣技艺的形成表明(

7、)中西文化同根同源,二者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推出融合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离不开文明互鉴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BCD11防疫需求的激增及成本降低对UVC杀菌净化技术的创新升级和运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宁波升谱光电不断精进UVC LED核心封装技术,解决了常规封装工艺产品银浆易脱落、初始产品电压偏高等问题。UVC的创新应用把LED行业带入了大健康的概念池。这佐证了()文化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文化的发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BCD12(2021江西南昌模拟)好莱坞电影功

8、夫熊猫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场景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这告诉我们()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有助于繁荣我国文化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 BCD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文化供给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低端供给过剩与中高端供给不足并存,文化产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还比较少,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抑制了我国文化消费

9、。这启示我们()要以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焕发文化活力要充分吸收国外思想文化中的一切成果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A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有律法,民有乡规。”千百年来,乡规民约在中国的乡村治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比如,基于“一碗水端平”的朴素公平观,乡规民约在婚丧嫁娶、分家析产、孝道敬老等事务中积累了一整套调整和解决纠纷的规则,并且在私人生活领域弥补了法律的不足,为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出于“法不外乎人情”,渗透着儒家伦理的乡规民约又有过分强调自治而漠视国家法律权威、倡

10、导息讼厌讼而忽视人们法治信仰的培育和形成、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等消极因素。乡规民约植根于特定乡土社会,大多为乡民自发共议、同定、共立,与法律的强制性约束不同,乡规民约所倡导的“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等基本价值观念是乡村社会普遍认同的,并形成道德、舆论等制约机制,人们大多能自发遵从。当下,中国乡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迁。传统乡规民约的当代形式村规民约该如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实现传统乡规民约的当代转化。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哪吒之魔童降世以29.1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动画票房冠军,进入内地票房榜前十。大圣归来

11、白蛇:缘起等国产动画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佳绩。哪吒、大圣、白蛇作为中国经典IP,让“同人文化”进入公众视野。同人文化,可以看作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原作品的一种加工。画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具象化,让人物更加生动、立体,或是赋予动漫人物新的形象,让他们更符合自己的审美;写手们也可以为喜欢的角色创作新的故事,让他们在“平行世界”中继续生活;受众们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欣赏不同的同人作品。材料二“同人文化”在我国古已有之,如哪吒、大圣最早活跃于明代古典小说西游记等文学作品中,其同时代的同人作品(续书)就有三部:续西游记后西游记和西游补;清末民初又有也是西游西游新记,基本限于文学创

12、作,而且这些作品并不流行,没什么影响力。20世纪末,创作者们大多也只是写写同人文、画画同人图、展示同人COS(动漫真人秀)等,在小范围流行。如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步,互联网以及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为同人创作提供了不少技术支持和素养准备,慢慢有人开始进行视频剪辑、音乐制作等,同人曲、同人舞各种各样的创作形式层出不穷,网友、普通人都可以参与到创作中来。据2020中国动漫产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二次元用户规模近4亿人,用户基础庞大、黏性高,以其作为切入口,可以迅速打开口碑市场,二次元圈层人群的再创作,让哪吒等形成大众狂欢的营销事件。(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带给你

13、哪些推动文化发展的启示。材料三“甲之砒霜,乙之蜜糖”,有喜爱同人文化的人,自然也有因此觉得困扰的人;规模庞大、良莠不齐、色彩斑斓的同人文化也带来了大量的争执,给原作及创作者和一部分喜爱作品的普通受众带来了不少困扰;一直以来,同人创作也难以摆脱一个尴尬事情,就是其对原作究竟是否构成侵权。(2)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从不同角度给出三条解决“同人文化”发展困境的建议。参考答案1 D【解析】作家必须跟老百姓在一起,记录、书写脱贫攻坚进程中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启示我们文学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入选;作家脚上沾满泥土,作品才有可能散发出泥土的芬芳,启示我们文学创作要从

14、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入选;人民群众是文学创作的真正主体,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文学创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不体现平等对待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不选。故选D。2 B【解析】某地连续三年举办“百戏盛典”活动,让全国现存的“卫调花鼓戏”“蓝关戏”等348个剧种一一亮相,成为文化惠民的品牌活动,表明了文化守正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确;体现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未体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说法错误;某地连续举办“百戏盛典”活动,推动了传统剧种守正创新,融入现代,获得重生,表明了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正确。故选B。3 A【解析】该档节目关注现实社会中最为平凡的个体,抓住当代人“倾听”和“诉说”的欲望,围绕他们身边发生的真实困惑,给予对方真实建议,体现了文化创新要立足现实生活,反映人民心声,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挖掘传统文化,也没有体现发挥主体作用,排除;节目采取“电台直播真人秀”的形式,体现了创新呈现形式,焕发文化活力,符合题意。故选A。4 B【解析】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符合题意,材料强调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以汉字“冬”为灵感,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