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同步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260200819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1.1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同步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7.1.1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同步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7.1.1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同步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7.1.1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同步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7.1.1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同步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1.1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同步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1.1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同步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1.1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同步测试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一、单选题1. 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或与氧气接触B. 所有的燃烧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C.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D.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2. 风吹灭蜡烛,主要灭火原理是( )A. 隔绝空气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清除可燃物D.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 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棉手帕不是可燃物

2、,不能燃烧B. 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 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D. 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4.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B. 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C.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 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5. 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B.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C. 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 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6. 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

3、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 )A. 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B.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C. 发现重大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D.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7. 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烟头引起,故防火要从细节做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是( )A. 使可燃物达到燃烧的温度B. 提供可燃物C. 提供氧气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8. 土星是太阳系里的气态行星,约含有92.4%的H2、7.4%的He和0.2%的CH4等,平均温度为150。它没燃烧成火球的原因可能有可燃物种类太多 氦气含量太高 没有适宜的温度 没有支持燃烧的氧气,其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4、A. B. C. D. 9. 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A. 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B. 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C. 木条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D. 木条无明显变化10. 下列对应的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 )A. 做实验时,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盖灭B. 电线老化而短路引起火灾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C. 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D. 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11. 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 对

5、比,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 对比,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 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12. 依据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过程: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 b中红磷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 实验过程的a中无明显现象C. 实验过程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D. 对比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二、填空题13. 通过比较、推理等方法可以总结归纳出灭火的规律并加以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A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烧的条件,图中缺少的一

6、个条件是;(2)B所示熄灭酒精灯的原理是;(3)用扇子扇煤炉火,越扇越旺的原理是。14. 如图所示的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_;(2)灭火毡是由羊毛及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_;(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是_。15. 某批发市场发生重大火灾。原因是电焊工违规操作,电火花引燃了市场内的纺织品、塑料制品酿成火灾。(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来看,市场内的纺织品、塑料制品属于 。(2)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 。(3)如果你遇到类似的火情,

7、应一边自救,一边拨打火警电话。正确的自救方法是,火警电话是。(均填字母)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B.120C.站在原地等待消防队员营救D.119三、简答题16. 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方法。(1)通常情况下,除了具有可燃性外,物质燃烧还需要的条件有、。(2)资料显示:H2+Cl22HCl2Mg+CO22MgO+C,据此你对燃烧条件有什么新的认识。17.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1)请根据燃烧的条件或灭火的原理解释下列现象:如图所示的“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 _ 。钻木取火: _ 。(2)

8、嫦娥五号发射火箭燃料用的氧化剂是高氯酸铵NH4ClO4,则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_ 。(3)在点燃的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把图中A、B框中的微观粒子补画齐全。18. 化学知识常常可以用来解释历史问题。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大军,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的三个条件回答:曹军的木船是;“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使火烧得更旺。四、实验题19. 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观察图:选择序号回答(1)(3):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有可燃物(1)图一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

9、的条件是。(2)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3)图三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4)图三实验中所用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图四中的字母编号)。20. 某同学用相同的两个玻璃罩探究蜡烛(主要含碳、氢元素)在其中的燃烧情况。实验:如图甲所示,将三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编号,并等距离固定在铁丝上。在铁丝两侧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立即用玻璃罩扣上,使铁丝处于正中位置。三个容器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的时间如表所示。容器编号123时间/s3.25.011.1实验 :如图乙所示,将三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分别置于玻璃罩内的不同位置。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观察

10、到B的示数明显增大,A、C示数增大不明显。(1)根据表中数据,推测实验中,先熄灭的是(填“高”或“低”)蜡烛。(2)通过上述实验,解释1号容器内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的原因是 。(3)结合实验及相关知识分析,高层楼房着火时,一般情况下,合理的做法有(可多选)。A.排队乘电梯依次撤离B.向着火楼层的上方撤离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跑离火场D.若火势不大,可用灭火器材将火扑灭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只达到着火点而没有与氧气接触或只与氧气接触而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都不会燃烧,故A错;并不是所有的燃烧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如甲烷的燃烧,故 B错;有的物质在

11、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纯氧中可以燃烧,如铁丝,故 D错。2.【答案】D【解析】风吹灭蜡烛,没有使蜡烛与空气隔绝,A错误;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B错误;清除可燃物是把可燃物移走,而风吹灭蜡烛没有移走蜡烛,C错误。3.【答案】D【解析】解:A.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手帕不可燃,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接触不到氧气,棉手帕不会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C.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

12、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棉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D.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4.【答案】C【解析】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发生燃烧,水中白磷因为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A正确;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B正确;烧杯中的热水起提高温度和使水中白磷与氧气隔绝的作用,C错误;对比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D正确。5.【答案】B【解析】解:A.釜底抽薪是因为移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B.向着火的电器上浇水,可能会因水的导电性而使扑火者触电,或引发电路短路布引起更大面积的燃烧,故错误;C.钻木取火的过程是钻木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物质的内能增加,从而使得温度升高,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故正确;D.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能够促进燃烧,故正确;故选:B。6.【答案】A【解析】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造成室内氧气更充足而使火势更大,A错;着火时,烟尘和有害气体等受热上升,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B正确;发现重大火灾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C正确;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