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期末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260200743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期末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期末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期末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期末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期末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期末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期末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秋人教化学九年级(上)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期末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C.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D.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均属于空气污染物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 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3、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酿酒 C.红磷燃烧 D.铁生锈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

2、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WGH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A. W待测值是13 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 P是生成物 D. 物质H是该反应的催化剂5、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 A B C D6、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C蜡烛燃烧 D木炭燃烧7、生活中离不开空气。下列对空气各组分说法中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B由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可得出氮气难溶于水结论C二氧化碳无毒,所以多吸

3、点对人体没有伤害D氧气可用气割,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性质8、下列物质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的是( )A.镁条 B.木炭 C.铁丝 D.硫粉9、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如果先后顺序错误,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严重后果下列有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握紧试管的外壁,再把导管放入水中B. 先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加热时,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进行加热D. 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10、下列反应中,与其他三种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A分解过氧化氢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C加热高锰酸

4、钾 D加热水1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要垫少量细砂或水的是(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12、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B. 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C. 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 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13、下列化学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C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D铜在空气中加热二、非选择题14、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等;造成三大环境问

5、题_、_和_。15、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_。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16、保护环境的措施有:_;改善环境状况;_;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17、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完成下列问题:(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_;_;_;_,(只答四点即可)。(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_。(3)上述三个化学反应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_

6、。 三、实验题。18、探究:为什么燃烧的程度不一样?问题:学完氧气的性质后,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你能回答有关问题吗?实验:(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氧气(原理是氧气不易溶于水),正放在桌上备用(2)取一瓶氧气,倒立过来后再拿走玻璃片,并立刻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图A所示),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3)取另一瓶氧气,按图B的方式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也复燃了,且比A中更剧烈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盛氧气瓶应瓶口向上放置1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的名称:A. _,B. _, C. _。 (2

7、)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棉花,是为了_。(3)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微向_(填“上”或“下”)倾斜,原因是_。(4)观察到水槽中导管口气泡_时开始收集氧气,当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出,瓶口有_冒出时,表明集气瓶内氧气已集满,在水下用玻璃片盖好集气瓶,取出,并_(填“倒”或“正”)放在桌面上。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5)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这是为了_。四、计算题。20、假设一个成年人每小时需要20L的氧气,请计算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需要吸入空气的体积。2021秋人教化学九年级(上)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期末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8、A.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C.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D.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均属于空气污染物【答案】A 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 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答案】A 3、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酿酒 C.红磷燃烧 D.铁生锈【答案】C;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WGH

9、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A. W待测值是13 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 P是生成物 D. 物质H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答案】A5、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 A B C D【答案】A 6、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C蜡烛燃烧 D木炭燃烧【答案】B 7、生活中离不开空气。下列对空气各组分说法中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B由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可得出氮气难溶于水结论C二氧化碳无毒,所以多吸点对人体没有伤害D氧气可用气割,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10、性质【答案】B 8、下列物质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的是( )A.镁条 B.木炭 C.铁丝 D.硫粉【答案】D 9、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如果先后顺序错误,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严重后果下列有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握紧试管的外壁,再把导管放入水中B. 先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加热时,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进行加热D. 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答案】C 10、下列反应中,与其他三种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A分解过氧化氢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C加热高锰酸钾 D加热水【

11、答案】D 1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要垫少量细砂或水的是(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答案】C12、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B. 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C. 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 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答案】A 13、下列化学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C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D铜在空气中加热【答案】C二、非选择题14、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作物生长、

12、破坏生态平衡等;造成三大环境问题_、_和_。【答案】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雨 15、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_。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答案】AD,ABD,AD;16、保护环境的措施有:_;改善环境状况;_;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答案】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使用清洁能源 17、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完成下列问题:(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_;_;_;_,(只答四点即可)。(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_。(3)上述三个化学反应也有许多不同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