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同步测试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260199808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同步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同步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同步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同步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同步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同步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同步测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1. “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然后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该事件A. 使得东北三省沦陷B. 引发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C. 直接促成了国共合作D. 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2.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在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同时,开始重视防空建设。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通过组建防空机构、发展防空部队、筹办防空设施、开展防空宣传、组织防空训练等措施,加强了防空建设。材料表明A国民政府的工作重心转向国防建设B攘外必先安内制约了防空建设投入C民族危机促进了防空事业的发展D防空建设在抗战中发挥巨大作用3. “

2、九一八”事变后出版的报刊和书籍,人们在统称中国各民族时一般都要用“中华民族”,而很少用“中国民族”“国族”或“全民族”等概念。这说明当时( )A. 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 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 民族救亡意识空前强烈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4. “苏维埃”是从苏联引进的革命词汇,中共一开始认为其内涵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后米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 国民大革命的需要B. 社会主义革命的需要C. 全民族抗战的需要D. 筹建新中国的需要5.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宣言中提出:“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必须一致反对日本强暴占领东三省

3、,变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战争为拥护苏维埃中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战争,以解放中国。”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 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B.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 有了建立统一战线的初步设想D. 主张民族与民主革命同步6. 九一八事变后,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刊物、书籍相继创刊、出版;知识界纷纷发表文章,就“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关问题各抒己见,用时人的话说:“中国复兴四字,现在几乎成了口头禅。”这种现象反映了在当时A. 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 民族复兴发展为社会思潮C. 民族复兴思想大相径庭D. 政治宣传统一了各界思想7. 近代以来,国民政府曾经在某一时期集中修建了湘桂钱柜滇缅等铁

4、路,整修了川湘公路和镶嵌钱柜川黔甜点以及湘桂公路,这反映国民政府A. 全力阻击红军长征的企图B. 防止西南军阀形成地方割据C. 保障抗战交通运输的战略D. 为发动全面内战做积极准备8. 1931年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日军侵华的形势制作了“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中国的地图”,要求将地图画于学校、学习俱乐部等公共场所,并吸引附近的群众前来观看,向群众解释地图所包含的意义。这一做法A. 为红军战略转移提供了条件B. 促进了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C.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 扩大了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基础9. “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各界联合会宣言发表:“东北有三千余万民众,两百余万健儿,各输其财,各捐其躯,

5、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最后决斗。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据此可知A.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B. 东北地区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C. 东北抗日是中华民族抗日的先锋D. 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0. (民国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省市促进建国运动伊始沈城新兴气象方热烈:“奉天市民及官方均万分欢慰,各县促进代表亦相继来省集合,奉天省政府特在门前搭设水纹式五色电灯松枝彩牌楼,附近街道横悬五色电灯及标语,别饶一种新气象”。该报道的历史背景是()A. 袁世凯称帝B. 伪满洲国成立C. 中华民国的成立D. 新中国的成立11. 1932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

6、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A.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 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C.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 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12.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种变化是由于A.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 实业救国思潮C. 抗日战争的爆发D. 国民政府统制经济13.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

7、,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A. 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 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C. 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 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14. 1937年3月,毛泽东发表谈话指出,阶级斗争应该以照顾大局为原则,采取协商办法,这种改良是革命的,土地革命现在不是主导地位。这次谈话的背景是( )A. 土地革命遭遇重大挫折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 工农武装割据难以为继D. 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15. 日本占领大片中国领土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蒙古联盟自治政府”“蒙疆联合自治

8、政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等多个政权。这表明A. 日本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帮助中国发展B. 多个政权并存使中国成了民主国家C. 日本对中国实行了以华制华的政策D. 中国已经完全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16. 材料 在日本经略中国的整个过程中,“文化侵略”作为侵略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是与军事侵略、经济侵略相始终的。16世纪末日本军事冒险侵略朝鲜并试图“直捣大明国”失败后,日本民间人士或通过文艺的形式表达侵华意念,或通过学术研究方式为侵华出谋划策,提出系统的侵华理论和方略。近代日本第一位军国主义理论家福泽谕吉则打着“文明”论的幌子。极力为对华战争寻找理论根据。认为日本进攻朝鲜和中国是为了推进“文明”,因此日本

9、发动的“文明”战争是绝对正确和必要的。日本还有一种“怀柔形态。的宣传,如19世纪90年代的樽井藤吉的大东舍邦论,强调黄种人与白种人的种族对立,认为亚洲黄种人是“单一种族”,应该建立以日本为盟主的“大东国”,实现中国与日本的统一。到了20世纪初,日本通过学术著作的方式,大肆宜扬“支那必死论”和“西方列强分割论”,认为日本应该“保全”中国或独的。遗产。日本在全面军事入侵中国后,明确提出所谓“对支文化工作”要着眼于对中国长期占领与统治。为此,日本派遣“文化工作”特派员来华,对巾国上层特别是知识阶层进行利谤和劝降,对下层老百姓,进行以奴化为目的宣传“安抚”活动和奴化教育。他们凭借武力,扫荡、毁坏或占领

10、中国的新闻宣传机构,扶植和建立自己控制的宣传媒体,通过新闻媒体、情报机构、日语教育、宗教信仰等推动所谓“在支文化事业”。 -摘编自王向远日本对华侵略的特征、方式与危害(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学者文化人在侵华战争中的作用。17. 材料: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日本的侵略虽然对远东和苏联西伯利亚形成威胁,但受制于国内外形势,为了避免卷入与日本的冲突,苏联实行了对华不干涉政策。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苏联担心日本侵华成功后将矛头转向自己,从而使自己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由此,苏联开始调整对华政策,旗帜鲜明

11、地谴责、揭露日本的侵略行径,并积极援助中国抗击日本的侵略,给予了中国大量的积极的、有效的援助。1941年,德国在横扫西欧之后,矛头慢慢转向苏联。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苏联开始与日本展开秘密谈判,并最终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此后,苏联对华援助基本中止,中苏关系趋于冷淡。 -据吕厚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联对华政策的演变历程,(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苏联的对华政策。1.A2.C3.C4.C5.D6.B7.C8.B9.C10.B11.A12.C13.C14.D15.C16.(1)特点:民间人士的理论研究为侵华服务;战争形态与怀柔形态相结合;民间与政府相互推进;利

12、诱与奴化教育相结合;强化媒体宣传、情报搜集、宗教信仰的作用。(任答三点即可)(2)作用:学者文化人的研究为日本侵华出谋划策;学者文化人的“文明”论和“种族”论通过宣传为广大民众和政府所接受,对侵华战争起了推波助澜作用;学者文化人在侵华战争期间成为媒体宣传、情报搜集、文化教育、宗教入侵等文化侵略的主体。17. (1)九一八事变后,受国内外形势影响,推行对华不干涉政策;七七事变后,为了防止日本在侵华成功后北上,推行援华抗日政策;苏德关系紧张后,为避免两线作战,与日本达成中立条约,对华关系趋冷。(2)以维护苏联的国家利益为宗旨;受国内外局势的影响而不断调整;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产生双重影响。第5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