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课件:有限单元法-6

上传人:窝*** 文档编号:260120602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PPT 页数:5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力学课件:有限单元法-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结构力学课件:有限单元法-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结构力学课件:有限单元法-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结构力学课件:有限单元法-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结构力学课件:有限单元法-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结构力学课件:有限单元法-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力学课件:有限单元法-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结点的选择和单元划分1.集中力作用点、分布力突变点、支承点应选作结点。3.1 常应变三角形单元 3 3 平面问题的有限元分析平面问题的有限元分析3.2 矩形双线性单元3.3 有限元分析应注意的问题和结果整理2.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的部分不应划在同一个单元。3.应力变化大处单元应密集一些。结点的多少与疏密要考虑计算 机的容量和计算精度。4.单元边界的边长之比应尽可能靠近1。宜不宜5.相邻单元的尺寸尽可能接近。6.结点所连接的单元个数尽可能一致。宜不宜一.结点的选择和单元划分1.集中力作用点、分布力突变点、支承点应选作结点。3.3 有限元分析应注意的问题和结果整理2.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的部分不应

2、划在同一个单元。3.应力变化大处单元应密集一些。结点的多少与疏密要考虑计算 机的容量和计算精度。4.单元边界的边长之比应尽可能靠近1。宜不宜二.结点编码尽可能使相关结点的结点编码差值最小.1 2 3 4 5 6 78 9 10 11 12 13 141 3 5 7 9 11 132 4 6 8 10 12 14总刚半带宽=(相关结点最大差值+1)*结点位移数总刚半带宽=(7+1)*2=16总刚需占用的存贮空间为: 16 *14*2=448总刚半带宽=(2+1)*2=6总刚需占用的存贮空间为: 6 *14*2=1685.相邻单元的尺寸尽可能接近。6.结点所连接的单元个数尽可能一致。宜不宜三.充分

3、利用结构的对称性PPPPP四.应力结果的整理 位移的计算结果一般比应力、内力结果精度高。位移达到满意结果,由几何方程求应变,再由物理方程求应力,结果的精度较差。上述三角形单元为常应力,矩形单元应力线性变化,而工程问题的应力是比较复杂的。为更好地反应实际应力情况,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常用处理方法有两种:绕结点平均法和两单元平均法。四.应力结果的整理 位移的计算结果一般比应力、内力结果精度高。位移达到满意结果,由几何方程求应变,再由物理方程求应力,结果的精度较差。上述三角形单元为常应力,矩形单元应力线性变化,而工程问题的应力是比较复杂的。为更好地反应实际应力情况,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常用处理方法有两种:绕结点平均法和两单元平均法。1.绕结点平均法 以交于同一结点各单元此结点处某应力分量的代数平均值,作为此结点该实际应力的近似值。 对于边界处的结点,由内结点结果的外得到。ACBEDF1234结点4的应力由结点1、2、3的应力外插得到2.两单元平均法 三角形单元时,以两相邻单元应力平均值作为边中点的应力近似值。矩形单元时,以两相邻单元公共边两端结点四个应力的平均值作为边中点的应力近似值。对于边界处的结点,同样由内结点结果的外插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